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1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普遍地運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在學習內容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這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的表現手法和表現方式,使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長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在一節課的起始階段,迅速地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對一堂課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的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究,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如我在教學“軸對稱圖形”這一概念時,利用媒體動態地演示“蜻蜓、蝴蝶、樹葉的軸對稱”,并伴隨著美妙的音樂把“軸對稱”這一抽象理性的知識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內容,很適合學生從直觀的形象思維過渡的思維特點,積極調動學生眼、耳、腦等器官投入學習。因此,電教媒體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思維的創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維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開拓思維空間,增加思維的自由度,鼓勵其發現問題,互相討論研究問題。所以在學生的思維疑問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能很好地促進學生感覺和知覺發揮作用,能夠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我在上《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時,緊緊抓住平面圖形的內在聯系,以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為基礎,讓學生通過計算機操作(剪拼、旋轉、平移、重合、拼接等),把不熟悉的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通過觀察比較,他們很輕松地推導出了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學生在學會將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由此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后,則可提問學生:“從剛才的學習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學生經過一系列地學習,已初步建立了“轉化”的思想,發現只要將新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根據它們之間的聯系,就能推導出面積公式。這時,再讓學生思考: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可以怎樣推導出來?學生分組討論,并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在計算機上模擬剪拼、旋轉、拼接,進行轉化。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推導過程和方法,在大量信息處理的過程中發現“兩個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或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就是原來三角形或梯形的二倍。”由此,學生可繼續觀察、分析,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計算機的操作方法,而且還清晰感知了整個轉化過程,學會了信息處理的方法,發現了規律。這種發現,不僅是一兩個圖形的計算公式,而是一個知識的形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了推導各種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的圖式,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主體意識都得到了培養,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可以化靜態為動態,有利于學生突破難點,掌握重點
數學課程的特點之一是內容的抽象性。因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做到生動形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設一座橋梁,是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在教學時借助多媒體,創設動態情境,以形象思維為突破口,為學生提供具體、形象、直觀的圖象或圖示,以鮮明的色彩,活動的畫面把活動過程全面展現出來,既可突出重點、化抽象為具體,又可促進思維導向由模糊變清晰。在“相遇問題”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較好地理解相遇、同時、相向的特點及路程、相遇時間和速度之間的關系,運用多媒體動態地演示例題:張華和李誠分別在兩地(指示燈在兩地連閃兩下,強調兩地),接著顯示兩人同時從兩地對面走來(強調同時相向而行),最后顯示兩人同時從兩地對面走來(強調同時相向而行),最后通過一分鐘一分鐘或一小時一小時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兩人碰到一起(強調相遇)。動態的視聽情境,產生了一種化靜為動的效果,使其正確、科學地理解了“兩人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的含義,幫助學生正確地掌握了路程與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突破了難點,從而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掌握重點。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增大課堂信息容量和教師控制教學信息的靈活性,提高了教學效果。決定課堂容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的接受能力,多媒體手段給學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觀教學,加快了學生理解進程,相當于增強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縮短了學生對同樣內容的接受時間,為增大課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另一方面,課堂容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書方式、速度的影響。尤其是當需要板書的文字和需要做的圖比較多的課堂上,粉筆書寫和作圖對課堂的速度起到了較大的制約,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存儲功能可以根據需要把一些圖形、題目、題目的分析或解答過程等預先存儲在電腦當中,課堂上適時地在學生面前再現出來。還可以利用計算機高速處理信息的特點,在課堂上快速、準確地進行作圖,為課堂增加知識容量。通過計算機軟件,教師可以對教學目標信息實現適時控制,可以在任何時刻讓某段文字、某個圖形出現,也可以在任何時刻讓客觀存在隱去;可以隨機做出圖像;可以對屏幕上出現的運動對象隨時干預,像電影定格一樣使之靜止在某一畫面上,以對某些需要強調的運動結果進行特寫;可以對圖像或圖形進行局部放大……省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來詳解教學重點、難點,輔導學生練習,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我認為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與實施,多媒體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多媒體教學將是現代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也是廣大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門教育技術。我想,我們作為一名現代的教師,更應該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勇于探索,不斷創新。這樣,才能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