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追求課堂教學系統的和諧、教學過程的和諧、教學策略的和諧等,能夠演繹精彩課堂。
一、追求課堂教學系統的和諧
按照系統論的觀點,課堂教學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學生、教師和教學內容是構成教學系統的三個基本要素。演繹精彩課堂,就要追求課堂教學系統的和諧。
1.用和諧的師生關系演繹精彩課堂
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應該是民主的、平等的、友好的、合作的、寬容的、尊重的、賞識的、信賴的、有愛心的。只有這樣的態度才能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如果缺少這樣的態度,是難以真正達到師生關系和諧的。有些教師對學生獨斷專行,凌駕于學生之上,對學生冷若冰霜,不屑與學生合作,對學生的要求過于苛刻,輕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的老師對學生不是賞識而是冷嘲熱諷,懷疑學生的能力、情感和行為,缺乏教師對學生應有的一顆愛心等,這就談不上師生關系的和諧,沒有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就不可能演繹精彩課堂。
2.用主體與主導的和諧演繹精彩課堂
貫徹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這是已經形成共識的問題。但是,實際的課堂往往難以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難以很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么造成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教師濫用了自己的主導作用,形成了教師“獨占”課堂的局面;要么是片面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失去教師的主導作用,形成了學生放任自流的局面。這種主體與主導的割裂使課堂毫無精彩可言。可見,只有實現主體與主導的和諧統一,才能演繹出精彩課堂。
3.用和諧的語言氛圍演繹精彩課堂
和諧的語言氛圍是教師精心營造的結果。教師風趣幽默的語言不但能激發學生思考,而且能夠使學生產生快樂的情緒,使課堂充滿快樂的笑聲。教師恰到好處的鼓勵和賞識語言如同為學生的學習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不但能夠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強大動力,而且能夠使學生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使課堂充滿愉快的氛圍。教師恰當的批評和警示語,不但能夠保證課堂的良好秩序,也能夠使被批評和警示的同學及時糾正自己的不當行為,還能告誡其他學生必須端正自己的課堂行為,這就營造了良好的秩序氛圍。教師恰當的導入語、引導語、總結語、結束語,則能把課堂帶入藝術的境界,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和成長。教師恰當的體態語則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潛移默化地感化著學生、影響著學生,把學生帶入了一種優美的境界。可見,教師恰當的課堂語言能夠營造和諧的語言氛圍,而和諧的語言氛圍則會演繹出精彩課堂。
4.用教學結構的和諧演繹精彩課堂
課堂教學是由許多部分構成的,這些部分就組成了一定的教學結構。一節好課體現在許多方面,自然也體現在教學結構方面。比如好的課前準備,好的課堂導入,好的課堂新授,好的教學過程,好的課堂鞏固,好的課堂板書、好的課堂結尾,好的課后延伸等。可見,只有實現教學結構的和諧,才能演繹出精彩課堂。
5.用教學生態的和諧演繹精彩課堂
教學生態是指教育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相互依存的態勢。和諧的教學生態是指師生關系、教學環境、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活動等各要素能夠和諧共振、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一種“生態”。教學各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緊密聯系的,孤立地重視某一因素是不會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的,只有實現教學各要素的和諧,才能使課堂達到一種理想的狀態。可見,只有實現教學生態的和諧,才能演繹出精彩課堂。
二、追求課堂教學過程的和諧
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有方向、有目標,在開放、彈性化教學設計基礎上,根據課堂上師生交互作用呈現出的多種狀態與具體情境,通過不斷重組、生成、推進的課堂教學過程。演繹精彩課堂,就要追求課堂教學過程的和諧。
1.用預設與生成的和諧演繹精彩課堂
教學需要教師精心預設,沒有預設的教學是草率的教學,是盲目的教學,是教師對教學不負責任的表現。課堂也需要精彩生成,沒有生成的課堂是機械的課堂,是僵死的課堂,是教師缺乏駕馭課堂的藝術的表現。可見,教學既需要精心預設,又需要精彩生成,教師只有做到精心預設又精彩生成,達到預設與生成的和諧統一,才能演繹精彩課堂。
2.用和諧的教學情境演繹精彩課堂
教學情境是教師教學展開的“平臺”,是學生表演的舞臺。教學情境是很多的,諸如漫畫情境、名言警句情境、詩歌情境、音樂情境、故事情境、圖畫圖表情境、視頻情境、實物情境、事例情境、事實情境、表演情境、生活情境、語言描述情境、時政情境等。和諧的教學情境應該是生動的,因為生動的教學情境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諧的教學情境應該是生活的,因為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更能提高學生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諧的教學情境應該是典型的,因為典型的教學情境才能具有典型意義,才能有助于說明典型性問題。和諧的教學情境應該是豐富的,因為豐富的教學情境才能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學生才能在豐富的信息面前提高自己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可見,教師創設各種和諧的教學情境能夠使課堂繁花似錦,能夠演繹出精彩課堂。
3.用教學評價的和諧演繹精彩課堂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一環,它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是推動教學改革的巨大動力。和諧的教學評價是各種評價方法和手段的綜合運用,而不是只進行單一的考試評價。比如綜合運用發展性評價、表現性評價、記錄袋評價、情感評價、多元評價、考試評價等。只有實現教學評價的和諧,才能演繹出精彩課堂。
三、追求課堂教學策略的和諧
教學策略是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根據教學情境的特點,對教學實施過程進行的系統決策活動。演繹精彩課堂,就要追求課堂教學策略的和諧。
1.用和諧的教學方式演繹精彩課堂
教學方式是指師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任務或達成教學目標而采取的具體方法和活動形式。教學方式很多,諸如問題式教學、參與式教學、體驗式教學、對話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生成式教學、開放式教學、自主式教學、合作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和諧的教學方式應該是多樣的,某種單一的教學方式無論具有多少優點和長處,都不可能完全適應課堂教學的要求;和諧的教學方式應該是適合的,即適合特定的教學內容,適合教師和學生的特點,適合不同的學段或學科,如果教學方式是不適合的,再好的教學方式也是難以收到實效的。可見,教師在運用教學方式時必須實現各種教學方式的和諧,只有教學方式的和諧才能演繹出精彩課堂。
2.用和諧的課堂提問演繹精彩課堂
課堂提問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手段。課堂提問是多種多樣的,諸如認知類提問、思維類提問、做法類提問、舉例類提問、探究類提問、體驗類提問、自問類提問、誘導類提問、比較類提問、綜合類提問等。和諧的課堂提問應該是有啟發性的提問,缺乏啟發性的提問是缺乏思維含量的,是缺乏探究價值的。和諧的課堂提問應該是適度性的提問,也就是說提問的難易要適度,如果問題過難或過易,都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思維的積極性。和諧的課堂提問應該是有層次性的提問,也就是所提問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梯度,兼顧全體學生,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學有所獲。可見,教師和諧的課堂提問能夠使教學妙不可言,從而能夠演繹出精彩課堂。
3.用理與情的和諧演繹精彩課堂
教學離不開給學生講道理,離不開向學生傳授知識,但是如果單純講道理,機械傳授知識,不但會使學生厭煩,也不符合教師教書育人的要求,因此必須在給學生講“理”的同時,用“情”去感染和熏陶學生,做到在以理服人的同時達到以情感人。在提高學生智商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情商。可見,只有實現理與情的和諧統一,才能演繹出精彩課堂。
4.用動與靜的和諧演繹精彩課堂
在課堂上必須讓學生動起來,諸如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活動、辯論活動、表演活動、競賽活動、游戲活動、寫作活動、操作活動等,學生動不起來的課堂肯定是缺乏探究的課堂、缺乏體驗的課堂、缺乏主體地位的課堂、缺乏創新性的課堂。但是學生的動必須由教師很好地加以調控而不能失控,失控的課堂是混亂的課堂,混亂的課堂肯定是低效的課堂,因此在學生動起來的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靜下來,靜下來思考、靜下來體驗、靜下來感悟、靜下來看、靜下來聽、靜下來寫、靜下來練等。可見,只有實現動與靜的和諧統一,才能演繹出精彩課堂。
5.用繼承與創新的和諧演繹精彩課堂
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繼承人類的文明成果,可以說,沒有繼承的課堂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如果教學只是關注繼承,只是停留在繼承的層面上,這樣的教學是不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的。教學不但需要繼承,而且需要創新,因為教育創新是迎接知識經濟時代挑戰的時代需要,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可見,只有實現繼承與創新的和諧,才能演繹出精彩課堂。
6.用接受與探究的和諧演繹精彩課堂
接受學習是重要的學習方式,倡導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但決不應該否定接受學習的作用。我們說,沒有接受的探究是膚淺的探究、是虛假的探究。但是,如果教學只是接受,沒有探究,導致的結果就是教師填鴨式教學、機械式灌輸,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因此教學要倡導學生探究,引導學生探究。可見,只有實現接受與探究的和諧,才能演繹出精彩課堂。
7.用課內與課外的和諧演繹精彩課堂
學生的課內學習是必須的,但是如果“兩耳不聞窗外事”,把教學僅僅局限在課堂上,讓學生只是死讀書、讀死書,教學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應該在課內學習的基礎上,強化課外學習、課外活動、課外實踐,打破課堂的局限,拓展學生學習的時空,實現課內與課外的結合。可見,只有實現課內與課外的和諧,才能演繹出精彩課堂。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三小;山東省臨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