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遼南劍俠”李宗貴,武術界的人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螳螂拳、游龍追魂劍和滾龍板門刀耍得是出神入化。這不,他在代表大連市武術協會參加2011第一屆中國湖南武術節武術比賽,以5金的成績勝利凱旋。
61歲仍單槍匹馬闖大賽
初見李宗貴時,記者第一感覺就是這個人相貌身材很普通,但一提到武術,他的眼睛就會變得很明亮,精氣神也立馬變得不一樣。61歲的李宗貴告訴記者,作為大連武術協會副會長,這次他是單槍匹馬去參加的湖南武術節武術比賽。要知道,這次大賽有來自20余個國家98個代表團的1000多武林豪杰共同逐鹿岳麓山。而李宗貴一人獨得拳術、刀術、劍術棍個大項的第一名,并獲得五項全能第一名。
習武主要是受父親影響
李宗貴告訴記者,其實他習武主要是受父親影響。從他記事時起,印象中每天院子里的老槐樹都“啪啪”作響,不用看他就知道是父親在院子里練功,于是,他也照貓畫虎的自己比劃著練。大約7歲時,父親給哥哥請來了大連的老拳師徐成寶老先生,讓哥哥系統的學習武術,“那時候徐老師每周來一兩趟,我也跟著學。”李宗貴回憶道,但好景不長,由于三年自然災害和其他一些問題,徐成寶大師不能教他們武術了,于是李宗貴跟隨父親的師弟山東文登的姜連進大師學習梅花螳螂拳、地功拳和少林拳的基本功。
“18歲的時候我就下鄉了,因為生產隊長看出我會功夫,所以就讓我負責看山。”李宗貴說,之后他又到了部隊。那些年雖然沒有跟師傅練功,但自己一直也沒斷了練習。
上世紀70年代,李宗貴家搬到了西山村附近,有一天早上他在附近鐵道邊看到有個老人練劍,“他的劍實在是舞得太好了,我連著去看了好幾天,后來才知道那老人是名劍師趙連福。”于是,李宗貴再次拜師,學習青萍劍和七星螳螂拳。
80年代,他聽說昆明街有個王傳玉老師,歲數不大但是拳法出神入化,于是李宗貴就慕名去討教。“他讓我隨便打套拳,我就打了少林拳,結果王老師也打了一套,我一看就服了。”于是,李宗貴又拜他為師,系統學習了三年武術技擊。
就這樣,對武術永無止境追求著的李宗貴到處訪名友拜名師,直到2003年他在中華武館剪彩的武術表演時遇到了原大連武術協會主席閆子奇老師,他的功夫就更上一層樓了。
睡覺也會突然爬起來習武
要說李宗貴對武術的癡迷程度,那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說完的,且不說平時他每天都要把刀劍拳練上一遍,就在記者采訪時,他也不能安安靜靜的講述,必須要邊打邊說。“我動不動就在睡覺時能想起平時練拳的情景。”李宗貴說,每當這時他都會從被窩里爬起來,衣服也不穿光著身子對著鏡子練身形。“十年前我老伴去世前,我在醫院照顧她,半夜手腳癢癢,就跑到走廊練拳去了。”結果,一個小護士半夜查房,一看走廊一個黑影一閃一閃,嚇得大叫起來。
2004年煙臺國際武術比賽前,李宗貴去澡堂洗澡,不小心踩到肥皂上,一個“一字馬”飛出去一丈遠,把澡堂的人嚇壞了,當時他沒覺得有什么不妥,但第二天一早就發現腳踝腫得像面包一樣,而此時離比賽只有幾天了。“我每天都找人按摩,但還是來不及,最后就纏上繃帶去比賽了。”李宗貴說,他咬著牙堅持比賽,就這樣他仍然得了3枚金牌。
這些年來他參加過無數國際和國家級的比賽,共獲得了110余枚金牌,他的愿望就是傳承中國武術,使中國武術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