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輩創業傳世無極功實屬不易,為使無極功夫世代流傳,并不至變形走樣,失去真諦,寫出規范動作,實為無極真諦,望學者認真學習,不負前人之苦心。
無極功十二形習之簡單,但功夫練好實屬不易,參照以下動作說明,恐只能演練姿式動作,但里面的內涵,如身法、力道及至用法仍需下番苫功研習,練習者切不可輕視其動作簡樸無華,更不可半途而止,枉負前人傳藝之苦心。
此十二形不可輕傳、不可妄傳、不可失傳,得藝看以德為重,有德知藝、無德失藝,不可輕舉妄動,應以習武健身造福于民為本,才可不負前輩之初衷。
另:無極功夫前輩曾云,藝可添、不可減的原則,在保持原有風貌的基礎上,再議發揚創新,創新要有道理,要有定功底,不可胡編濫造,失去原旨,再者后練之輩要虛心學習諸家之長,補己之短,浴他人之長為已有,不可被人所溶誠如是,無極功興盛發達指日可待矣。
說明:
1、文中所講開式,即雙膝并齊半蹲,大腿與膝平,雙掌直臀平舉,手心朝上,屈肘以捋髯狀向下按于膝上,十指尖相對,雙肘外弓捌圓。
2、十二形每形分四式,共計四十八式,每形另有加手動作及外五形動作,待擇機另續。
3、其十二形細述如下:
(一)子:鼠形
(1)鼠抱(2)鼠滾
(3)鼠躥(4)鼠轉(鼠圈)。
(二)丑:牛形
(1)獻蹄(2)吊胯(掉胯:撞胯)(3)跳槽(4)亮耳。
(三)寅:虎形
(])虎撲(2)虎抱(3)擺洞(4)探爪。
(四)卯:兔形。
(1)蹬鷹(2)劃圈(3)拉踢(4)跳澗。
(五)辰:龍形
(1)探爪(繞步龍形)(2)戲珠(順步龍形)(3)反背(擺尾)。
(六)巳:蛇形
(1)白蛇吐信(2)青蛇鉆天(3)撥草尋蛇(4)蛇形反背。
(七)午:馬形
(1)馬罩(2)馬圈(3)聽風(4)抖鬃(野馬分鬃)。
(八)未:羊形
(1)跑臥(2)羊彈(3)碰頭(4)刨蹬。
(九)申:猴形
(1)背身(2)獻桃(3)搗鎖(4)出洞。
(十)酉:雞形
(1)金雞抖翎(2)馬雞拉翅(3)山雞蹬步(4)白雞奪窩。
(十一)戍:狗形
(1)犬躥(2)犬跳(3)犬閃(4)犬咬。
(十二)亥:豬形
(1)叼攻(雙拱)(2)倚胯(3)搧耳(4)提吊(吊胯)
下面,將無極十二形每形介紹一式,以便使讀者進一步了解無極武術。
十二形式部分動作演練圖解
一、子:鼠形手的形狀
鼠形:鼠抱、鼠滾手的姿勢相同,雙手四指并齊伸直,大指伸直,指尖距食指尖一寸,手心要凹,手背凸出。
(一)鼠抱:
1、開式身形左擰,左腿邁向左斜前方45度成虛步,右腿在后蹲坐,涵胸拔背,尾骨內收,雙手由開式下按變為兩腕相交成十字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雙腕里勾,向下叼指地,手背突出雙肘分貼于兩肋旁,雙腕置于臍前。
2、右手向前戳指尖向前,同時左手回至左肋下胯骨上,戳出的右手與肩平,肘微曲,墜肘沉肩,目視前方。
3、左手向前方用力彈戳,(手與肩平)然后迅速收回前臂立起,手腕下彎90度,五指指地,腕與肩距一尺,同時,先出的右手縮回,腕下彎,貼于左肘下,左手戳出時,左腿上半步,右腿隨后跟半步仍呈坐式不彎。
4、向右斜前方45度邁右腿成虛步,左腿蹲坐,左手腕抱右手腕自左向右畫弧下摟,左手向前戳出,右手貼右肋。
5、右手向前彈戳,馬上彈回右小臂立起,左手腕下勾停于右肘下,右手向前戳出時,右腿向前上步,左腿隨跟半步,坐式不變。
6、如第一式動作,連貫繼續,四式返回原地收式。
二、丑:牛形手的形狀
(一)獻蹄
1、開式后,左腿邁向左前方作弓步,左掌向薊劈出,臂伸直,右拳貼右腰。
2、右拳由后掄圓向前砸下,由左掌托住右腕,同時右腳面用力靠在左腳腕后部,腳趾內勾貼嚴左腳腕,上身直立下坐,目視前方。
3、左掌變拳,四指并攏卷握,拇指直立,指尖朝上,前伸,右拳縮回右腰間。
4、右腿用力后蹬,腳尖內勾,同時與搗出的右拳成一直線,右拳四指握緊大指向上直立,左拳收回左肋下,左腿支撐膝微曲,以穩定,目視前方。
5、右腿前落,右掌前劈,成弓步,左拳前砸,與前式子相同動作相反,如此連貫繼續四式返回原地收式。
注:回身式是由左腿蹬平后反身,左拳變掌向后劈掌回身變左弓步
三、寅:虎形手的形狀
(一)虎撲:十指分開用奓力,手心涵空,十指末節向里勾。
1、開式左腿向左前方邁出作弓步,雙臂同時向左前方探出,虎口相對一尺,兩肘向外用力成圓弓,脖子梗力,手與肩平,目視前方。
2、上身左轉,右足用趟泥步向左圈步成馬步,同時雙臂下切走縮力,手心朝上,十指尖相對貼小腹前,肘微曲,成為懷抱石尊之式,目視右方。
3、依次類推,動作相同,方向相反,連貫繼續,四式返回,原地收式。
注:氣沉丹田,腹實如鼓,十趾抓地,腳心涵空。
四、卯:兔形手的形狀
兔形:手形為手指肚貼指根,五指爹開。
(一)蹬鷹
1、開式左腿向左前方邁出做弓步,同時掄左臂向左前方劈出,臂微曲,右手貼右肋下,十指尖用力貼指根部十指奓開,墜肘沉肩,目視前方。
2、上身左轉90度,外擰左腳,右腿上步,打振腳后雙腳并齊,上身下坐,蹲平,同時右手自右叻后拉經頭上向下圈,與左手相對,停于膝下成圓弓,手心向膝,雙臂向外用力,肘向外頂力,目視右前方。
3、左腿微抬高,左拳抬起停于左耳側,拳心向外,右腿用力向右前方撩踹,右拳隨腿撩起手與肩平,此時身向左下方傾斜,右臂順右腿伸直。
4、右腿踹出后迅速下落停向前方成右弓步,同時右拳掄一圈后劈下,左手置左肋下,目視右薊方。
5、上身右轉體90度,右腳外擰,左拳劃弧圈下與前式動作相同,式相反,連貫繼續回原地收式。
五、辰:龍形手的形狀
(一)探爪(繞步龍形)
1、開式、左腿向前左前方邁出做弓步,身隨腿動,右掌用力向左薊方撩出,手心向下,手肘肩相平,左手同時向后撩用擠按力,虎口距胯半尺弓肘,十指要奓,掛爪,右腿用力后蹬,上身前塌,脖子梗力,目視薊方。
2、上右腿,做弓步,左右手互換右后肩力推左肩,手撩平,步走趟泥,四式返回,原地收式。
六、巳:蛇形手的形狀(兩種手形均可)
蛇形手形有一字手,八字手之分,一字手由后三指卷起為拳,食指伸直,拇指貼食指與中指處;八字手為后三指卷起,拇指、食指分開伸直。
(一)吐信(八字手型)
1、左腿邁向左薊方成弓步,左八字手自左肋向前撐出,臂伸直,右八字手手心貼右肋下方,目前視。
2、左腿微曲,支撐,右腳面用力兜踢左腳脖上部(右腳微勾),然后右腳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同時左手縮回,手心貼左肋,右手向前方撐出,手與肩平,目前視。
3、右腿直立微曲,左腳面微勾兜踢右腳腕后部,左腳落成左弓步,左手向前撐出,右手縮回貼右肋。
4、如第式動作,反復連續,四式返回,原地收式。
七、午:馬形手的形狀
(一)馬罩
1、身形左轉90度,右腿直立,左腿提起,腳尖朝下,同時雙手十指分開掛力,提左腿的同時,右臂向前用手背向上撩起,伸直后,手心向前,指尖向上,左臂同時向后撩,指尖指地,手心向后,臂下垂,脖梗力,目視前萬。
2、左腿用力向前蹬平,腳腕上勾,腳趾指天,右腿微曲,雙手不動。
3、左腿用力薊踏,落地后成左弓步站穩,此時左掌腆腕下按,大小臂不動,右臂仍向上不動,右掌腆腕。
4、提右腿,腳尖指地,同時左手上撩,伸直手臂,掌心向前,右手用力向下撩,手心向后,臂與身直,目前視。
5、雙手不動,蹬踹右腿與前式動作相同,姿式相反,如此連貫繼續。
八、未:羊形手的形狀
羊形手型:四指緊握,大指貼食指側面,微露大指尖,指尖立起(大指尖貼食指二節露出)。
()跑臥
1、開式左腿邁向左前方做弓步,同時左手從左胯外用力向前撩(挑)起,拳肘肩相平,沉肩墜肘,右拳貼右胯,目前視。
2、右腿前邁做弓步,右拳用力向薊挑平,左拳拉回左胯后,后肩向前肩送力,用的是肩碰肩之力,后手大指尖距胯二寸。
3、雙腿不動,左拳用力向前撐出,右拳縮回右胯處,搗拳時,左拳貼右腕下搗出。
4、右腿倒步撐同時右拳貼左腕下搗出,左拳縮至左胯,目前視,脖梗力。
5、分向兩邊崩肘(撞時)同時原地跳起后落原處,仍為馬步,兩大拇指尖分對兩晤,相距五寸兩臀成圓弓形,肘向外用力,目視前方。
6、上右腿,挑右拳,換腿換手與1式姿式相同,動作相反,連貫繼續。
九、申:猴形手的形狀
猴形手型為五指捏緊成梅花狀。
(一)背身
1、開式,右腿蹲坐,左腿向左前方邁半步,足尖點地,呈虛步,尾骨內斂背要圓,脖梗力,雙手成梅花狀,左臂彎曲腕里擰,使指尖對左肩,距肩頭二寸,右腕下勾,貼干左時下,指尖對小腹,墜肘沉肩,目前視。
2、彈踢左腿后仍落原處,隨踢腿的動作,伸直雙臂,兩手同時用手背面向前方彈出,撣出到終點目標時,左手在上折腕,手心向里,指尖向右指,右手在下,手心向懷里,指尖向左,上下手距離3寸,出手迅速收回,仍停于發手前位置。
3、左腿蹲坐,彈踢右腿,雙手同時撣出,右上左下,叁考前動作,手收回后右小臂直立,擰腕指尖對右肩頭二寸,左腕下勾,停右肘下,脖梗力,目前視。
4、換式與1、2式相同,連貫繼續。
十、酉:雞形手的形狀
雞形手前兩節彎曲成爪狀,指尖距指根寸,五指奓開,指尖向前,腕上挑,掌心涵空,出手時五指前探,手回時指略回收。
(一)金雞抖翎
1、開式左腿向左斜后方45度邁出作左弓步,雙手五指分開,掌心相對,自腹前向左腿邁出的方向推出,左臂伸直,含繃力,掌心對胸,四指尖向右指,大指尖向上,右臂略曲肘,下沉,五指尖向上,兩掌涵空,距半尺,目前視。
2、左腿回縮,貼右小腿內踝骨旁,腳尖點地,右腿下弓蹲坐,同時左掌下縮,臂伸直,掌心貼左腿外側,指尖指地,右臂彎曲,右掌置左肩頭,手心向外,指尖向上,目前視。
3、左腿向前方邁步,右腿迅速跟上,貼左小腿內側踝骨旁,腳尖點地,左臂彎曲,置右肩前,手心向外,右手用力下縮后垂直,貼右腿旁,掌心向內,指尖指地,目前視。
4、右腿向右斜前方45度邁出做弓步,雙掌心相對,自腹部推向前方,右手腕左彎,四指尖向左,大指尖朝上,掌心向里懷,左手五指尖向上,手心向外,雙掌心涵空,距半尺,墜肘沉肩,目前視。
5、左腿蹲坐右腿回縮,腳尖點地貼左小腿,右手下縮貼右腿,伸直,掌心向里,左臂彎曲,置右肩前,大指貼肩,手心向外。
6、右腿向前方邁步,左腿迅速跟上,左腳尖點地,腳面繃直,貼右小腿旁同時左手下縮垂直貼左腿旁,右臂彎曲,右掌心向外置左肩前,目前視,參照前式動作,如此連貫繼續。十一、戌:狗形手的形狀
犬形手型介于兔形與雞形兩手型之間,即指尖與指根距離比兔形放開些,又不超過形手型的指根距離。
(一)犬穿
1、開式左腿邁向左前方成左弓步,同時左爪自小腹經頭向前掄圓叨出,停于前方,手與肩平,肘微曲,墜肘沉肩,五指爹開,曲指,腕上腆,手心向前,右爪貼右肋,手心向下腆腕,目前視。
2、上右腿成右弓步,同時右爪自右肋掄圓向前叨下,停于前方,手與肩平,時微曲,掌心向前,曲指爹開,同時左爪縮回至左肋旁,掌心向下。
3、上左腿與右腿并齊,下蹲,左手自后向前掄圓下叨與右爪相齊時,兩直臂同時用力回叨,停于胸前,兩大指相貼,十指曲奓,掌心向前,兩肘貼兩肋,脖梗力,目前視(左腳上步與右腳相并時,左腳用力下頓)。
4、雙腳同時用力向高遠方向前穿,落地后仍并腿下蹲,腿與膝平,前穿同時雙手迅速向前上方戳出,隨落步雙爪用力下叨,手縮回后仍停于胸前,兩肘分貼兩肋。
5、上右腿,叨右手,再上左腿,叨左手,然后再上右腿與左腿并齊,下蹲,雙爪并攏下叨,雙腿前穿,同時叨雙爪,落地后縮回胸前,如前式連貫繼續。
十二、亥:豬形手的形狀
(一)叨攻(雙拱)
1、開式身形左擰,左腿向左斜后方45度邁虛步,前腳掌著地,右腿蹲坐,兩手的小指相并攏,大指分開,手心向上腆腕呈捧手式,自身右側畫弧至小腹前,掌根距小腹五寸,兩肋貼兩肋,目前視,劃手時腰隨手轉,手走云摩并有下縮之力。
2、左腿前邁半步落實,右腿擦地跟半步,仍呈坐式,兩腿力度左三右七,雙手拉回至掌根貼小腹,隨右腿跟步的同時,兩掌用力向前托出,伸臂后,肘微曲,用抖力,力自涌泉,經膝胯腰肩肘腕至掌心,要腆腕,掌心向前,目前視。
3、身形右擰右腿向右斜前方45度邁步,右腳薊掌著地虛步,左腿位置不變,呈蹲坐式,雙掌自左向右畫弧,伴有反蓋力,腰隨手轉,手停腹前五寸。
4、雙手回縮,掌根貼小腹,右腳上半步,左腿擦地跟上半步,雙手隨左腿跟步同日寸向前托出(雙手回縮用逗力托出時用抖力)參照前式,連貫繼續。
注:以上示范動作,由無極門第六代傳人高鐵靜先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