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朋友介紹,我有幸到了新開業的1898哈爾濱北京新店,朋友開始也沒說到那里去干什么?是些什么人?只說就是好事,你就來吧,包你滿意。我放下電話急匆匆地趕到原國棉二廠的老地方,也就是東八里莊的蘇寧電器的對面。我犯了愁,那里已經拆遷,我只能努力尋找他說的最明顯的標志——我一停二看地找到了那兩個豎在路邊的兩只紅色的大手。從有人把守的大門進去左拐就看到了迎面的1898哈爾濱北京新店。這里停車方便、有人迎接上樓,還沒進門就看到這里的服務生帥氣,禮貌,包括他們的服裝,領夾以及佩戴的小飾品(領夾),紐扣等都很精致,優雅且處處透著老哈爾濱的風俗和文化;在服務生文雅而禮貌的引導下進門,第一眼就讓人感到這個哈爾濱飯店的風格及設計都很別樣,讓人感覺耳目一新,看著賞心悅目。
待我進入到包房時,已是客滿就坐了,更顯溫馨。他們把我讓到里邊坐下,就到飲茶品菜的時間了。本店的王經理,給大家簡單地介紹本店的菜肴特色和品種,大家津津有味地聽著,品著。服務員旁邊熱情地服務:倒水,添酒,換碟子等,不用王經理太多介紹,餐桌上的一道道菜肴的色澤、香味就已經很誘人了。這些菜品用的都是貨真價實的原料,加上各地技師的努力,用美味來詮釋,聯袂打造最經典地道健康的老哈爾濱私房菜。
他們的選料非常挑剔:精選了長白山上的野松茸、猴頭菇,大興安嶺飛龍、林蛙,遼寧海剌參、靈芝、蜂蜜,山區木耳、榛蘑、響水大米、小金黃玉米面、小米等雜糧,經過南北技師的精心打造,一盤盤光鮮的菜肴活生生亮在大家的眼前,既是秀色可餐又有醇香的山珍和東北特有的、每天空運過來的鮮活野生大白魚、千年鱘鰉魚、大馬哈魚籽、秋林大列巴、肉聯紅腸、百年格瓦斯及油豆角、蒲公英等鮮活來烹飪,真是美不勝收,有著極佳的視覺感官和極美的口感享受!
很多年前,就有來自全世界的不同種族的朋友匯聚于這座城市,他們一邊感受老哈爾濱文化氛圍,一邊享受老哈爾濱的美食和菜肴——哈爾濱的建筑透著古老的文化韻味,飲食則是當時貴族們不可缺少的三餐,更是哈爾濱的文化匯聚所不可缺少的……多年前就有“東方小巴黎”美稱的哈爾濱如今更是光芒四射,朝氣向上!那個年代的人對這座城市的贊美,變成了今天的老1898哈爾濱隆重推出的以歷年文化遺產為名的私房菜肴佳品:俄羅斯大列巴面包、秋林里道斯紅腸、格瓦斯飲料、莫斯科黑魚仔、恐龍時代鱘鰉魚、湖海兩棲野生大白魚、貢品飛龍、海參、雪蛤等。
北京的1898也是沿著老1898哈爾濱年的歷史。哈爾濱市名的誕生、哈爾濱中央大街的始建、哈爾濱圣尼古拉教堂的建成,著名的中東鐵路開始建立、哈爾濱秋林公司的成立、俄國人帶來百年著名面包大列巴和秋林紅腸等,都影映著歷史和當年貴人些的飲食文化習慣。
目前,充滿歐式情調,又帶著濃郁東北美味的歐式情調1898哈爾濱私房菜正式入駐北京朝陽區東八里莊萊錦創意產業園開業。1898哈爾濱私房菜完全顛覆了北京人對東北菜的亂燉、跨燉的印象,讓人以壘新品味來欣賞全新的非一般東北菜。
什么叫老1898哈爾濱私房菜呢?為什么叫老1898?該店負責人秦總告訴記者,在1898年始建的“哈爾濱第一街”的中央大街充滿歐式和仿歐建筑,這讓哈爾濱充滿“東方小巴黎”古典特色。該餐廳融合了哈爾演中西合壁的歷史文化和美食文化。該餐廳還特別推出馬迭爾賓館、秋林、露西亞、道里、道外、露西亞餐廳等以哈爾濱著名建筑為特色的包房,讓客人不僅能享受美食,還能深入體驗獨特的哈爾濱文化及餐飲文化。
同時,讓你體驗到“樸實中透著秀氣,粗獷中蘊藏精華”的哈爾濱獨特餐飲文化。俄羅斯格瓦斯飲料以及經典的老哈爾濱傳統燒賣、老邊餃子等美食,為食客呈獻地道東北私房菜。據了解,該餐廳每日從哈爾濱空運油豆角、蒲公英、水蘿卜、旱黃瓜、秋林大列表和肉聯紅腸等材料到貨,保證原汁原味的新鮮東北味道。更值得一提的是,該餐廳還邀來了頂級粵菜技師,南北廚藝聯手創作,將東北的遼參、飛龍、松茸鱘鰉魚等山珍海味擺上宴席,一展1898的時尚菜肴,來引領高檔東北萊食潮。
北京的1898老哈爾濱私房菜為我們詮釋的是南北廚技的文化與美食完美結合,在典雅的充滿風情的餐廳中可以品味到最精致的東北私房菜。無論是雜亂無章的亂燉,還是五彩的大拉皮,都能顛覆我們的想象,把精美和食藝完美地展現在你眼前。同樣是碩大的“嘎巴鍋”,同樣是豬肉燉粉條,卻選用了精美的容器,又不失東北菜實惠的特色,菜肴的顏色搭配更是鮮美晶瑩亮麗,再加上那酥黃的玉米,青青的油豆角,軟綿的土豆,亂而有序,精致誘人。
再看老1898哈爾濱的“大豐收”,取材隨意而豐富,真有如沐春風的紅花綠葉楊絲搖的感覺,水嫩鮮紅的水蘿卜,脆脆嫩嫩的旱黃瓜,盛在竹編的籃子里,色美而誘人,新鮮的菜蔬蘸上那精心烹調的雞蛋醬,保留了足夠的食物原味,脆嫩爽口,清新而快味,尤其是夏天,爽口清涼原汁原味。看似隨意簡單的“大豐收”卻凝聚了精致和完美。1898店大部分菜都是當天空運而至,尤其最有特色的秋林大列巴,肉聯紅腸,還有哈爾濱啤酒,包括只有東北才有的“婆婆菜”,每一棵都那么鮮嫩欲滴,都能在1898老哈爾濱體會美食所帶來的驚喜。
集粵菜之長烹矜貴美佳肴
哈爾濱物產豐富,有松花江的“三花五羅”、黑龍江的鮭魚、烏蘇里江的大馬哈魚和大小興安嶺的各種山珍野味,是哈爾濱風味組成必要元素,因此1898老哈爾濱與粵菜之長推出了很多創新的菜式,充分利用粵菜對菜式原汁原味的追求,充分挖掘名貴產品的特色,精選長白山松茸、猴頭菇、大興安嶺飛龍、靈芝等材料烹調菜式。如老哈爾濱蔥燒海參,遼參小米撈飯,1898私房秘制鱘鰉魚等都是名貴菜式。素有人體“黑珍珠”美譽的鱘鰉魚肉質鮮美,肌間無細刺,屬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鱘鰉魚魚卵加工而成的“黑魚子醬”有黑珍珠的美譽,在經過老哈爾濱廚師的精心秘制烹調,從色澤和味道香上使魚和肉鮮香味美,使顧客就連湯汁也不忍放棄。
飲食是一種情感記憶,給一座城市永恒地烙上中西合壁、亦古亦今的美食歷史就是1898年的事,百日維新在這年,居里夫人發現鐳也在這年,劉少奇和周恩來在這年誕生,東北一座城市從這天起叫“哈爾濱”,它從這個年份起烙上了濃郁的西方文化和西方飲食生活方式的印記。
唯一飛速狂奔不停的就只剩下時間,現在的1898老哈爾濱私房菜將時間和地域的美食元素相融合,我們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沒喝過“東方小巴黎”的飲品并不惋惜,哪怕一個短暫的午后、一個旖旎的夜晚,去尋找歷史的那個謎,感受老城與異域美食的陳年舊戀。
還有每道菜都有充滿地域感的漂亮名字,當我們面對厚如字典的菜譜時,常常厭惡時間都落在點菜的過程里,你會忍不住失望,大廚難道真不能多花些心思做些新鮮菜肴?這家店就可以,他把菜名揉人多重異域元素,有了德莫利燉和正藍旗紅燒等菜式做法和出新。如1898炒肉芝麻拉皮、德莫利燉活桂魚和東方小巴黎野菜合吃等。廚師們還學馬迭爾招牌肘花牛肉合蒸,于是就以1906年繁華一時的馬迭爾旅館的名字命名,只是當年的露西亞西餐廳里是吃不到如今店鋪里的正藍旗紅燒海魚和八旗野菜卷的;蛋白魚子和加強版本的小米炒飯也是店鋪的創新之作。那蛋白魚子精巧、漂亮,被掏空的蛋白安靜地躺在盤中,內側纏繞著一層細密且柔軟的洋蔥絲,在大廚的靈巧裝扮下,蛋白搖身一變成了精致的飾品,這所有的準備只為迎接魚子的出場,吃完一只蛋白魚子,卻忍不住去想,新派精致美食和老牌歷史美食,到底是誰為了紀念誰?
氣氛和環境能將時間收藏
是什么樣的美城美食才讓詩人涅捷爾斯卡婭曾寫下“哈爾濱教堂的鐘聲響起,城市裹上潔白的外衣……我到過多少美麗的城市,都比不上塵土飛揚的你”。老哈爾濱私房菜該怎樣詮釋這樣的美啊?千平的店鋪被裝點成歐陸風格,圓形的餐桌、黑色的印花臺布還都那樣優雅而古美。老城的風情舊貌如今成為壁上畫作,或有顧客投去一些不經意的目光。壁畫中最矚目的有中央大街行人照和圣索菲亞教堂的圖樣兒,教堂上面那拉丁十字與清水紅磚被歷史洗滌成回憶的顏色,不少人會回憶久遠的哈爾濱的城市文化的古老風格而沉醉其中。為曾經的城市密碼的秋林、南崗、道里、道外、露西亞、香坊和馬迭爾,如今成為七個包廂的名字。聚會其中的人們憑借仿舊燭臺、老哈爾濱街貌照片和擺設等遙想數百年前的老城風光。觥籌交錯,總會有些氣氛和環境能將時間凝固而冷藏。
我懷著對老北京少有的舊城文化及餐館,一直對曾未見過的舊城美食文化心存憧憬一樣,帶著好奇來品味1898老哈爾濱私房菜肴的新鮮和高貴。還聽說深圳的店還有德莫利燉活桂魚及正藍旗紅燒等另類菜式和菜名,體現著1898的特色而又帶著古老的哈爾濱風情的店生意紅火誘人。更是比較意外的幾款創新菜從擺盤設計到味、型、口感全都屬于美食上品佳肴。看來不少人在對舊城文化和古老飲食文化的懷念還是追覓難忘的,望著眼前的新派美食,追憶著古老美食文化的傳承心里感慨萬端,心里卻贊美著中國的美麗悠久過去和燦爛的今天輝煌耀眼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