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掌握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而在這四種技能中,“寫”這一技能又是一種較高的綜合語言能力的訓練,是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頗高,因此學生往往對寫作感到力不從心。這提醒我們要提高我國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必須從初中開始就抓起,研究多種有效途徑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迫在眉睫。本文就初中英語寫作的重要性、初中學生英語寫作方面遇到的問題和提高此能力的方法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能力 問題 提高方法
聽、說、讀、寫是學好英語應具備的四項基本能力。而寫作能力是語言能力的綜合體現,它包括詞匯、語法、慣用語等語言知識,還包括學生對文章的構思、組織、表達以及傳遞信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語言交際能力,它能準確、全面反應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訓練過程。英語教學中應該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特別在初中階段應多寫、多練,夯實基礎。然而,由于受應試教育影響和中考指揮棒的左右,教師大多“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往往把寫作教學看作是應付考試的一種應急手段,放在次要的位置;加上寫作訓練費時費力,又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聽到寫作學生心煩,見到習作教師不愿”的現象。因此初中生運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普遍較差,大多數學生對英語寫作無從下筆,不知如何表達,與要求有一定距離。
一、初中生英語寫作存在的問題
1.缺乏興趣,無從下筆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深切體會到學生對于書面表達存在抵觸心理,面對文題,他們不是首先考慮怎樣寫好它,而是不敢寫也不愿意去寫。“書面表達太難,我不會寫。”“我懶得寫,寫了也不對。”諸如此類的想法充斥了他們的思想,造成他們對于寫作失去興趣,不知從何下筆。
2.對寫作缺乏自信,甚至產生畏懼心理
這是初中學生進行英語寫作時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多數學生在小學進行語文寫作時就感到頭痛,現在又要進行英語寫作更是雪上加霜,更使他們產生了畏懼心理。其實他們并不知道英語寫作并不難,與漢語寫作相比,內容要求相對低一些,主要要求語言準確,語意通順流暢,有一定的思想或情感內容等。
3.詞匯缺少,語法不通
學生在寫作文時常常感到無法用英語表達,他們想好的漢語句子,沒能力用英語翻譯出來。他們經常為自己詞匯量少而苦惱,有時出現用詞不當現象,如I by my bike to school.有時為語序如何安排而困惑,又因為受母語的影響加上對英語句子結構掌握不好而出現這樣的句子:I very like English.
4.缺乏正確寫作方法和良好寫作習慣
有的學生平時不注意學習寫作方法,努力掌握寫作技巧,積極地積累寫作經驗,從而面臨諸如謀篇布局能力較弱,句式缺乏變換,前后銜接手段單調等問題。在做書面表達的過程中,有的學生一拿到考題慌慌張張開始寫,在寫作之前沒有構思好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哪些內容應該詳寫,哪些內容應該略寫,而是一邊寫一邊構思,從而導致整個文章邏輯不清,層次感不強,整篇文章不知所云。
二、提高初中英語寫作能力的方法
針對以上初中英語寫作所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采取以下幾個措施:
1.督促學生多讀、多背范文,積累詞匯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英語文章也是如此。如果學生平時多讀多背好文章、好句子、諺語、俗語,在書面表達時,用起來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這些句子,文章其實就在他們身邊。
要求學生堅持每天聽寫、默寫、循環記憶單詞,掌握鞏固詞匯。還要求學生給出與單詞有關的同義、近義、反義和詞形相似的詞,使詞匯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復現。“熟能生巧”這句古訓同樣適用于英語寫作。如果學生在于平時學習中多留意,多收集素材,寫作時就不會手忙腳亂,無從下手。所以,只要讓學生堅持多讀、多背好句子、好文章,便可輕松地寫出滿意的文章。
2.加強寫作方法的指導,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這是一個復雜而又困難的環節,具體來說分為以下幾方面:(1)引導學生認真審定時態、語態。書面表達的語態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在一篇書面表達中,除應注意所用的主要時態以外還應注意時態的轉換。如描寫“今昔”對比情況時,既要用現在時,又要用過去時:描寫人物外表性格時應用現在時;描寫其事跡時,應用過去時;強調結果時,應用現在完成時;某些動詞只有主動語態,不能用被動語態等。(2)引導學生“開好頭,收好尾”。開頭不能很快切人正題,而收尾卻潦潦草草,甚至沒有收尾句。可以告訴學生分以下四個步驟進行:“一看、二譯、三串、四修正”。“一看”,即看清文章大體內容。“二譯”即根據所掌握的內容要點,著手逐一試譯,在翻譯過程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揚長避短,避難就易。可采取“不求形式,但求意合,正說有疑,反面著手,一法不成,另找他徑的方法”。“三串”,即將上述試譯的句子,再適當增加細節使文章前后連貫、通暢。“四修正”,即將初步寫成的書面材料認真修改并檢查。
3.科學批改、及時講評
教師的評改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影響,教師的評改要及時,也需要技巧。對普遍出現的問題要在課堂上講解、分析、討論來加以解決;個別問題則要以面批或讓學生互評方式解決。教師在批改的過程中,應避免告訴學生答案,而采用簡單符號或標記,讓學生自己動手改錯后再給老師看。學生通過動腦和動手改正錯誤,印象會更加深刻,從而使寫作能力提高更快。另外在堂上修改作文時候不能只把眼光只盯住錯誤的地方,而應盡量發掘文章中的閃光點并適當的給予鼓勵和表揚,否則會挫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讓其他學生怕到黑板上寫例文從而產生消極的影響。
4.改進評價機制,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初中生運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普遍較差,大多數學生對英語寫作無從下筆,不知如何表達,一些學生往往因此而自暴自棄,這時教師的鼓勵和肯定尤為重要。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實施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批改作文的時候,可以尋找好詞佳句用紅筆標示出來,然后記錄下來并注明作者展示在教室的黑板上。通過展示使那些寫出佳句的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激勵他們在以后寫作中積極嘗試創新,也能使其他學生從中借鑒,取長補短。同時教師批改作文時不應只給出對錯判定和分數,而應針對學生的個性特征和每次作文的具體情況在學生的習作后面寫上一句或一段評語。“你的文章條理清晰,語言流暢!”“Well done! / Excellent! /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 How clever you are! / I'm proud of you.”筆者相信教師的寥寥數語將會激發學生無窮的寫作熱情和潛力,形成積極向上的強大內動力。
總之,寫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是對學生所學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應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作為教師,必須長期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聽、讀、說、寫全方位的訓練,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寫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豐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