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國內諸多武術門派為推廣困難、后繼無人困擾時,作為道教文化之一的青城武術走出了一條新路。最重要的原因,是根據市場需求,在博大精深的道教養生文化中,提煉出簡單易學有效的青城太極養生產品,與現代人生活方式接軌,依靠當地政府的支持,帶動當地文化旅游。成為吸引人們關注傳統武術生存發展的一個新方式。
八十年代,新中國第一次全國武術挖掘整理,確認全國有129個武術門派存在。后增至131個,其中道家道教武術不足五分之一。這也是由于道教文化中道不外求的影響所致。造成道教武術在中國武術界影響不大,流傳不廣。其后,中國武術連遇滑坡。至2008年,由中國武協審定,國家武術研究院監制的大型電子百科全書《中華武藏》開拍時,發現已有50個門派已消亡或殘缺不堪。
道教武術與其它武術門派雖然訓練體系有所差異,但要吃苦、耐勞、受累、受痛、三年小成,十年大成,都是共同經歷。由于冷兵器時代結束。各種外來文化、體育、娛樂進入經濟快速發展,武術未能進奧運等多種因素,包括道教武術在內的中國武術,如不改革,將不可避免地走向勢微。
我出身于青城派武術世家,但自小羸弱多病,使原本好靜的我,不得不走上習武強身之路,隨10余名家隱士、高道大德習傳統武術與道家文化,1997年獲恩師余國雄(中國武術協會唯一確定的青城派代表人物,載入《中國武術人名辭典》)同意,習得青城派秘不外傳的頂級功夫——玄門太極拳。
2000年因當時中國武術嚴重滑坡且關注支持者少,青城武術日漸衰落,不顧師門反對,出山參加中國邯鄲國際太極拳交流大會,展示青城玄門太極拳,獲兩項金獎。并作為七位國際太極拳名家之一進行國際太極名家展示,反響較大,媒體紛紛跟蹤報道。
四川省武術協會獲悉后,邀我到四川省體育館現場展示。并派出吳信良、王向紅、曹科潤等專家觀摩。我演練了掌門人單傳的第三路青城玄門太極拳。最后專家認為很有四川傳統武術特色,但難度大、速度快、動作多、有發聲發力,不易推廣。根據專家意見,青城武術館推出了降低難度、速度,減少動作、取消發聲發力的青城玄門太極第一路三十六式。在2002年,在四川68個門派中,率先被當時中國最高級別的《中華武術展現工程》收入。于2003年由人民體育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但當時人民體育音像出版社定價偏高,整個《中華武術展現工程》光碟在全國的銷售并不理想,青城武術也沒因為上了這個高平臺獲到較大影響。
從2000年起,我們在都江堰市老年體協和部分國外學生中作了青城玄門太極第一路三十六式推廣,七天共14個小時的學習中,五分之一的人能完全掌握、五分之一的人基本掌握、五分之一的人完全不能掌握、五分之二的人跟著教練能打完,一離開教練就大部分動作無法演練。而國外學生打來電話咨詢時,我方教練又因語言溝通能力出現問題而無法問答,導致部分外國學員無法繼續學習。總體感覺推廣結果不理想。
在全世界所有宗教中,只有中國道教在道家的基礎上提出了長生不老的理想,并在幾千年中摸索出全球最完善和最多的養生方法,并在傳播地區付諸實踐,道教道家中人在修道中,有兩個副產品要出現:一是自衛的武術,讓他能在遇上野獸、強盜時能保全性命。二是養生,要能抵御惡劣生活條件,對身體的傷害要在身心健康的基礎上去求得大道,所以道教武術與其它武術最大的區別是,除了自衛外更重養生。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道教道家中人產生了無數的百歲老人,我現存的老師、師父中,蔣信平、金躍山、路軍健均已年過百歲,仍能行拳舞劍、治病救人。
如今,中國道教發祥地、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已成中國十大長壽之鄉、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但是道教養生方法因講財法侶地及諸多禁忌等多種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規矩,讓一大批有養生需求的人對道家養生敬而遠之,既不能使之廣泛造福人類,也制約了道教養生學在全球的發展。
到2004年,在四川省電視藝術制作中心支持下,青城武術館組織了專家將青城太極三十六式簡化為十八式,由四川音像出版社出版了《青城太極十八式》中英文對照教學光碟。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作為2004年中國首屆道教文化節組委會禮品,贈送給二十個國家近2000名參會來賓。并在都江堰市老體協、部分中小學和部分國外學生教學中獲得成功。至今,僅都江堰就有六千老年人和中小學生會打青城太極十八式;2008年入選目前中國最高級別的《中華武藏》大型電子版百科全書;中華武藏宣傳片(四川入選連我四人),在2008北京奧運期間,作為中國奧委會禮品,贈送給北京奧運會各國參賽隊及各國官員。2009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中,都江堰市老體協組織了青城太極千人匯演,引起眾多媒體關注,形成都江堰市一道亮麗風景線。而在法國、德國、美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有近千人能完整演練青城太極十八式。
青城太極應相關單位之邀,也頻頻亮相于中國道教文化節、中國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中國網絡音樂節、中華武林群英大會、中國俠文化節、中國國際美食節、中華養生健康國際論壇、澳門國際武術精英賽、香港黃大仙國際武術節、全球武林領袖論壇、世界傳統武術節、武俠片《蘇乞兒》全球首映式、兩岸四地大學生國學夏令營、首屆中國企業家國學高峰論壇等大型文體活動中,并得到好評。包括著名作家金庸先生、美國《功夫熊貓》攝制組、瑞士中國武術學院、法國東方文化傳播中心、法國健身氣功協會、國際養生協會均對青城太極贊賞有加。
但是繼續往下推廣時,又遇上很多問題。一是以前學會十八式的外國人和中國人大都是學過兩年以上太極拳的,所以能跟上。而慕名而來學習的一些領導、文化名流、企業家則大部份沒有武術基礎,十八式對他們來說太難,好不容易學會,回去又忘記了。
我自幼修習武術,稍長畢業于醫科大學,從醫12年,授武20余年,對東西方體育運動、醫學均有一定涉獵。在我20多年的教學中,發現專業學武的人并不多,很多企業家人群對成武術高手不感興趣,但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或被一些慢性疾病困擾,急于解決卻未找到能夠長期堅持的良方。據中國有關部門調查顯示:辦公一族出現亞健康的比例是75%。因為這個群體大多伏案工作多、坐車多、運動少,容易出現肩周炎、頸椎病、骨質增生、肥胖、胃病、頭痛、失眠、視力減退、腰肌勞損等病癥及亞健康狀態。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度發展,關注生命健康的人明顯每年增多,尤其5·12大地震后,我也不斷應邀在國內多所大學院校執教企業家培訓的養生課程。
2008年,在世界傳統武術聯合會、四川省宗教局、四川省道教協會、四川道教乾坤文化交流中心等單位個人支持下,青城武術館、青城武術文化研究會綜合道家養生、中醫、西方運動醫學,創編了有氧運動型的中國道家休閑養生功夫系列,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快樂學功夫、休閑練養生新理念,組織了專家重新研發了青城太極六式、九式、十三式養生功,就是專門為這類人群量身訂做,通過近2000年青城山道家養生文化和青城太極拳功中提煉而成,適用于沒有任何武術基礎、沒有太多鍛練時間、伏案工作,缺少運動的人群習練,可不限時間,僅在方園之地就可練習。大多數人在每天抽出二十至三十分鐘時間習練后,肩、頸、腰病、畏寒、失眠、胃痛、頭痛、腎虛等方面均有緩解和好轉。
從2008年至今,青城太極六式已走進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北大商儒管理學院、華商書院、西南交大EMBA中心、西南財大董事長班、北京慈惠會高端養生營等培訓機構,已有上千名企業家、政府官員及其家人學習赴青城山學習青城太極六式,為他們的健康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也為青城山都江堰旅游帶來新的活力。
包括世界旅游小姐、國際小姐、亞洲小姐、世界武術比賽冠亞軍、國際醫學氣功協會主席、瑞士健身氣功協會主席、影視歌星、大學教授等各界人士均學習過青城太極養生文化。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副會長劉長喜教授、華商書院商界領袖班十一期學員佟國民律師均學習陳氏太極多年,但一直有些問題在訓練中沒有得到解決,而在練習青城太極六式后,再演練陳氏太極,原有問題自然而然地解決了。包括法國、瑞士、奧地利、比利時的學員學習后非常感興趣。在嘗到了青城太極的甜頭后,他們也成了青城太極的忠實追隨者和支持宣傳者。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劫后余生的都江堰市人民身心遭到重創。住在板房里茶飯不思,郁郁寡歡者占相當一部份人,為此青城武術文化研究會在都江堰市民主家園板房社區中開展了以青城太極六式為基礎的板房養生功教學,并波及到其它社區。板房居民們身體得到了改善,心情也得到了調整,活躍了社區文化生活。
道家的太極、養生體系在往中高階級走時,有一條新路:聽洞經古樂,讓人在音樂的導引下關注自己的心靈,與大自然溝通的同時,找到自己的靈感解決了很多在初中級階段靠勤學苦練沒有解決的問題。
2010年九月第三屆中國(成都)道教文化節在成都舉行,由成都傳媒集團出版的《青城太極養生》專著(中英文對照,附贈光盤)作為組委會禮品贈送給各國來賓,并進入都江堰市各大景區及賓館銷售。該書將兩大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城武術和洞經古樂有機結合,選擇道家養生及青城太極的精華,去繁就簡,并針對大眾需求,對動作進行了合理修改,降低了難度和場地要求,適合那些沒有太多時間及武術基礎,但又想擺脫亞健康狀態和遠離疾病的人習練,每天堅持20-30分鐘,長期堅持必有良效。由聯合國世界遺產中心授權、日本NHK電視臺攝制的紀錄片《來自世界遺產青城山都江堰的邀請》,青城太極養生是其重要內容,于2010年11月13日在日本NHK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
2010年10月,我應邀在英國威爾士三一圣大學(University of Wales Trinity Saint David)舉行的國際道教養生學術研討會上,主講太極養生,并將與英國蘭彼得道學研究中心和孔子學院合作,開發研制面向歐洲和北美市場的系列青城太極養生產品。
很多國家的武術、氣功、養生組織也因此和青城武術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他們的青城問道之旅少則3-5天,多則7-15天,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青城山都江堰一日游及淡旺季明顯的旅游瓶頸,對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文化、經濟的推廣起到一定作用。目前都江堰市大部分外宣資料都會加上青城武術及太極內容,包括都江堰市政府的招商指南說明書。青城武術及其太極也作為本土特色文化名片成為都江堰、成都、四川對外旅游的動態宣傳模式之一,多次代表省、市相關部門參加上海旅游節、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香港四川國際熊貓節、中國風景名勝區保護與發展大會、上海世博會等大型旅游推廣活動中。青城武術能在都江堰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成功進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挺進,與青城太極養生在全球的傳播面及人群人數不無關系。
在國內諸多武術門派為推廣困難、后繼無人困擾時,作為道教文化之一的青城武術走出了一條新路。最重要的原因,根據市場需求,在博大精深的道教養生文化中,提煉出簡單易學有效的青城太極養生產品,與現代人生活方式接軌,依靠當地政府的支持,帶動當地文化旅游。成為吸引人們關注傳統武術生存發展的一個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