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由于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不少人在物質財富中失去方向,貪污舞弊,濫用職權等行為大行其道,在會計行業中“誠信”這個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迫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會計行業里面,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是最備受爭議的,它既是會計工作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也是衡量一個會計工作者工作好壞的標準,原國務院總理朱镕基也曾題詞并多次強調“不做假帳”。但是當今經濟迅速發展,各企業間激烈競爭,物質財富令人目不旋接,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人際社會關系大大的復雜化,從而使不少人在物質財富中失去方向,導致一些貪污舞弊,濫用職權,行賄受賄等等行為的泛濫。會計人員身處財經大權的關鍵地位,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極環境影響下,其價值觀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會計界突出表現為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假賬盛行。而由會計信息失真造成的嚴重社會消極效應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 。而要克服這些問題,固然需要強化制度建設,但更需要會計人員恪守職業操守,恪守特殊的倫理道德。強化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應當倡導他律與自律相結合,既希望會計行為符合倫理道德規范,也應有相應的制度規范加以制約。文ttp:
[關鍵詞]信息失真 會計倫理 職業道德
一、強化會計倫理教育,嚴格職業道德自律的意義
一直以來,會計信息失真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在我國,會計信息失真屢禁不止已是人們痛恨的一個社會弊病。令公眾嘩然的典型案例是少數上市公司制造的各種“以假充真”財務報表等虛假會計信息,不僅使廣大股民上當受騙,損失慘重,也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危害。當然,會計信息失真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社會影響并非中國所獨有,美國安然公司、世界通訊公司等會計假賬丑聞引發的“世界波”,足以證明會計造假、會計信息失真是公認的世界性頑癥,“會計信用危機”具有全球性特征。但無論如何,披露虛假信息有背法律,有違社會公德,完全背離了會計的職業道德,社會不良風氣不能成為會計披露虛假信息的理由。遵章守紀,遵守社會公德是普通公民的基本義務,從事特殊職業的會計絕不是“特殊公民”。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有諸多途徑可供選擇,如強化制度建設、完善各種法律和規則、社會信用體系的建構等,但最重要的是會計自身應恪守職業操守和行業內部特有的倫理道德。令舉國公眾大嘩的著名的2005年上市公司十大財務舞弊案以及美國安然公司財務造假案,不能說某個公司的會計是主謀,但至少說明參與造假的會計人員喪失了自己的職業操守和良知,喪失了會計倫理,從中扮演了“為虎作倀”、“推波助瀾”的角色。這些案例再一次使會計人員的倫理道德水準成為焦點話題。會計職業道德是職業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之會計工作在整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與作用,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強化會計倫理教育,嚴格職業道德自律具有積極的重要的意義。
二、強化會計倫理教育,嚴格職業道德自律的對策措施
1、加強職業道德,建立和完善自律機制
會計人員道德素質偏低,與教育不夠有很大關系。因此,首先應在會計學歷教育中開設職業道德課。同時對在職的會計人員進行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樹立起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遵循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自覺提高專業及品德修養,增強熱愛本職工作的意識,講求對事業的獻身精神,自覺地抵制不良社會風氣。要使會計人員知法、懂法,在工作中時時用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作為會計人員,其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境界高低,雖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最重要的在于自己的主觀努力,在于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因此,是否做到高標準,嚴要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衡量會計人員“自控”“自律”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標。
2、健全監管機制,完善獎懲制度
切實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并且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避免一人做多個崗位的工作,減少會計因領導操縱而造假的可能性,優化會計環境。還要建立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一套完善規范的內控體系,能有效起到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因此,治理會計失信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要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組織機構和人員設置上嚴格貫徹執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使日常會計業務處理及的每一環節人員之間分工科學,職責明確,形成既能相互協作又能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機制,這樣就能減少作弊的可能信。
3、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法制監管。 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修改、完善相關法律和規章,對現有法律法規中一些責任和處罰不明確的條款加以修改,并增加對那些在現實中出現而法律法規中沒有涉及的情況的規定。我們還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在相關法律法規里面增加民事賠償制度的規定,對因有關人員造假而產生的損失,由其按照責任大小進行承擔,尤其是要明確和加大單位負責人的賠償比例,這樣會計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虛假信息損害就會依照有關條款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獲取賠償。以此達到保護會計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懲罰違法違規者的目的,遏制失信行為。
當我們寄希望會計人員成為“倫理人”、“道德人”之時,其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人”的趨利性也同樣不能忽視。會計倫理建設屬于自律,制度建設、措施保障無疑屬于他律。片面地強調他律或自律,淡化其中一個方面都是不正確的。會計人員只有通過自律與他律的有機結合,才能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和道德修養的升化。通過營造濃厚的教育氛圍,最大限度地給會計人員以職業道德觀念與行為的影響,從而凈化其內心世界,改善認識標準確立符合職業道德規范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造就出高尚的會計職業道德品質,充分發揮會計工作的職能,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