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接替喬布斯和蓋茨們,繼續保持美國在商業科技領域中的統領地位?答案是80后硅谷新星。數字大潮中成長的他們已變身足以改變世界的科技公司創始人,他們富有創意,理解數字生活的發展趨勢,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最重要的是,熱愛自己的事業。
戴夫·莫林 (Dave Morin),30歲
公司:Path
戴夫·莫林也是Facebook老兵,早期還在蘋果公司做過營銷人員,經驗豐富。在離開Facebok后,戴夫·莫林的創業公司依然是聚焦在社交領域,產品還沒出來就融到了上千萬美金。Path主要提供移動互聯網上的照片分享服務,不過并不像Facebook那樣鼓勵用戶擴展社交范圍,Path在產品設計上就有所創新,引導用戶將其作為一個向親密圈子中的好友分享照片的應用。Path限制每個用戶加好友的數量為50位。戴夫·莫林篤信社會學和心理學中關于人的社交極限的理論依據,他不指望Path能像病毒一樣瘋狂傳播,而是希望能夠有機增長。
凱文·希斯特羅姆 (Kevin Systrom),27歲
麥克·克瑞格 (Mike Krieger),25歲
公司:Instagram
希斯特羅姆曾任谷歌前產品營銷經理,也在Twitter的前身Odeo公司工作過,而克瑞格是微軟實習生。在移動互聯網大潮中,基于改進iPhone等智能手機拍照體驗,他們開發出了Instagram,并且加入了方便易用的濾鏡效果和社區供分享。照片效果軟件早已存在,PC上也有照片分享社區,而Instagram則將手機拍照、效果與分享社區完美結合在一起。希斯特羅姆說他從Twitter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分享,因此也贏得了Twitter創始人的天使投資。
安德魯·梅森 (Andrew Mason),30歲
公司:Groupon
安德魯·梅森創建了團購網站鼻祖Groupon,融資已達11億美元,將團購風潮帶入了世界各地,開創了一種新型互聯網生活消費模式。安德魯·梅森本身卻并不是科班出身,相反他學習的是音樂,曾經創辦過樂隊,差點成為非主流文化的一部分。Groupon的前身是安德魯·梅森編寫的一個組織政治集會的網站,后來轉向了購物領域。安德魯·梅森拒絕了來自Google的大額收購,渴望依靠這種簡單的能夠帶來現金流的模式,成為一個與線下緊密聯系的互聯網公司,一個未來的商業明星。
亞當·德安杰羅 (Adam D’Angelo),26歲
查理·奇弗 (Charlie Cheever),29歲
公司:Quora
技術天才亞當·德安杰羅在高中時期就與馬克·扎克伯格一起編寫軟件,并將成果賣給微軟公司。創建Facebook后,馬克邀請亞當·德安杰羅加入自己的公司并擔任CTO。在Facebook里亞當·德安杰羅認識了查理·奇弗,兩位把在Facebook里積累的社交網站經驗用到了知識問答領域,2009年聯合創立了Quora,以關系鏈來提煉和激發知識問答與積累。
馬特·穆倫維格 (Matt Mullenweg),27歲
公司:Automattic
馬特·穆倫維格最早編寫免費博客程序WordPress,是因為自己在寫政治和音樂方面博客文章時發現建立一個個人博客非常困難。于是在2003年創辦了Automattic,也就是免費博客服務WordPress的幕后公司。Wordpress成為一款開源的博客建站程序,Automattic通過提供WordPress的增值服務以及博客托管等途徑盈利,如今WordPress已經獲得了大范圍普及,也帶動了自由表達風潮和電子出版業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