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企上市,融資方式是關鍵。
在融資方面,茶企業采用的方式多種多樣,有銀行貸款、吸收投資、發行股票或債券、租賃融資、抵押借款等多種方式。但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銀行貸款、抵押借款等方式已經難以適應茶企業的需求,它們需要更多的資本進行快速擴張。而上市發行股票,無疑是快速融資的最佳途徑之一。
在實現上市的這個目標上,中國茶企業表現出了同樣的熱情;但不同地區、不同茶類的企業,在對上市的認識和具體操作上,又表現出了某些不同。
福建:三茶企爭搶上市“第一單”
從2009年開始,福建茶企謀劃上市的聲音不絕于耳,特別是中國礦業2008年業績因投資金紅石等礦產而大幅減值,但斥巨資收購星愿茶業(武夷星茶業)后導致股價一路上漲的事件,加深了福建茶企對于上市的渴望。
例如,2010年7月30日,安溪鐵觀音集團開始為其形象大作宣傳,這是為其上市鋪路的其中一步,在其集團內部,已經組建了上市辦公室。
安溪鐵觀音集團發布的海外拓展戰略表明,其準備借助香港進軍歐美市場。有資料顯示,安溪鐵觀音集團在全國已開設了300多家終端連鎖店,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20多個主要省市和地區。有分析人士指出,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后,安溪鐵觀音集團有望成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茶企。對此,集團內部人士透露,近年來公司一直在運作在A股上市事宜,擴充海外渠道可以為公司爭取政策支持,為上市做準備。
此外,安溪八馬茶業有限公司高管也透露,八馬茶業目前已經完成了3年來的會計報表審核工作,上市目標是深交所中小板。
安溪縣茶業委員會主任陳水潮透露,2010年安溪縣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茶企超過7家,自2006年后,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造,其中安溪鐵觀音集團和八馬茶葉是對上市較為積極的兩家。
安溪縣一直想培育茶葉類的上市公司,在去年4月份公布的《關于推進企業改制上市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在安溪注冊的茶葉行業和藤鐵工藝行業第一家上市企業分別給予獎勵1000萬元。同時,安溪縣官方曾表示,已將鐵觀音集團與八馬茶業這兩大安溪茶葉龍頭企業定為重點扶持上市企業,目前兩家企業均已進入上市輔導期。
據悉,為促進茶企上市,安溪政府已邀請了證監會人士赴安溪給茶葉企業培訓。目前高能資本有限公司已成為安溪鐵觀音集團的主要風險投資股東,摩根斯坦利也與安溪方面接觸。
除了這兩家企業之外,擁有千家連鎖茶店的天福集團也計劃赴港創業板上市。天福集團總裁辦公室主任沈富靖曾透露,目前私募基金正在為公司做前期輔導,并擬引進中國建設銀行做策略股東。
天福集團是臺灣天仁集團總裁李瑞河在大陸創辦的,融合茶業生產、加工、銷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為一體的綜合企業。
業內人士分析,天福集團目前有一千多家門店,是三家茶企中最具規模效益的;但另兩家茶企,由于有鐵觀音極高知名度的光環,都有望首先擠入上市大軍。誰將搶得福建上市茶企頭把交椅,仍有懸念。
云南:一家上市,百家奮起
繼云南龍潤茶集團成功上市后,云南茶企的上市熱情開始迸發。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普洱茶集團、大益集團等,都加入了這場前所未有的中國茶業上市熱潮中。
從2008年開始,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便開始在云南發力。當年3月,中茶股份投資1.57億元,成立全資子公司云南中茶茶業有限公司。云南中茶取代了原來的中國土產畜產云南茶葉進出口公司,成為中茶股份旗下普洱茶的唯一授權生產商。
公開材料顯示,中茶股份是中糧集團旗下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的控股企業,其前身中國茶業公司是中國最早的茶業外貿公司,成立于1949年,以經營茶葉、咖啡、可可等進出口業務為主。2010年,中茶股份名列《中國茶業行業百強企業》之首,營業額達14億元。
中茶股份實施“大茶業”戰略,提出要做中國茶業的頭號品牌營運商,其計劃在今年銷售額達20億元,國內外市場各占50%。
據中茶相關人士介紹,成立云南中茶只是中茶股份第一步棋。在中土畜的利潤來源中,普洱茶占了很大比重,因此,中茶加大了對云南的投入。接下來,中茶股份的12家控股企業,全部都要通過增資使其成為全資子公司。公司的股份結構調整后,中茶股份要對旗下品牌進行整合,如‘中茶’商標,就打算只給云南中茶用,以解決市場上普洱茶貼牌混亂的現象。而這一切,都是為中土畜A股上市做準備。
但是,擁有風投資金背景的龍生集團卻有可能跑在中茶股份前面。龍生茶業股份董事長朱啟忠表示,龍生茶業早已進入上市輔導期,準備在深圳創業板上市。
龍生茶業擁有自有產權的茶園面積4萬多畝,是全國普洱茶資源量最大的企業。龍生茶業曾發布輔導公告顯示,在1.28億總股本中,董事長朱啟忠持近40%的股份,深圳市創新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持有12%。
同樣進入上市輔導期的還有下關沱茶集團。下關沱茶集團的前身是下關茶廠,和昆明茶廠、勐海茶廠、普洱茶廠(云南普洱茶集團前身)曾并稱為“云南四大茶廠”。
下關沱茶集團早在2007年就已進入上市輔導期,計劃在深交所上市。其輔導公告顯示,下關沱茶目前總股本為3491萬股,股東及持股情況為:云南省下關茶廠有限責任公司持有234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7.06%;昆明英瑞投資有限公司持有10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8.64%;重慶長城茶葉貿易有限公司持有1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30%。
此外,云南慶灃祥茶業也已進入輔導期,正在低調地運作上市。
除了以上三家進入輔導期,有上市意愿的云南茶企業的還有云南普洱茶集團、大益集團等普洱茶生產企業。由此可以看出,在龍潤茶集團成功上市的刺激下,更多的云南茶企業對于上市產生了更為強烈的意愿。
四川:借助資本的力量推動川茶的發展
每天會議不斷,忙著與風投接洽……顏澤文,這位四川敘府茶業有限公司的“掌舵人”最近十分忙碌,他正為敘府茶業早日上市做準備,這是四川茶葉行業的一個縮影。
“我們的目標是在五年內上市。”顏澤文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時顯得躊躇滿志,“我們將以敘府茶業有限公司為主體,聯合其他資本共同組建宜賓敘府早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顏澤文稱,宜賓敘府早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資金將超過1億元,主要包括茶業粗加工、連鎖銷售、品牌茶運營三大體系。
“引入其他資本的注入是為上市做準備。”顏澤文表示,目前有很多風投積極與他接洽。
據悉,目前,敘府茶業通過自營、聯營、加盟等多種方式開設“敘府上茶”連鎖專賣店共116家,其中以省內80家為主約占70%,省外36家約占30%。從功能上來看,由于省內的銷售網點較為廣泛,省內專賣店的店內銷售比重較大,周邊輻射半徑較小;而省外專賣店則以店內銷售為輔、通過品牌輻射的店外銷售為主。
另外顏澤文稱,省外專賣店的單店銷售額要高于省內專賣店,但總量為“六四開”,即省內占60%、省外占40%。
“我們打算在5年內開設500家‘敘府上茶’連鎖店,其中,品牌旗艦店100家、便利(或加盟)店400家。”顏澤文稱,“敘府上茶”連鎖店的贏利模式將突破“品牌專賣”連鎖經營之路,公司將通過“敘府上茶”連鎖店,整合全國甚至全球的優勢茶業品牌、茶葉關聯產品,打造中國的茶業超市“沃爾瑪”。
四川龍都茶業有限公司行政項目部部長劉曉英在接受成都商報采訪時表示,他們現在也已開始為上市做準備,“我們公司去年就已被自貢市確立為五家上市重點培養企業之一。”
“發揮資本的力量對川茶的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長期關注四川茶業行業的華銀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四川分公司總經理王強表示,金融資本與茶企對接后,可以充實茶企的現金流,幫助茶企建立物流體系、擴張銷售網絡。
據悉,目前四川多家茶業龍頭企業都有上市的打算。
河南:朝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
雖然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但近一年多來,信陽毛尖的兩家龍頭企業—信陽五云茶葉集團有限公司和信陽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以平均每月新開3家直營專賣店的速度,對外擴張市場。在快速擴張的背后,兩家企業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上市。
僅僅在去年,文新公司在河南市場一口氣連開近30家專賣店,平均每個月新開3家店。僅僅一年半的時間,文新公司擴建的專賣店數量,幾乎和其過去17年建設的專賣店數量持平。
與此同時,信陽毛尖另外一家龍頭企業—五云集團,也打破慣有的市場靜默,在鄭州及信陽、焦作等省內二線城市,連建35家直營專賣店,并以加盟形式,增設200多個店面和專柜。
“到2011年年底,我們要在河南市場完成‘百城千店’計劃,其中,直營專賣店數量要達到200家,大型商場、超市的店中店達到300家,還將在酒店、會所增設500家加盟店面和專柜。”五云集團副總經理曹勇曾經對媒體表態。
除上述兩家龍頭企業外,位于信陽毛尖第二梯隊的藍天生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也不甘寂寞,繼今年年初在鄭東新區CBD(中央商務區)開設藍天信陽毛尖旗艦店后,又于6月、7月、8月在鄭州連開3家專賣店。此前,藍天茶葉主要以分銷形式銷往省內外,并未在鄭州建有專賣店。
在2009年以前,文新公司和五云集團要么是相對靜默,要么是不溫不火,但現在卻以平均每月新開3家店的速度擴張,前所未有。對于其“反常”舉動,文新公司董事長劉文新解釋:外來茶葉品牌紛紛進駐河南,在競爭壓力以及市場危機中,要想讓更多人了解、購買好的信陽毛尖,首先要健全銷售網絡。
事實上,文新公司此舉,并不單純是為了占領更多市場。
“文新公司做了20年了,但現在還不夠強大,要想進一步發展,光靠自己的能力遠遠不夠,必須要借助外來資本,全國其他做得比較好的茶葉企業,往往也都引入了外來資本。”劉文新說,大規模地增設專賣店,其實也是在為上市做準備,“爭取三年內登陸國內中小板資本市場。”
據悉,文新公司的戰略投資方已經初步確定:由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為主發起設立河南農業開發產業投資基金,將對其進行25%的股權投資,前期投資1.2億元,后期還將注入2.6億元。知情人士透露,一切都已經談好,就差最后一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有上市想法的不只文新公司。五云集團銷售公司總經理闞貴前表示,五云集團也計劃在3~5年內實現成功上市,并為此成立了上市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目前正在進行上市前的改制重組和前期準備工作;五云集團從2009年開始的快速擴張,正是為上市打下市場基礎。
闞貴前透露說,綜合公司相關情況,五云集團上市將偏向于在境內資本市場獨立上市,但短時間內不會引入新的戰略投資。值得一提的是,五云集團也是今年河南省150家重點上市后備企業之一,它也是迄今為止河南茶葉產業界首家入圍的企業。
盡管藍天茶葉位列信陽毛尖的第二梯隊,但藍天茶葉辦公室主任張鵬表示,藍天茶葉也在為上市做準備,“信陽市政府已經將藍天茶葉列入了上市儲備企業,我們自身也有上市的意愿,希望通過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對于以上三家企業表現出的上市愿望,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雖然信陽毛尖有600多家茶葉加工企業,但其在全國的所有品牌專賣店數量,甚至不及福建八馬茶業一家,并且絕大多數分布在河南市場。這給了信陽毛尖低檔茶,甚至打著信陽毛尖旗號的外來茶以可乘之機,它們在省內外茶葉市場大行其道,嚴重透支了信陽毛尖的品牌形象。“河南需要像樣的上市公司,來提升河南整個茶葉產業的影響力。”該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