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忠誠
在我的寫作生涯中,總有許多無法解釋的異象呈現。仿佛冥冥中有一種力量在主宰著我的思維,在推動我選擇時代呼喚的主題,在幫助我完成對宇宙大道的認知,似乎在暗示我,要我擔當起為蕓蕓眾生講法弘道的重責。這次選擇關于《忠誠》的題目是一次偶然,但奇怪的是,就在這段時間,前后就有三位朋友陷入婚變,我都參與了調解;婚變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背叛,就是忠誠的泯滅和死亡。因為背叛,受傷的一方往往悲痛欲絕,置生死于度外,其悲傷的神情宛如屠宰場那些將死的困獸,繃著脖子,喘著粗氣,流著眼淚,聲嘶力竭,讓人不忍目睹。在這種特定的場景下,我深切地感受到忠誠和背叛的巨大能量,在那一瞬間,“呼喚忠誠”的強烈沖動和愿望,在我心中定格。
在那一瞬間,我想起一本神奇的書,它講述的故事100多年來在全世界廣為流傳,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很多國家、無數的公司、機關、學校都曾人手一冊,用以塑造自己團隊忠于職守、忠誠敬業的靈魂,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羅文的英雄,他接到美國麥金萊總統的任務——給古巴加西亞將軍送一封決定戰爭命運的信,他沒有任何推諉,而是以其絕對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跡的主動性完成了這件“不可能的任務”。這本書就是《把信送給加西亞》。
為什么這么一本小冊子能夠100多年來盛行不衰,能夠激勵千千萬萬的人奮發向上?就是因為忠誠,因為忠誠的力量無比巨大,穿破時空,震古爍今。
還有一個歷史人物關羽,關云長,他只不過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一名大將,在浩若煙海的帝王將軍群系中,他只不過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過客,但奇怪的是,他的名氣卻遠勝于一切帝王、將軍、政治家、文豪和巨匠,大家尊稱他為關公、關帝,被千秋萬代的人們供在廟里,頂禮膜拜;究其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忠誠,關羽的義道,關羽對主子劉備至死不渝的忠誠感天動地,忠誠讓他成為一座永恒的豐碑。
忠誠,是一個迫不及待的社會問題;重建誠信,呼喚忠誠,堅守忠誠,是當代人最需要深思和踐行的生命課題。
那么,忠誠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能擁有如此無與倫比的神奇力量呢?在當今社會,我們要如何看待和面對忠誠這個無比重要的問題呢?
忠誠就是堅定不移和真心誠意
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諸葛亮輔佐劉備并受托孤之重任,正如《出師表》所言:“追先帝之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心為漢,七出祁山,耗盡畢生心血,留下千古美名。什么是忠誠?諸葛亮就是忠誠,關羽就忠誠,羅文就是忠誠。
古往今來,陳世美為什么被千千萬萬的中國人謾罵和唾棄?就是因為對愛情不忠誠。在人和人的交往中,我們最反感和討厭什么樣的人?就是那些朝三暮四、忘恩負義、說話不算話的人,以及那些待人虛偽、兩面三刀、假心假意的人,這兩種人,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不忠誠的人。
我有一個朋友,求我幫忙,約定第二天在邵陽市見面,第二天我如約在市里等他,快吃中飯了,他還沒有過來,原來他陪小蜜旅游去了。你求我幫忙,前一天約好的,居然見色忘友,電話也沒有一個,這就是對自己不忠誠,更是對朋友不忠誠;《弟子規》云:泛愛眾而親仁,我寬容他,但是這樣的朋友是不值得深交的,也是不能托付重任的,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與他合作的幾個朋友都深受其害,他是一個典型的見利忘義的人。
對于忠誠,我個人的理解:忠,是忠貞,就是堅定不移,立場堅定;誠,是心誠,就是真心誠意,表里如一。忠誠就是真心誠意,堅定不移。這兩個詞都很重要,忠代表方向和立場,一個人心中沒有忠字,沒有自己堅守的東西(堅定的信仰),他就不能把握自己,必然會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做墻頭草,在社會上無法立起來,相反會被社會這個大染缸染得面目全非。誠是力量之源,古語說,心誠則靈。人與人的交往,最關鍵的是真心誠意,當你真心誠意地對待別人,別人是有感覺的,你才能獲得別人的支持和友誼。《大學》關于修身八條目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誠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誠意,才能正心,才能內圣外王,修齊治平。
心誠有一種巨大的力量,這種力量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精神力量,心能轉萬物,一切唯心造,心誠更是一種巨大的物質能量。鄉村尚在流傳的那些止血、化刺、接骨等神奇妙術就是心意至誠的結果。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在年輕的時候,看一個鄉下的老水師為群眾止血治療,只要一碗水,念幾句咒語就搞定,感覺非常神奇,便軟纏硬磨地要拜師學藝,兩個月后,老水手傳授了咒語,原來咒語不過是《大學》里的前一段,南懷瑾便念咒劃水,卻起不到任何作用。為什么老水師能行,而南懷瑾卻不行?因為南懷瑾的心不夠誠。
當代人最缺乏的品質是忠誠
我們首先來看一則新聞:最近,一連串的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繼雙匯“瘦肉精”事件后,上海“染色饅頭”、“牛肉膏”造假牛肉、過期面包回爐再造、毒豆芽、“豬肉浸泡硼砂假冒牛肉”等相繼曝光。溫家寶總理拍案而起,日前多次直斥,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當前,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日本核泄漏事故后,出口食品多次檢出放射性物質超標。德國出血性大腸桿菌事件殃及多國,已造成30余人死亡,3000多人染病。臺灣塑化劑事件卷入近300家企業,7000項食品下架,制藥和化妝品行業也受到波及。
當今中國,13億公民普遍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是什么?是吃的問題,是食品安全。大米有毒,蔬菜有藥,豬肉有瘦肉精,牛奶有添加劑;還有人造的雞蛋、塑料造的銀魚、豬肉變牛肉、染色饅頭......造假、過期、添加劑、混有異物等等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全國人民感到,沒有幾項東西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導致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誠信問題,是人和人之間的忠誠出了問題,是忠誠這種無比重要的品格嚴重缺失的結果。
因為缺乏對忠誠的信仰,社會道義缺失,人人唯利是圖,朋友感情疏淡,夫妻同床異夢,同事爾虞我詐,上下級勾心斗角,人與人之間互相傾軋,社會問題錯綜復雜,盤根錯節,人們的身心健康每況愈下,幸福指數隨著物質的豐富、財富的增加,不是持續攀高,而是不斷走低。
現代人為什么缺乏忠誠?首先源于對忠誠的誤解。在很長的時間里,人們對忠誠二字存在逆反心理,認為忠誠就是古代滿朝文武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向皇帝喊萬歲,就是文革時期的“忠字舞”,就是別在胸口的毛主席像章,就是無能、傻子和奴才。尤其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拜金主義和權力至上成為主流價值觀,人成為了功利的奴隸,在名利面前,見利忘義,忠誠自然像廢紙一樣被扔進了垃圾桶。
其次是迷失在能力至上的導向中,今天的年輕人普遍以為能力就是一切,而忠誠只是陳腐的書生之見,卻不知忠誠是被委以重任的基礎。
最后,社會的不良風氣沖擊了忠誠,忠誠的品質相反得不到認可和重用,人們不再相信忠誠的力量。其實,正因為忠誠的嚴重缺失,所以忠誠的人才顯得彌足珍貴。
忠誠才有信任
在三國時期的群雄譜中,有一個悲劇人物叫呂布,他武功蓋世,能力超群,在被俘后愿意投降曹操,呂布說,“我誠心投靠曹丞相做副帥,以我的武功與丞相的領導才能,我們縱橫天下不難了”。而在一邊背手站立的劉備,冷冷地看了呂布一眼,提醒曹操,“你可別忘了,董卓與丁建陽是怎么死的!”曹操毫不猶豫地將呂布推出斬首。其實,呂布決不是被求才若渴的曹操所殺,而是不忠誠的污名把他送上了斷頭臺。
我有一個朋友文佐君,大學畢業后考進法院工作,因為他所學非法律專業,便總感覺前途渺茫。一次他向我訴說心曲,我很堅定地答復他說:你三年之內必然會解決副科級。我的依據是什么呢?我認為,成功=忠誠+扎實+目標。文佐君既然有強烈的上進心,工作非常扎實,尤其是,文佐君為人忠誠厚實,具備此三個條件,何愁成功不來?果不其然,不到三年,他解決了副科,三年后又解決了正科。
這就是忠誠帶來的信任,信任是什么,因為相信一個人,然后托之以重任。譬如蔣介石選將,首重忠誠;曾國藩用人,以德為先,因為,忠誠是第一官德,唯有忠誠,才能將自己的能力和潛力發揮到極致,才能凝聚團隊的力量,贏得領導和同志們的信任,才能擁有更加廣闊的人生舞臺,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
忠誠才有信任的思想在孔子的儒道體系中占據了很大的分量。孔子的教育分為四科,“文、行、忠、信”。“文”是文章的典籍,“行”是社會實踐,“信”是對行為的規范,“忠”是立身之本的品行。孔子最講孝道的學生曾子說:他每天從三個方面檢查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替別人做事或謀劃,我做到忠誠了嗎?與朋友交往我守信用了嗎?老師傳授的知識我復習了嗎?”孔子一個比較偏激的學生叫子張的,小孔子48歲,問孔子如何處理繁忙的政務,孔子回答說:“居之不倦,行之以忠”,孔子從兩個方面回答他,一是外在精神要飽滿,不拖拉倦怠;內心要忠誠,不存僥幸,不耍滑頭。孔子把“忠誠”納入“仁愛”的范疇,特別強調“與人忠、行事忠”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忠誠是待人處事的關鍵,只有忠誠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朋友支持,才能獲得朋友信任,才能獲得眾人的尊敬;忠誠,是做人、做事必須的品德
忠于事業是生命最美的姿態
忠于事業就是敬業。一個人對待工作的境界有三種,第一種境界是把工作當職業;也就是把工作當做養活自己的謀生手段,這自然無可后非。第二種境界是把工作當事業;也就是把工作當成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途徑,有所作為,實現自我。第三種境界是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使命,舍我其誰,責無旁貸。譬如,當你是一名教師,你可以有三種心態,一是認為自己是教書匠,教書糊口;二是認為自己是在教書育人,做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樂乎?三是認為自己在搞教育、辦教育,百年育人,教育興國,以改造人類靈魂為己任,人生百年,不辱使命。
忠于事業就是把自己從事的工作當成事業、使命來對待。無論我們從事什么職業,我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事業。如果你是一個官員,無論官大官小,你都應該擁有崗位主人翁的姿態,因為身系轄區內的黎民百姓的幸福安危,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如果你是一個執法人員,那么你掌握著法律賦予你的神圣職權和國家人民的重托,如何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諧執法,為人民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穩定的生活環境,就是你的事業和使命。如果你是一個醫生,那么你就要做救苦救難的白衣天使;如果你是環衛工人,你就要做好城市美容師;即使你是一個最最普通的工人,你也要知道,你是這個城市、這個國家這臺大機器的一顆螺絲釘,分工不同,無有貴賤,你要做一顆合格的、有用的螺絲釘,這就是你的事業。
當一個人醉心于自己的工作,努力開創自己的事業,他的姿態是最美的。恩格斯說:有所作為是人生活中的最高境界。一個人只有處于“有事做、有人愛、有希望”的狀態下時是最幸福的,“三有合一”的工作就是做事業,就是忠于自己的事業。當一個人找到屬于自己的事業,并矢志不渝地忠誠于自己的事業時,他的姿態是最美的,他的心態是最平和而激越的,因為他得到的是工作的充實感、自我價值的實現感、生發智慧的美感,以及屬于奉獻的大愛和宗教情懷。
忠于自己的事業,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曾國藩每天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寫格物日記;蔣介石寫了七十年修身日記;我有一個做汽車銷售的好朋友高君,在他的背包里永遠有兩本筆記本,一本用于寫工作筆記,一本用于寫人生感悟,沒有幾年功夫,他的企業越做越興旺,年產值過億了。
忠于黨就是要保持黨的先進性
當前的中國是一個繁華的時代,也是一個浮躁的時代,更是一個充滿困惑的時代,信息充盈,謠言紛飛,莫衷一是;關系復雜化,價值多元化,人格商品化,矛盾普遍化,人像一朵浮萍,沒有根基,找不到方向;面對通貨膨脹、物欲橫流、貪污腐敗、兩極分化等一系列問題,一部分黨員干部對共產黨產生懷疑,失去信心。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也是一種很片面的思想。
忠于共產黨首先要感恩共產黨。看中國30年改革開放的成果,看中國在當今世界的地位,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比較,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已經走出了積窮積弱的困境,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誠然,中國目前還問題很多,但我們要看主流,看方向,看發展,做我八千萬黨員的一分子,我們要以感恩的心面對黨。也只有以感恩的心去面對,我們才能過得更幸福美滿,才能更積極愉快地做好工作。
共產黨給我們帶來了幸福的生活,我們只有忠于共產黨,才能將這份幸福生活繼續下去。看北非的政權動亂,看利比亞的紛飛戰火,我們會明白,一個政黨的穩定和諧是多么的重要。我們不能左右整個大局,但我們要以忠誠的心,來妥善解決老百姓的各種訴求,為官一任,穩定一方,造福百姓,成就自己。
忠于共產黨,關鍵是要保持黨員的先進性。腐敗是共產黨肌體上的一個毒瘤,無處不在的腐敗嚴重影響了共產黨的形象。前些日子和一位叫張千的基層黨員聊天,張千的親舅舅在民政局當領導,因為堅持原則,沒有違規為他辦低保,張千激憤不已,破口大罵,堅決要與舅舅斷絕親戚關系;同時,張千對當今社會的腐敗現象大加鞭笞,深惡痛絕。張千的邏輯是:大家腐敗,我也要腐敗;誰讓我腐敗誰就是好人,誰不給我腐敗的機會,誰就是壞人;自己搞腐敗是理所應當,別人搞腐敗就是罪大惡極。我就問張千:那你說說,你舅舅腐敗好還是不腐敗好呢?你舅舅為你腐敗就是好人,為他自己或者其他人腐敗就是壞人?張千啞然失聲,他說,我從來沒想這個事。
當前,部分黨員干部也常犯這個錯誤,談到別人的腐敗現象時壯懷激烈、痛心疾首,可是自己卻從不放過任何可以腐敗的機會,如果他有親朋好友在要害部門,卻不為他提供走后門、拉關系和搞腐敗的機會,他也會破口大罵人心不古;他的當然邏輯是,自己可以搞腐敗,別人就不能搞腐敗,自己搞腐敗是順應潮流,理所當然;別人搞腐敗則是世風日下、惡貫滿盈、罪不可赦。
這些黨員干部談到共產黨的一些問題時振振有詞,指點江山,卻不知自己也是共產黨的一分子,共產黨的這些問題他也有份,甚至就一直在推波助瀾。共產黨的問題不是不能談,相反要大談特談,絕不能回避問題和矛盾,問題是不必空談清議,最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自己先做好了再談,不要說的一套做的一套,不要忘記自己就是共產黨的一分子,自己問題很重,罵共產黨的娘就是罵自己的娘!
正確的做法是做好自己,做一名好黨員,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共產黨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共產黨就是八千萬共產黨員,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都要讓自己成為共產黨肌體上一個最鮮活的細胞,讓每一個接觸你的普通民眾都能深刻地感覺到,共產黨是先進的、堅強的、純潔的、溫暖的,值得信賴的,有無限廣闊前景的政黨。有一位黨員副縣長,長期以來心系黎民、無私利他,所以接觸他的干部工人、黎民百姓、老師學生,莫不歡欣感動,充分感受共產黨干部的溫暖。如果中國八千萬共產黨員都能如此,共產黨的明天必定燦爛輝煌。
忠于自己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
一個人要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事業,首先得忠于自己,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這樣才對得起天地良心,于人于己都問心無愧。一個人要做到忠于自己,除了注重平時的思想品德修煉外,還要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審視一下自己的良心,能在良心的引導下做事,這就可以說忠實于自己了。《曾國藩家訓》中說:“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做人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忠實于自己,對得起良心,這樣,才能樂莫大焉。一個人不忠于自己,就容易被物欲所誘惑,被陷阱所圍套,被自己所打倒,甚至會掉入頹廢放縱、違法犯罪的深淵。
人都是有兩個心的,一個是良心,時時在引導和說服自己向上、向善,每個人還有一個惡心,邪惡的心,藏得很深很深,不想被別人看到,有時候突然冒出來,自己也大吃一驚,并為之感到羞恥,不愿意相信,不愿意看到,可是卻真真實實存在著,并且經常在自己不覺察的時候突然探出頭來,又被自己狠狠地打壓下去了。
所謂忠于自己的良心,就是要忠于自己善良的心,控制和消滅自己潛伏的邪惡的心。良心就是好心,是正心,是符合宇宙人生大道的天地之心。忠于自己的良心,就是要守大道,遵法度,立道德,做一個好人,一個美好的人,一個好丈夫、好爸爸、好兒女、好黨員、好干部、好員工、好領導......力求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做好人就是要培養自己正當的、善良的欲望,控制自己邪惡的欲望,以及超越能力范圍的野心。
在忠于自己良心的基礎上,忠于自己還要尊重自己內心的抉擇,以豐富自己個性化的生命。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地方,要忠于自己、堅守自己,對自己的生命忠誠,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意義。譬如忠于領導、忠于事業,每個人的追求不同、能力不同、偏好不同,同樣是忠誠,方式可以有所不同,每個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詮釋生命。忠于自己就要尊重自己內心的呼喚,找準自己的人生位置,不攀比、不強求、不盲目模仿,不人云亦云,不在乎別人的目光,活出自己的風格,活出自己的風采。
因為,最適合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開創千秋萬代的田園詩派;楊昌濟拒絕出任“教育廳廳長”,甘當一名“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普通教師;在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初期,毛澤東在黨內的地位低于周恩來,但當周恩來發現毛澤東特殊的軍事和領袖才能后,他主動站到了毛澤東的背后,四十年如一日地支持毛澤東,甘當毛澤東的助手,在為中國共產黨建功立業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輝煌燦爛的人生;孫中山棄醫從政,締造了中華民國;魯迅棄醫從文,用自己如匕首、投槍般的文字,展現一代文豪瑰麗多姿的無悔人生。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宛如開放在祖國大江南北的無數姹紫嫣紅的花朵,每一朵花都燦爛開放,而妝點了中華神州美好山河。
呼喚忠誠要從我做起
忠誠的問題不是一個人的問題,是大家的問題,是全社會的問題。英國玄學派大詩人約翰·多恩在《喪鐘為誰而鳴》一文中寫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如果海水沖掉一塊,歐洲就減小,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因此,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為你而鳴。”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我們不能驕傲自滿,自高自大,但也不要自卑自憐,妄自菲薄,認為自己是渺小的,說忠誠,這個社會多我一個有何益?少我一個又何妨?這分明是大錯特錯了,如果人人如是想,這個社會就沒有希望可言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呼喚忠誠,從我做起。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忠于自我,忠于家庭,忠于同事,忠于單位,忠于領導,忠于共產黨,做每一件事都對得起自己的名聲、地位與良心,做到不愧于自己、不愧于家庭,不愧于領導、不愧于單位、不愧于今天,我們的家庭、單位,我們的社會、國家才會溫暖和諧,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