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擁有空間站以來,已先后建立過10個空間站。今年5月,由6國航天機構聯合推進、16國參與投資建成的國際空間站也正式投入運行。這也是目前唯一在軌運行的空間站。
根據美俄航天部門的計劃,國際空間站將在2020年結束使命,墜入大海。2020年,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一個重大時間節點,那一年,中國將獨立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昨天上午,航天專家、《國際太空》雜志社副主編龐之浩在接受晨報記者專訪時認為,2020年國際空間站退役后,如果俄羅斯不發展新的空間站,屆時中國空間站有可能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壽命最多9年
1998年開始建造的國際空間站,經過13年的建設,終于在今年5月正式投入運行。據龐之浩介紹,國際空間站最早由美國總統里根在1983年提出,希望聯合多國建立一個“永久性”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以美國、俄羅斯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歐空局(11個國家,正式成員國有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和愛爾蘭)共16個國家參與研制。“所謂‘永久性’,只是相對于短期駐守而言的。”龐之浩告訴記者,永久性空間站只是表示可以長期駐守,并不是指空間站的壽命可以永久。
決定一個空間站壽命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經費和材料技術。龐之浩透露,目前國際空間站每年運行費用高達lO億美元,對經濟低迷的美俄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其次,構成空間站的部件,在外太空高輻射、高溫差等惡劣環境條件下的壽命也很有限。龐之浩表示,國際空間站的設計壽命本來是到2015年,但美俄希望能夠延長到2020年。
為什么天宮一號的設計壽命只有兩年呢?龐之浩解釋說,天宮一號的壽命是根據實驗任務來設計的。中國能夠在兩年內完成無人和載人交會對接實驗任務,就沒有必要發射壽命更長的目標飛行器,否則成本會高很多。
暫時沒有其他國家想發展空間站
中國天宮一號即將發射升空的消息也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關注。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近日發文指出,中國計劃在202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那也是國際空間站計劃退役的時間。如果兩種情況發生,中國的空間站將成為唯一的空間站。
龐之浩對此表示,目前,除了正在運行的國際空間站以及中國提出的空間站計劃之外,暫時還沒有其他國家提出新的空間站發展計劃。印度目前還沒有自己的飛船,但印度在2014年將會參與俄羅斯的載人飛船項目,歐洲和日本目前還只有貨運飛船,只能把物資往外送,不能回收,當然他們也在研制可返回式的載人飛船。“如果2020年國際空間站真的退役,而且俄羅斯不發展新的空間站,我們國家的空間站就有可能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龐之浩表示,到時候中國可以開展國際空間合作,使人類更好地和平開發和利用太空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