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介紹了高等院校建設開放型創新實驗室的意義,結合本校車輛實訓中心開放型創新實驗室運行模式進行了分析。對其在運行過程中取得的一定成果,說明給學生創建一個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平臺是培養具有一定創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徑并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 開放型實驗室 無界化 綜合能力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學校的教學方向必須順應社會發展的大環境,要培養出高質量的學生,高校教師不僅要具有一定的知識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及創新精神。我校堅持以“學以致用,應用為本”為辦學理念。為培養具有高素質的、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及綜合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車輛實訓中心開放型創新實驗室運行兩年來,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搭建了一個有效的平臺,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一、建設開放型創新實驗室的意義
1.鞏固理論知識,充分發掘學生創造力
實驗室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學生完成課內學習任務之后就下課了, 限制了其學習更多專業知識的機會。而創新實驗室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成為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使學生在課余時間根據已學知識及所掌握的儀器操作規程進行自主實驗和科技研制作,充分挖掘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學習無界化,展示自我
創新實驗室在建設過程中,要積極創設各種條件讓學生的創新潛能得到極大化的發揮,在從事研究、設計的過程中,能廣開思路、突破束縛、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讓學生跳出傳統的僵化的實驗模式。創新實驗室可不受學科、年級的限制,可以多層次、多方向的實踐訓練。打破傳統實驗室未果先知的局面。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在創新實驗拓展自己的思路、展示自己的創意,從而發揮自己的專項和特長。
3.在真實的課題項目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汽車相關教學產品的設計制作不僅要求學生有扎實的理知識,更要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手段。在創新實驗室里教師提供實驗題目,并提出任務要求。學生根據題目要求自行查閱資料、系統設計、電路制作及安裝調試。對在調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師生一起討論,用理論指導實踐,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通過這種實驗,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實驗室是高等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1]。開放型創新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實踐的空間,為學生搭建了創新平臺。“車之翼”學習俱樂部定期在實驗室進行科技創新活動、組織學生競技比賽,并由學生自己講解和評獎,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積極參加省市各類級大學生工程實踐大賽,汽車維修技能大賽等競賽,通過參加大型比賽學生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維,提高了學生團隊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創新實驗室的運行模式
1.導師制模式
開放型實驗室的建設是高等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客觀要求[2]。車輛實訓中心創新實驗室在運行過程中,實行“因材施教,講究實效”的導師模式,根據學生的層次制定不同難度的實驗題目,從培養興趣性的小電路、小制作到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題目。指導教師提供實驗題目和任務要求,學生則根據題目要求自擬實驗方案,查閱相關的文獻和資料,完成系統設計、電路制作及安裝調試等。實驗時間大多安排在的晚上及周末,整個過程教師起到督導、檢查、答疑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獨立操作、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空間。項目完成后,學生向教師提供實驗成果(如報告、論文、實體等)。教師認真組織實驗項目總結,促進各實驗題目之間的經驗交流,分享成果和體會。
2.畢業論文(設計)帶動模式
本科學生在創新實驗室中完成畢業設計有著深遠的意義:1)使臨近畢業學生提前進入工作情景。使其在完成畢業設計的同時開闊了視野,讓學生在走向社會之前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科研機會,為畢業后迅速進入工作角色打下堅實的基礎。2)可激勵低年級的學生的學習熱情。高年級學生在實驗室畢業設計,低年級的學生可以提前感受到畢業設計的氣氛,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創新實驗室取得的成果
車輛實訓中心自建設創新實驗室兩年年來,到實驗室進行學習實踐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此其間學生參與院級科研立項子課題15項。作為獨立學院, 在2010年沈陽市二手車評估大賽中獲得團體三等獎; 2010年4月在遼寧省首屆高職院校汽車維修技能大賽中獲得團隊三等獎和優秀獎(新生),在2010年首屆遼寧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中榮獲一等獎;在2011年首屆東北三省高校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聯賽中榮獲二等獎。
四、結束語
經過實踐探索證明,開放型創新實驗室已然成為學生發揮聰明才智,培養創新意識的平臺,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激發,增強了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具有創新意識,達到了高校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的大幅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桂玲.21世紀高校實驗室改革與發展的思[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 (4):45-48
[2]劉梅芳.生物學開放實驗室管理模式初探[J].實驗室科學, 2008 (3):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