雖然全國降價之聲不絕,但從市場上看,真正的降價范圍并不大,就連“降價潮”最洶涌的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在9月份的統計數據中,房價仍然保持停漲狀態。樓市拐點的確立還缺乏實質性基礎。
調查顯示,雖然一線城市已經有不少樓盤在進行降價促銷,房價有了全面松動的勢頭,但是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尚未出現明顯的降幅,樓市降價的苗頭似乎僅止于一線城市,并未形成全國性的下跌風潮。
全國樓市未普降,拐點尚未形成
“房產屬于商品經濟范疇,市場行情受供求關系影響,目前的降價現象主要是被調控政策制約,市場需求仍然存在,降價現象并不是在市場規律影響下自然形成的,一旦政策松綁,房價就會反彈。”中原地產福建分公司事業部總經理翁閩偉表示,目前還不能認為樓市出現了拐點。“只有在剛需客戶被高房價擠出房地產市場,市場上只剩下手中握有大量房源的投資客,而這部分投資客在沒有市場需求的情況下無法炒高房價,也找不到下一個買家,只能通過大幅降價拋盤吸引剛需入市,屆時樓市才會形成拐點。”
福州麥田房產營運總監吳祖懷也認為目前樓市拐點尚未形成。他表示,“未來樓市還是樂觀的,只是短期內由于調控政策的原因而趨緊。政府明確要求房價下調,個別開發商迫于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的壓力實行降價營銷,整體來說,樓市應該還未進入拐點階段,只有一手、二手房市場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整體下降,才能算拐點已經形成。”
不過,由于上海“降價潮”的出現,對于樓市拐點是否到來,業內的觀點仍不能統一。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必須是全國樓市的成交均價全面普降10%~15%以上,才能認為拐點已經出現。一線城市出現部分開發商策略性降價或直接降價的個案,對于全局并沒有太大的影響,由于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二三線城市尚未出現成規模的降價潮,因此,樓市距離全方位的價格下降仍然存在很大距離。
日前,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就表示,“目前房價跌得并不算多,從數據來看,只是個別樓盤降價。”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原本應該是傳統銷售旺季的10月樓市延續了9月慘淡的成交量和成交價格。以新建住宅為例,與9月相比,10月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34個,持平的城市有20個;與9月份相比,10月份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增加了17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2‰
從數據上看,目前調控的成果已經遏制了房價繼續快速上漲的趨勢,樓市介于停漲階段,加上近期降價的樓盤大多是剛剛上市的新盤,業內人士認為,開發商為了實現銷售目標,順利回籠資金,有可能對新盤進行優惠打折、降價等促銷手段,新盤在整個市場份額中只占了很小的比例。個別新盤下調房價,最大的影響是助長了市場的觀望情緒,降低了市場的景氣值,并不意味著樓市拐點的出現。
房價穩中有降,房企降價規模擴容
由于房價拐點尚未確立,加上市場仍處于供大于求的階段,房價短期內存在調整。著名財經評論人葉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期的房產態勢是房價穩中有降。”
近日,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REIc0工作室發布《2011年3季度房地產市場報告》,報告指出,2011年1~9月全國房價同比和環比漲幅均逐步回落,在第3季度的各月份中,房價穩中有降的城市數量逐月增多;9月份,全國大多數城市新建住宅與二手住宅價格穩中有降,三四線城市房價穩中有降的數量多于一二線城市。報告預計,隨著第4季度房地產市場景氣程度的繼續回落,新開工的房地產面積增幅會有較大幅度減少,價格呈現穩中有降態勢的可能性較大。
翁閩偉表示,由于限購令的出臺,客戶群體被限定,市場份額減少,隨著供應量增加,開發商會打出不同的促銷牌,在—定的盈利空間內降價、送優惠以吸引購房者。“因此,未來房價不會有太大的降幅,總體趨勢應該是穩中有降。”
吳祖懷也對未來市場表示樂觀,他認為,有購買能力的人被調控政策所限,一旦未來政策有所放松,供求關系就會發生變化,前期被抑制的需求會重新入市,屆時有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市場價格、成交趨勢都會上行,長期來看,市場相對比較樂觀。“從市場規律上看,價格波浪式前進是正常現象,目前樓市處于供大于求的階段,旁價有下行的趨勢,總體將保持穩中有降。”
隨著房價平穩下行的趨勢不斷推進,在庫存和資金鏈雙重壓力困擾下的開發商,為了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擴大銷售成果,會越來越多地隨行就市,加入降價隊伍。
雙安房產董事長鄭愛新表示,當房價出現下跌時,不少觀望中的房企也會加入到降價的行列中來,隨著降價房企的增加,有可能出現競相降價促銷的情況,市場格局將發生改變,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目前剛需還在,但是房價還是太高,只要開發商下調房價,成交量將會回暖,市場將回歸有序。”
吳祖懷表示,“在政策的影響下,一線城市部分房企已經開始明降,隨著時間的推移,開發商降價促銷的現象將會增多,但由于購房者存在買漲不買跌的心態,市場觀望情緒也會隨之加重。”
所謂拐點,必須是全國樓市的成交均價全面普降10%~15%以上,才能認為拐點已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