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教主病休,仍沒有人能阻擋蘋果公司向更高紀錄沖擊的步伐。8月11日,蘋果徹底超過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成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這不僅是蘋果公司歷史上又一個里程牌時刻,也是近期愈演愈烈的全球經濟風暴中為數不多令人振奮的消息。
喬布斯的光環也由此更加耀眼。就在15年前,蘋果公司還在破產邊緣掙扎,用喬布斯的話說:“離破產只有90天。”但彼時回歸的公司創始人開始在困境中施展他的神奇魔法,隨著革命性電子產品,包括iPod播放器、iPhone手機、MacBook筆記本和iPad平板電腦的不斷發布,蘋果公司股價在過去十余年間上漲了數十倍。
這幾乎是一個全新的蘋果。占據蘋果2/3收入的iPhone和iPad產品,五年前甚至還不存在。正如科技風投家吉姆·布雷爾(Jim Breyer)曾指出的,這是他在硅谷見到的最重要的一次企業復活。
躍升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并不意味著蘋果比石油巨頭更賺錢。僅從財務數據而言,蘋果的盈利能力仍弱于獲利豐厚的埃克森美孚:其最新財年預測凈利約為260億美元,埃克森美孚對應數字約為420億。兩者之間的收入鴻溝則更為巨大,蘋果新財年預測營收約為1080億美元,而埃克森美孚對應數字高達4810億。
但蘋果的新桂冠使科技業的消費趨勢更為凸顯。過去數年,蘋果、三星、HTC等消費電子巨頭市值飆升,相比之下,依賴企業需求的微軟、IBM、英特爾、思科等科技巨頭光芒黯淡。
更可怕的是,消費者向蘋果公司慷慨的付出已使其“富可敵國”。截止到6月底,蘋果現金儲備達762億美元,而美國政府運營現金余額為738億美元,換句話說,世界上最大科技公司擁有的現金總量已經超過了世界上最大的主權政府。還有什么公司是蘋果無法收購的呢?
接下來將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當蘋果步入它的全盛時期,會從此由盛轉衰,還是將繼續高歌猛進。
樂觀者更愿意相信,蘋果股價還遠未到達最瘋狂的時刻。其每年銷售額增長超過80%,隨著市場份額擴大,利潤增長更快。更重要的是,它處于股市持續增長的行業內,其當前市盈率不足2006年的一半,如果按照5年前的市盈率計算,蘋果的市值已超出了9000億美元,“萬億美元”的驚人市值并非不可想象。
但任何企業都無法逃脫盛極而衰的命運曲線,區別只是在于時間的早晚,以及轉折點的判斷。藝電公司(EA)創始人特里普·霍金斯(Trip Hawkins)最近就公開發表針對蘋果的盛世危言:“回顧歷史上一切強權,如羅馬帝國極盛時,你會知道蘋果現已是巔峰。他們的CEO還活著;他們發明了平板電腦,重新發明了手機……這一切都無與倫比。但還能改進多少?可能再過一兩年蘋果就會開始衰落,這是必然。蘋果的一切以喬布斯為中心,屬下卻難以超越。”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創新成本的降低,科技業的興衰周期正日趨變短。微軟和英特爾聯盟曾統治PC業十數年時間,但搜索王者谷歌興起不過數年就開始遭遇Facebook的挑戰。或許,蘋果的真正對手已經開始在暗處磨礪進攻的利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