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錢借給民間貸款公司,一年最高可獲得20%的利息,超出銀行同期存款利息5倍。現在銀行年收益率高于5%的理財產品已遭瘋搶,民間貸款公司給出的年息20%的收益率可以說是相當誘人。一些投資者在高利率的誘惑下,把錢借給一些民間貸款公司,但收益真的像貸款公司許諾的那么好嗎?
瘋狂的民間貸款公司融資
隨著銀行銀根的步步收緊,一些企業向銀行貸不到款,轉而青睞高息民間貸款。為了募集到足夠的資金,滿足貸方的需求,民間貸款公司也開始打出高息的幌子,向民眾集資。豈知利息越高風險越大。
現在,股票、黃金、外匯交易風險太大,樓市又不景氣,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僅為3.25%。民眾投資渠道難選,存款是負利率,又想戰勝通脹,民間貸款公司給出的年收益20%的利息,確實具有足夠的誘惑力。
“全民放貸”幾乎成了一股風潮。“我身邊的親戚朋友,甚至大凡能夠扯上關系的,幾乎都有把錢放到民間貸款公司的。”一位投資者告訴記者,“如果確實是這樣,我也會考慮把存款都取出來,借給貸款公司,因為收益確實比銀行利息高多了。”
高利息背后的高風險
“把錢借給這些民間貸款公司,一旦公司倒閉,你的錢就很難再弄回來了。”曾在貸款公司工作過的王先生說,“不要被每年20%的收益沖昏了頭腦。”
貸款公司又是如何運作的呢?“貸款公司要放貸時,都會要求貸款人給抵押物,一般的抵押物都是房子、汽車等實物,而且都是折價抵押。”王先生說,“這看上去不存在什么風險,可一旦公司倒閉,投資者是沒有能力去強制執行房子和汽車等實物的,打官司又非常麻煩,投資者的錢很難在短時間內拿回來。所謂的抵押,很大程度上都是空中樓閣。”
“正規操作的民間借貸融資平臺,利率會根據貸款人的實際承受能力設定,而那些非正規操作借貸的機構,會借助宏觀政策進一步緊縮,冒險推升利率撈一把。”有金融領域專業人士指出。
今年4月,內蒙古包頭市惠龍集團董事長金利斌因巨額民間債務自焚身亡,導致1000余名借貸者恐慌,甚至有借貸者聞訊發病死亡。為什么這么多借貸者瘋狂的借貸給惠龍集團,就是因為每年將近40%的“利息”。此次事件給目前活躍的民間金融敲響了警鐘。
這類存款不受國家法律保護
據悉,這類貸款公司也有規模較大的,它一般由投資股東出資,資金都較充裕,不會向普通民眾借款。即便向民間借款,一般借款者都是公司股東的熟人,最少投資額也必須在100萬以上,而且利息“也不會那么高,一般是8%-13%之間。”
王先生指出,向民間融資的貸款公司實力都不是很強,且隨著國家銀根的不斷收緊,他們資金少,又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便打著高息的幌子來融資。
那么,這類貸款公司是如何獲利的?貸款公司借出的款月利息是5%左右,年息高達60%,除去融資成本,仍可獲利40%。說白了,就是用投資者的錢賺錢。
王先生以前所在的貸款公司在今年3月底倒閉了,因為該公司貸出去的錢,不能如期收回,資金鏈斷裂。小的貸款公司容易出現借款不還的問題,這也是它倒閉的主要原因。
針對貸款公司高息吸引個人資金的現象,有銀行理財師特別提醒大家,這類存款不受國家法律保護,一旦它無法兌現收益甚至卷款而逃,投資者很難挽回損失。
相關鏈接
包頭富豪金利斌因僨自焚日增百萬高利貸利息
內蒙古包頭市惠龍集團董事長金利斌4月13日自焚身亡,其身后高達12.37億元的巨額民間債務也浮出水面,包括商業銀行、農信社、典當行、擔保公司等多家金融機構牽涉其中。
金利斌的民間借貸幾乎牽涉到包頭市各個階層,從公務員、餐館老板、教師,再到超市里賣菜賣饅頭的,從數百萬元到幾萬元不等。幾千萬、上億元的借款者,在金利斌眾多的債權人中并不罕見。
惠龍集團民間融資,向借貸人提供高額利息:借貸10萬元以下的債權人每月2分利;借貸10萬元以上的債權人每月3分利。這比存在銀行里的利息高出數倍。包頭市公安局高新技術開發區分局副局長曹春說:“他每天一睜眼,就增加100萬元債務”。
金利斌瘋狂借貸,也帶動了一大批借貸人的瘋狂。不少人用自己的房產、汽車作抵押,向銀行貸款,再借貸給金利斌。有銀行職員更借職務之便,高息吸儲,再轉手借貸給金利斌,只是為了獲得高額的利息收入。
金利斌的倒下,在民間金融活躍的包頭引發了一場金融余震:借貸人聞訊突發心臟病死亡,包頭市各大典當行遭遇較為集中的兌付,銀行職員藏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