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劍合璧術”,顧名思義,就是將十八般兵器中最重要的“刀”和“劍”合并起來練習和使用的一種武術套路。在武術史上,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兵器都有各自的套路,而同時使用“刀”和“劍”的,無論在練武場所還是在書本、戲劇里都未曾見過。也許有人會問:“將兩種兵器結合在一起,是奇思妙想,還是有理論根據?”對任何一項創造來說,兩者是缺一不可的。沒有奇思妙想,天上就不會出現飛機;而只有奇思妙想而沒有理論根據,飛機也不可能飛起來。中華武術源遠流長,是華夏民族的一大瑰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發展創新豐富起來。在古代,武術和冷兵器的發明是為了戰爭和防身,而在相對發達的今天,除了防身以外,武術主要用于健身。出于健身的目的和自幼對武術的酷愛,我集百家之長,根據人有陰陽二氣、天人合一、龍虎抗衡的原理,將傳統武術、武學、道家和佛家理論學說、醫學、現代體育健身的科學等融合在一起,將刀劍以形意的手法,太極的腰身,八卦的步法融為一體,取意于動物的形象,與后天八卦有機結合,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內外五行之意,創編了“刀劍合璧術”。經過二十多年的反復演練,我多處傷殘的身體得以康復,從中受益匪淺。隨著“刀劍合璧術”在海內外得到各界人士的廣泛承認和有識之士的提示,我認識到:如果一種武術套路的研創只用于一個人健身,是無形的浪費,必須讓大家獲益,才能充分發揮“刀劍合璧術”的作用,也才符合發展武術事業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將自己如何獻身于文體和武術事業、研創“刀劍合壁術”的經歷和“刀劍合璧術”的套路向大家作如下介紹:
一、獻身文體和武術事業、研創“刀劍合璧術”的經歷:
我生于天(津)唐(山)之間的古鎮蘆臺,自幼受家庭的熏陶,酷愛文藝、體育,尤其對武術產生濃厚興趣。早在兒童時期我就受到了民間老藝人的指點。那時我朦朧地投身于文體事業:在當地特色驚險藝術——搭人梯疊起幾層樓高的“羅漢會”上當羅漢尖,曾到華北、東北等地表演,人們見到一個小孩能做如此驚險的表演都感嘆不已。少年時期曾當過演員、說相聲、數快板、吹樂器等,經先后被天津歌舞劇院、北京軍區楊村部隊文藝團和劇團等單位看中,但因文革等原因未去成。1968年參加工作,1969年曾任“慶九大”鼓樂隊總指揮,很快成為寧河縣工業業余文藝宣傳隊骨干成員。1971年調到體委工作,任天津市寧河縣工會專職文體干部、工人俱樂部文體組長。除了組織和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外,還擔任裁判員,后來又擔任裁判長,經常參加全國和省市的籃球裁判工作。1976年5月獲全國籃球甲級聯賽優秀裁判員稱號,到外地講課,后回到天津參與籌備國際體操比賽。1976年大地震時我正在家里,房屋倒塌將我的頸椎、腰椎、腰間盤砸傷,但我帶著傷救人、忍著傷痛作為護理人員護送傷員去安徽省蕪湖市治療,受到當地市長張廣銀的贊賞。1977年在寧河縣師范學校體育教師培訓班進行籃球裁判員知識講座,編寫了近萬字的教材。1978年,天津市文辦和體委負責人找到我家里,要求我做挖掘恢復整理因文革而停止的武術運動項目的工作。為做此工作,我利用業余時間走街串戶,付出了大量心血,甚至連妻子生產都沒顧得上管。通過我的聯絡工作以后,當年在寧河縣舉辦了“天津市武術比賽”,我擔任競賽部負責人;當年我在天津市第四屆全運會上擔任籃球賽副總裁判長。1979年恢復了裁判員考核制度,我通過考核任國家籃球一級裁判員,是寧河縣唯一、天津市年齡最小的裁判員,現任國家武術一級裁判員。當年我去南京參加了中華全國總工會舉辦的全國氣功學習班,回來后在市工會的組織下到天津市各區縣作創辦醫療體育輔導站的工作,受到市工會領導的贊賞。在縣工會工作期間,我主要負責專職文體工作、兼管勞動生產競賽、勞模管理和機關行政事務四項工作。為活躍職工的文化業余生活,根據大家的迫切要求,我恢復了闊別三十年的寧河縣職工業余京劇團、同時創建了寧河縣文艷業余評劇團、寧河縣退休職工干部戲曲演唱團,每逢節假日都到福利院、光榮院等單位自費義務演出。我所領導的文體組,經常與文化館聯合舉辦市、縣大型文藝演出。我舉辦寧河縣聲樂大賽培訓班、學習班,曾經參與我參加組織的天津市職工在一官進行的大型文藝匯演,李瑞環觀看了演出。1980年春節,縣總工會、文化局聯合組織了由我策劃的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疊羅漢”和傳統的“秧歌”、“獅子少林會”、“小車會”等;當年我被評為天津市體育先進個人。1981年撤銷縣革委時我參加組織籌備成立縣政府的工作,擔任寧河縣第六屆人代會秘書。1982年組織舉辦蘆臺“商業一條街集體廣播操”,得到天津市各區縣的學習推廣,在蘆臺商業街召開了現場會,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體委、市工會、市體委的領導親自參加并給予表彰;隨后由我親自籌備、組織、策劃職工游泳比賽,近千名職工參加,吸引了上千人觀看。后來《濱海晚報》2008年9月3日以《薊運河浪里白條賽游泳》為題重新報道并刊登了我提供的“濱海老照片”。我組織的男女籃球隊和乒乓球隊參加了天津市郊縣比賽,獲得了“甲級隊”稱號,同時還搞了寧河縣職工田徑運動會,由于我的工作成績顯著,被評為寧河縣勞動模范、先進個人、全國職工體育先進工作者;因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而被抽調到天津市總工會、市體委協助參與天津日報杯國際武術邀請賽并參加天津市第四屆、第五屆運動會體育競賽的組織工作,同時擔任裁判員、裁判長等職務;在市工會合編了《開展體育活動是團結教育青年建設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當年全國挖掘整理優秀傳統武術期間受到了國家體委、全國總工會和天津市文辦主任白樺、市體委主任蘇振起的表彰和贊揚;1983年我親自組織在寧河縣召開的天津市郊縣職工乒乓球賽,我縣獲男女單打、雙打和團體賽第一名,受到市工會、市體委等領導的夸獎。當年我編輯了《劍拳操套路名目冊》;在文化館評劇團的協助下譜寫了《練功十八法》、《降壓舒心操》樂曲,市體委、市工會和各區縣爭相錄制。我還舉辦了寧河縣職工慶七一歌詠大賽。1984年在我領導下的文體組開辦了文藝骨干培訓班、聲樂輔導班,推舉、培養了一批全國和天津市青年歌手,他們在各種大賽中多次獲獎。1984—1985年連續兩年獲天津市群眾文化工作精神文明裁判員榮譽稱號;1985年我寫的論文《疊羅漢》,《天津青年報》3月2日用大幅版面刊登。我與市宣傳部的楊銳共同組織天津市英模報告團專場演出,受到了李瑞環市長的贊譽;我隨天津代表團參加了全國第二屆工人運動會閉幕式;當年我獲得全國職工體育先進個人榮譽稱號。1985-1986年我負責籌備、組織天津市職工興趣博覽會,還在市政府王輝同志領導下由我負責組織籌備孫芳萬里長城寫生畫展,受到原外交部長黃華、天津市領導李瑞環等同志的贊賞并題詞。1986年由市政府和市工會安排,寧河縣疊羅漢會參加天津市第十屆運動會開幕式,但因某種原因未去成,為了不使參加者掃興,我自費帶領羅漢隊在漢沽工人文化官演出,受到漢沽區領導的夸獎并合影留念。寧河縣的文藝、體育隊經常到天津紅橋、和平等區的俱樂部演出,塘沽區工會、體委、教育局、文化局等部門的各級領導干部也來寧河縣交流、學習,經常要求我介紹經驗。
我先后在各種團體和組織中擔任過職務,例如:曾任中國籃球協會和武術協會會員、天津市和寧河縣職工體育協會理事、寧河縣書法、美術、攝影協會會員、中國武當拳法研究會副主任、中國武術協會會員、北京大悲拳研究會委員等。
1987年我在由市工會組織、在北戴河工人療養院舉辦的全國功法學習班獲得結業證書后,出于對武術的酷愛,為將中華傳統武術發揚光大,挖掘整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為了恢復在地震中受傷致殘的身體,我克服重重困難,不辭勞苦,冬冒嚴寒、夏頂酷暑,自費走遍了中國大部分地區。有時路費花干了,只好露宿街頭,或者到工地看堆兒、與民工擠住在一起。只要聽說哪里有武術比賽、論壇會、誕辰紀念會等我就立即趕到參加,到處拜名師、訪名友,走訪了民間百家老拳師,得到各地同行的指教,吸收了各路精華。然后取各家之長,補自己之短,開始悟創《刀劍合璧術》。2006年首次在國際國內武術比賽中表演后,在社會上的反應非常強烈,引起了武術界的重視。在幾年的歷屆比賽中,我先后獲得了金銀銅牌(杯)等各種獎二十多項,受到海內外武術界專家和同仁的認可,眾多武術名流用各種方式對我進行了鼓勵。
1999年由我重新編導、組織百名退休工人疊羅漢會,并帶隊自費參加天津市慶五一迎國慶建國五十周年慶祝活動,受到了市領導的接見和好評,接著寧河疊羅漢又在塘沽舉辦的天津市第四屆農運會上獲最佳表演獎;2000年我自費在家里舉辦龍年家庭書法、繪畫展,市、區、縣領導紛紛前來祝賀并獻上墨寶;2001年獲天津市寧河縣首屆建工杯書法、美術、攝影展最佳獎等;2003年9月組織籌備主持成立了寧河縣形意拳研究學會,10月參與指導縣社系統田徑運動會;2004年組織縣退休職工干部戲曲演唱會;2005年組織了寧(河)漢(沽)民間武術少林表演賽,縣職工象棋、乒乓球拔河比賽,退休職工夕陽紅秧歌隊春節期間到建委建筑工地進行慰問演出;2006年春節由我組織的戲曲演唱團到光榮院慰問演出。
我獨立創作編導市縣級各項文體娛樂活動,培養、造就并且為國家推舉了大批文藝和體育骨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除完成本職工作以外,我還托著多病纏身的殘疾身體參加國際國內各種書法、繪畫、武術比賽。不但自己參加比賽,而且我還充分發揮組織能力,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廣結天下名流,把各界精英集合在一起,組成各種表演隊赴各地參加比賽,受到各界人士的贊揚,獲得了無數獎牌和榮譽稱號。各地組織紛紛聘請我擔任職務,多家新聞媒體競相進行了報道:2006年在安徽阜陽金苑杯國際武術精英賽上奪得兩塊金牌,天津城市快報專門連續報道:“馮樹銀市民苦練二十年國際大賽奪金牌”,天津工人報10月13日重筆報道:“工會干部馮樹銀,國際大賽奪兩金”。同一年“刀劍合璧術”被海內外多家電視臺、電臺、報刊報道;我被2007年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中華武功大賽聘為國際武術組委會常委,獲一銀兩銅、中國體育聯會(香港)并專發且唯一有的優異風格獎,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國家體育局副局長于再清等國內外名人與我合演留念,有的還親筆簽了名;當年7月,天津電視臺體育節目主持人、美國人蘇德剛親自找到我家學藝并進行了采訪報道;同年獲山西省國際傳統武術邀請賽道德風尚獎;《武魂》雜志2008年第2期重筆報道了“津城殘翁獨創刀劍合璧術”,天津工人報重筆報道;“身殘志堅、武德兼備,刀劍合璧術創始人”,武當雜志約稿待印刷成冊;2008年著名畫家孫芳帶著《渤海早報》記者來我家為我題詞:“揚吾華風”。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我參加在山東臨沂舉辦的“天下武林獻愛心大會”上,與眾多與會影視明星合影留念;寧河縣書法協會副主席張景森委托我向大會獻墨寶;山東臨沂詩人曹永芳為我題詞:“五獨奇人”。隨后我又自費組織并帶領“天津寧霸銀飛武術代表隊”在山西靈丘中源農業杯國際傳統武術賽獲團體第二名,我本人獲得銀獎,并與著名影星于承惠合影留念,靈丘縣政協委員、書法協會主席親筆題詞:“文武同道”。當年澳門《文武中國》第二屆武術精英書法繪畫匯演,獲兩金一銀和最佳道德風尚獎,并擔任組委會常委,澳亞、廣東、珠海等電視臺對我進行了專題采訪和宣傳報道;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我國著名書法繪畫藝術家夜中會為我贈送墨寶:“津都武翁”、“真誠待人”。2009年7月組隊赴澳門參加慶祝回歸十周年傳統武術精英賽和中青年書法、繪畫職業論壇會,獲兩金一銀獎牌、優秀項目推廣貢獻獎和優秀項目挖掘獎,并擔任組委會委員,在閉幕式上,澳亞電視臺和廣東衛視專門采訪了我;7月27日天津工人報刊登文章:“寧河縣工會干部馮樹銀在第三屆世界散打王書法、繪畫大賽上再獲佳績”;天津電視臺公共頻道專門來我家進行采訪;天津《每日新報》“天津新聞熱線”8月13日刊登“文能書畫,武能降敵”《寧河老人技驚澳門》。隨后我又在山西省第26屆全國傳統武術錦標賽獲一金一銀,擔任大會競賽部、會務部主要成員,并負責裁判工作,受到與會領導和著名影星的好評;書法名人范國昌親筆題詞:“道法自然”;國際宋氏形意拳研究總監會宋光華發了賀信,天津電視臺記者專程到我家中采訪,天津工人報也刊登:“寧河工會干部馮樹銀獲嘉獎”;大會印發的《文武中國第三屆大會特刊》“領隊風采”版面對參加大會的幾十位領隊中的九位領隊做了特別介紹,我位列其中;8月底我組織“天津濱海民間形意飛鈸表演隊”參加山西右玉全國武術精英賽,被聘為仲裁委員會主任委員,獲集體表演第一名金獎杯,還表演了我獨創的“刀劍合璧術”,獲得武狀元獎和武術推廣貢獻獎,大會正副總裁判長親自下臺與代表隊全體人員合影留念;香港時代飛揚國際武術傳播機構總經理楊鵬飛單獨在賓館設宴招待了代表隊全體人員;山西省、朔州市和右玉縣的有關領導以及著名武術家、功夫影視明星于承惠等人對表演隊給予了高度贊揚,布秉全、張靜還專門與我合影留念;《2009全國傳統武術精英邀請賽》專門為我作了特別介紹。
看了以上敘述很難想象我是一個疾病纏身的殘疾人,其實除了前面所說我在1976年大地震中頸部和腰部受傷以外,1994年我又因車禍造成右腿膝蓋粉碎性骨折、左眼受傷后在幾年前失明,除了上面提到的職務以外,我還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會員。除了傷殘之外,我還患有糖尿病、心肌炎、前列腺炎、風濕、胃潰瘍、疣門竇部息肉、骨質增生等多種疾病。但我頑強地為文體事業拼搏著,多年來連星期日都沒有休息過。為此不少媒體為我送了“津城殘翁”、“五獨奇人”的綽號。所謂“五獨”,是指“獨眼、獨腿、獨一、獨特、獨門”。
二、刀劍合壁術的練習方法
為了便于學習刀劍合璧術,我在長期的研創和練習中,按照套路的進程順序總結了一套《刀劍合璧術套路歌訣》:
左手持刀右手劍,雙短器械合演練。
左為青龍右為虎,龍虎相交陰陽變。
舒心安神降血脂,戒躁制怒護心肝。
陰陽暗交萬物生,刀劍合璧練平衡。
剛柔相濟刀劍術,強身健體有益處。
延年益壽常鍛煉,心態平衡增壽年。
刀劈劍截配呼吸,虛步垮攔撩陰劍。
刀劍輪云天地翻,上下翻飛挑刺扎。
燕落沙灘雄鷹盤,提膝捧劍鶴沖天。
指天劃地刀纏頭,撤步云軒斜飛燕。
丹鳳朝陽斬削掛,旱地行冰蹦刀劍。
大蟒翻身刀攔腰,青龍出水把劍撈。
橫掃千軍平抹劍,惡虎當羊推行刀。
順水推舟推攔掃,黑熊念洞蛇拔草。
青龍戲水虎望尾,陰陽反赤推攔掃。
哪吒探海三起落,印身彈腿劍架橫。
獨立跨攔扛腕花,蛟龍鉆天刀拖架。
鷂子翻身鵬展翅,犀牛望月云抱劍。
丹鶴修頂刀圈劍,野馬分鬃雞蹬步。
旋風趕月鴛鴦腿,野馬望月前飛燕。
震步撩陰馬闖槽,大蟒吐心猴爬桿。
懸崖勒馬肘藏花,風擺荷葉貓撲鼠。
川流不息云捧日,野馬追風童送書。
嫦娥奔月女散花,閉門推月摘星斗。
刀尖劍尖緊相吸,望月觀劍驚四稍。
步到身隨輪刀劍,刀劍相合奇正元。
轉身如猴燕如巧,靈活多變穩自如。
頭頂上懸要適度,兩腳分開與肩寬。
舌頂上腭眼平視,深長呼吸采天氣。
理氣舒肝膽開竅,扶脾健胃壯力氣。
雞腿龍腰虎抱頭,里擺外扣橫斜走。
磨膝磨脛趟泥步,身中正履不意倒。
刀劍交配肢體耀,虎威生風龍折腰。
內氣運行通經絡,升降開合調氣息。
演練當中要注意,九字歌謠要記牢。
太極兩代三才勢,起落收勢回原地。
四象五行六合意,形神合一配肢體。
七星八法游九宮,許多玄妙在其中。
刀劍之意本五行,生克里面變化精。
肺氣領然身先進,口出口入緊貼身。
肝火旺盛非似箭,脾胃相合大力攻。
心動如火似盛然,腎動如鉆快如風。
五行生克氣丹田,太極云手纏中密。八卦陰陽走方圓,形意太極,八卦相互補,外加少林基本功。頭頂太極懷抱八卦,腳踩五行尋求大成。養我浩然之氣,變身體結彈之力。
以上歌訣乍看起來似乎有些難以入手,但只要配合另附的圖樣就能逐漸掌握刀劍合璧術的套路,動作由慢漸快,由邊練邊記到運動自如。
我在創編刀劍合璧術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武友極大的精神鼓勵和支持。由于才疏學淺,把武術運動的套路創編為用文字敘述的《刀劍合璧術》,一定會有不足之處,望廣大武友給予批評指正。我一定虛心向武術界各位老前輩們及武林同仁學習請教,以使刀劍合璧術逐漸完善。
以下是根據五行八卦原理編創的《刀劍合璧四季歌訣》:
木東春
辰龍春雨震在東,
曲木東南虎生風。
刀劍合璧非天意,
龍虎相合走九官。
金西秋
秋得西兌閃金光,
刀劍合演有柔剛。
功碩苦練才有獲,
乾坐西北字為康。
土中日
日照乾坤中央土,
刀槍劍戟說今古。
斧鉞鉤叉自有道,
刀劍日月更有主。
火南夏
南火離所刀劍魂,
夏助龍虎看獨門。
秘宗奧妙論刀劍,
陰陽交替探深云。
水北冬
北冬坎水也重陽,
刀劍同心展鋒芒。
模刀封程南北水,
劍斬惡魔護忠良。
注曰
艮山東北筑長城,
刀劍善德天下行。
健身造福為人類,
自創獨門不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