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和創業板的短期調整風險將較為明顯,與此同時,藍籌股走勢尚難支撐起大盤的強勢反彈,政策面對通脹的調控仍將繼續,市場短線將重回弱勢。
近期市場走勢呈現出沖高回落的震蕩格局。4月初由于藍籌股的強勢,大盤重回3000點,并一路震蕩上行,然而好景不長,在前期高點和3100點壓力位之下,大盤沖高無力,而個股分歧也開始加大,特別是創業板、中小板個股跌勢慘重,導致市場陷入殺跌行情,指數也回調到3000點下方,一度跌破2900點,最終收官之戰勉強站上2900點和半年線。
東莞證券策略分析師費小平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表示,4月反彈行情陷入終結主要是因為持續緊縮政策導致的資金面相對趨緊以及年報、季報業績兌現帶來的“擠泡沫”效應。
進入5月,市場形勢相對嚴峻,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調整風險較為明顯,與此同時,藍籌股走勢尚難支撐起大盤的強勢反彈,此外,政策面對通脹的調控仍將繼續,市場短線將重回弱勢。
市場環境分析
5月份宏觀經濟環境依然嚴峻,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通脹問題。費小平認為,市場似乎又在重演2007年高通脹的情形。2007年CPI的大幅上漲,一方面是在于經濟增長強勁,帶動需求上升,而另一方面,資金推動國際油價出現大幅度攀升,推升了全球的物價。而現在市場似乎又回到2007年的翻版。不過不同的是,目前經濟處于復蘇勢頭,增速已經大幅回落,而國際油價雖然持續走高,主要受到美元的大幅貶值和超發貨幣后的流動性泛濫。
面對如此大的通脹壓力,政策面的調控顯然不會盲目放松,進一步趨緊也是必然的。雖然前四個月央行的調控節奏非常之快,但上半年仍有加息或者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動作。而從管理層的講話中提到,對于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沒有上限限制,也部分說明其還有上調空間。
此外,市場在資金面上的壓力仍有待緩解。從銀行同業拆借利率走勢可以看到,年初2月份出現一波拆借利率大幅上升走勢,而進入4月份,同樣出現一波利率大幅上漲走勢,而上漲背后的背景都源于央行加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考慮到5月份仍有加息或上調存款存款準備金率可能,使得短期銀行間資金壓力仍會持續。
從流動性的指標(即M1和M2)增速來看,在信貸嚴控態勢下,貨幣增速繼續下滑勢頭,增速普遍下滑到20%以下,特別是3月份M1增速已經只有15%,說明管理層對于流動性的調控已經出現初顯成效。對短期市場資金面構成壓力。
從資金流入流出的測算來看,4月份資金呈現出凈流出態勢。雖然上半月還延續流入態勢,但下半月流出跡象明顯,也打破了自年初以來的持續凈流入態勢。而從開戶數據也看到,隨著市場的調整,A股開戶數有所降溫,但月末持倉A股賬戶數和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維持高位。
而在解禁減持壓力方面,相比于2、3月份,減持壓力加大,無論是大非還是小非都加大了減持力度,特別是大非在4月當月減持超過4億股。另外,大宗市場交易數量增多,也成為產業資本減持的另外途徑。
根據公開資料統計,5月份滬深兩市將有119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上市,市值2666.93億元,較4月份微降。不過,5月份限售股解禁市值依然為年內單月解禁市值第三高。其中,股改限售股的解禁市值為760.74億元,較4月份減少24.99%;首發、增發配售、定向增發等部分解禁市值1906.19億元,較4月份增加8.64%。隨著年報披露完畢,對于減持的限制解除,預計在5月份將再度面臨減持壓力,也將成為大盤上漲的一大阻力。
行情研判:短線回歸弱勢
從年初到4月份,市場的主線還是非常明朗的,即藍籌股的回歸行情,但在4月份后半段,藍籌股也都有所分化,有色、煤炭、地產等板塊出現回調。使得市場走勢開始反復,藍籌股的風格轉換只轉了一半就有停止的跡象。
費小平認為,市場個股的調整壓力打擊了市場炒作熱情,像中小板、創業板個股,由于泡沫高企,在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很多個股跌幅超過20%,造成了個股的大面積回調,而另外還有些業績“地雷”股,隨著業績公布而出現大幅度回調。最終市場人氣匱乏,盡管藍籌股中涌現出新的熱點,即電力股,近期由于有上調電價預期,結果4月份集體走強,但市場依然無法抵擋個股普跌的局面。
經過4月末連續的回調和適度企穩后,上證指數勉強站上2900點和半年線。從技術面來看,近期市場的形勢相對嚴峻。短期市場將重回弱勢,雖然有做技術性反彈動力,但反彈將可能遭到3000點壓力。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調整風險較為明顯,創業板指數跌破1000點,已經回到年底低點,而據其上市以來的新低仍有10%左右的空間。考慮到創業板擴容壓力和估值高企,短線調整壓力將會繼續顯現,技術面或許有小幅反彈,但中期創業板走弱趨勢已經逐步明朗,對于大盤的活躍度將構成持續壓力。
與此同時,藍籌股走勢尚難支撐起大盤的強勢反彈,地產股仍持續受到政策面壓力而走勢疲軟,而鋼鐵、有色等前期強勢板塊也開始回調,隨著一季度的披露,金融股的利好已經逐步兌現,期待更多的超預期并不現實,反倒有可能出現適度回調壓力。此外,政策面對于通脹的調控仍將繼續,因此,短期行情并不會非常順利,在經歷了4月份的較大幅度回調后,市場短線將重回弱勢,當然考慮到前期個股調整幅度不小,不排除短線出現技術性反彈動作,但反彈將會受到上方壓力。
費小平認為,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走弱反應出目前市場資金面的相對趨緊。中小板和創業板業績仍維持增長,但增速低于預期,且有擴容壓力,短線可能會有技術性反彈,中期整體壓力依然存在,預計仍將保持弱勢。此外,藍籌股風格轉換有所分歧,預計恐難持續。短期可能會有些補漲的板塊,但隨著前期強勢板塊的回調,短線也面臨回檔壓力。銀行或許仍可維持強勢,但鋼鐵、有色等板塊將面臨回調壓力。不過考慮到藍籌股整體估值不高,回調力度相對有限。從基金一季報可以看到,機構出現明顯的減倉跡象,對后市觀點趨于謹慎,使得短線市場缺乏強烈做多動力。
行業配置:關注補漲板塊與大消費
費小平指出,由于短期市場風險較大,因此投資者在個股板塊的選擇上應該更加謹慎。
首先,建議關注補漲板塊。相比于其他已經上漲的板塊,沒有漲過的板塊還是存在補漲的概率。在此,可繼續關注公用事業股(主要是電力)、公路、醫藥和少量的電子信息板塊。
電力股近幾年都沒有什么表現,但近期受益于管理層上調電價預期,短線表現突出,預計補漲效應仍有望持續。公路股基本上處于超跌態勢,不過整體估值水平較低,由于盈利相對穩定,應有超跌反彈機會。醫藥股由于受到醫改導致的藥價下調壓力,短線業績出現一定影響,但隨著股價的超跌和業績的逐步回升,后市仍有反彈機會。
其次,關注受益于結構調整的大消費類板塊,市場弱勢條件下具備一定的防御性,受政策支持且一季度業績表現都相對不錯,像商業、旅游、釀酒等。
商業股近期表現一般,但未來消費率的提升將帶來進一步增長空間。隨著天氣的逐步轉好,旅游市場也在逐步回暖,國內游仍維持較強增長,對于旅游股是利好。釀酒股業績高速增長,提升整體價值,仍可關注相關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