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3年,郵票市場再次迎來牛市。在郵市如此紅火的局面下,福州的郵票市場又呈現出怎樣的景象?
自從1996—1997年出現的一次瘋狂行情之后,郵市走入低谷期,甚至到了幾乎被人遺忘的地步。如今,時隔13年,郵票市場再次迎來牛市。無論是十幾年的老郵票,還是近幾年發行的新郵票,將近80%的郵票價格目前都出現大幅上漲,部分郵票價格在半年之內就漲了數倍。在郵市如此紅火的局面下,福州的郵票市場又呈現出怎樣的景象?本刊記者邀請來福建郵幣收藏專家林南中和福建省集郵協會副秘書長宋曉文,為大家評析福州郵市。
福州主要的郵票市場
問及福州郵票市場的分布,福建省集郵協會副秘書長宋曉文告訴記者,在改革開始初期,福州市的東街口、五一廣場都出現過一定規模的民營郵幣卡交易市場,擁有十幾個至幾十個攤位不等,當然,國營的郵票柜臺還是最主要的郵購市場。
宋曉文說,由于之后郵市陷入長期低迷的狀態,交易嚴重萎縮,到現在,福州只剩下零星民營的郵幣卡市場,主要分布在左海花鳥市場、寶龍廣場天虹百貨和工人文化宮附近,連續的攤位也變成散落的小柜臺,再也看不到海量的郵票擺放在顯眼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與古錢幣、卡類制品一起售賣。
福建郵幣收,藏專家林南中表示,很多老郵人都已經跟那些私營郵商鵬很熟,想了解市場動態,購買需要的郵票,都可以直接聯系郵商,或有好貨出現的時候,郵商也會迅速聯系集郵投資者。
“事實上,普通集郵者購買郵票的目的還是以愛好為主,投資為次,不太計較收益多少,而高端集郵者則是為了參加國家或世界集郵展,作為藝術品公諸于世。”林南中說,福建有專門研究“僑批”。(閩南話把書信叫“批”,閩南華僑與家鄉的書信往來便是“僑批”)的集郵群體,以此展示福建悠久的華僑歷史和故事;在泉州有新中國普通郵票研究會,一般收集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其中屬于珍郵的一套天安門的市價高達數萬元。
宋曉文也表示,還有多數集郵愛好者喜歡收集專題郵票。福建長樂以“帆船”為主題的郵票在業界小有名氣;一位長樂籍集郵者以“風”為主題收集的郵票在世界集郵展上獲高獎。
郵票變現難
隨著網絡的發展,郵票交易已經不只局限在傳統市場,郵品拍賣會、網購、集郵協會主辦的競買活動等多種交易形式陸續出現。
宋曉文表示,拍賣會上的郵品可靠性高,品相也有保證。在拍賣會上,投資者主要看中的是珍罕郵品,購進珍郵的目的是為了中長線投資增值。目前,國內有資格舉辦專場郵品拍賣會的公司為數不多,規模較大的拍賣會一般都安排在春季和秋季。另外,各種郵票網站的建立也讓郵票交易隨之受益,福建省內比較有名的郵票交易網站“馭海郵藝”是集郵愛好者最常光顧的地方。
然而,林南中則認為,郵市盡管如此紅火,但還是不如股市的變現速度快。福州郵票市場比較小,容易被游資炒作,因此,郵票價格的波動幅度在短期內可能比較大,一旦價格走低,行情降溫,很多郵票將面臨有價無市、變現困難的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