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02
摘要:專家因其身份的特殊,在現實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專家和專家責任,尤其是律師專家責任的定義和性質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律師在違反專家責任時,承擔的責任在民法學界還存在一定爭議,本文認為對于律師專家責任應該定義為一種違約和侵權的競合責任。
關鍵詞:專家 專家責任 律師專家責任 競合責任
一、律師專家責任的定義
所謂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專家責任,又稱為律師責任。在本文范圍內探討的律師責任僅指民事責任,不涉及刑事責任、行政責任。關于律師的民事責任,一般認為,是指律師在執業中因故意或過失造成委托人或第三人合法權益的損害,律師應承擔的相關民事責任。但也有學者認為律師責任即律師賠償責任。
分析律師專家民事責任的定義,我們可以發現:第一、律師專家責任是律師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給委托人造成損害的民事法律后果。同時,律師必須是在為他人的訴訟活動中才發生律師專家責任問題。第二、律師專家責任的責任主體包括律師事務所和執業律師本人。
二、律師專家責任性質的爭議
(一)專家責任的性質在兩大法系中的體現
關于民事責任的性質,各國的學說和判例上有著較大的分歧,主要表現在侵權責任說、違約責任說和責任競合說。
英美法一般認為,當專家與委托人之間存在專家服務合同時,專家對委托人的民事責任認定為侵權責任,這一點在英美法系基本上是沒有異議的。而在法國《民法典》中,專家與委托人之間存在合同關系的情形,以違約責任界定專家對委托人民事責任的性質。
綜上所述,就專家對委托人民事責任的契約性而言,兩大法系均無異議,但英美法系較多的認為專家責任是一種侵權責任,而大陸法系則認為是一種違約責任。
(二)律師專家責任的性質在我國民法學界中的爭議
依一般民法理論,律師在執業的過程中因出現差錯而發生的民事責任,可以分為違約責任、侵權責任和競合責任三大類。
1、違約責任說
這種觀點認為律師專家責任是一種建立在專業委托合同上的違約責任。有些學者認為違約責任不限于合同所載明的義務,還應該包括專家對委托人的默示擔保義務,這主要包括高度注意義務和忠實義務。
2、侵權責任說
這種觀點認為,律師專家責任雖然表現為外在的平等合同關系,但由于專家擁有知識、信息和專業技術,普通公眾很難從專業服務合同中得到實質的平等保護。為了委托人的利益就必要的在合同關系之外尋求其他的法律對策對受害人予以保護,以體現法律的公正性,達到當事人利益的平衡,這一重任自然就交給了侵權法。
3、競合責任說
所謂競合責任是指行為人實施的某一違法行為具有違約和侵權的雙重性質,從而在法律中導致了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共同產生。這種責任的認定,必須比作為普通民事責任的合同責任要嚴格的多。
三、律師專家責任認定為競合責任的優越性
(一)律師專家責任認定為競合責任的比較優勢
1、競合責任比較違約責任
違約責任說僅僅看到了律師依據有效成立的委托合同對委托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情形,但沒有充分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下律師責任的性質:其一,合同沒有成立或者合同宣告無效;其二,合同對相關事項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其三,律師以律師事務所的名義同當事人訂立委托合同;其四,律師同訴訟當事人的親屬訂立合同等等。
2、競合責任比較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說雖然揭示了律師專家責任的民事法律特征,即律師責任更多的來源于法律、法規、行業規則對于律師作為專家應當承擔的民事法律義務。但是卻忽視了委托人直接依據委托合同約定向律師主張賠償的情形。只有將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結合起來,才能把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的優勢都彰顯出來。
(二)律師專家責任認定為競合責任在構成上的優勢分析
律師的注意義務要求律師在從事委托事項時應該依法運用自己的技能、知識和經驗并達到某種勤勉盡職的程度。
律師的忠實義務忠實義務要求著律師必須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為目的,來完成委托人的事務。
律師保密義務來源于律師與委托人之間不可缺少的信任。律師的法律服務和幫助需要對委托人充分了解認識,這就要求委托人能夠與律師進行充分坦率的交流,這種情形產生的前提是委托人對律師有充分的信任。這種信任能夠產生的基礎就在于規定律師的保密義務。
律師專家責任的三大構成要件之間往往存在著復雜、緊密聯系的關系,我們能夠發現律師專家責任在認定時往往會具有雙重性質,如果對于律師專家責任僅僅以一種責任加以認定,必然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這對于當事人雙方的利益都得不到很好的保護。
(三)律師專家責任認定為競合責任的現實意義
第一、在訴訟時效方面,侵權訴訟有其優越性。二者訴訟時效的起算點不同。違約責任自違約行為發生時起算,而侵權責任自損害行為發生時開始計算,這兩種行為發生的時間點往往不同,一般來說損害發生時間要遲于違約行為發生的時間。
第二、競合責任來定義律師專家責任的性質能夠很清晰的對律師的行為加以規制。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律師的違法或過錯行為具有多重性質,因而同時符合合同法和侵權法中的不同責任的構成要件。
第三、競合責任在現實社會體現法律價值方面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侵權法較之合同法在保障主體合法權益方面更加全面,不但包括主體的財產權益還包括人身權益。而合同法在保障主體之間的意思自治,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等方面更具有優勢性。
正因為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本身都有著自己的缺陷,故兩者都不可能涉及對方的核心價值。再看競合責任,由于競合責任把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在具體情況中予以很好的結合,兩者結合的法律效果必然要優越于其中的一方。
綜合上文所述,經過對專家責任以及律師專家責任三者的定義進行分析,并結合國內外不同法系的不同規定,以及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的具體運用,本文認為把律師專家責任的性質認定為一種違約與侵權的競合責任是最為準確的。
參考文獻:
[1]【日】能見善久,著. 梁慧星,譯.論專家的民事責任[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9年
[2]嚴興軍.律師執業損害賠償[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3]田韶華,楊清.專家民事責任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
[4]屈芥民.專家民事責任論[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
[5]俞信吉,俞欣妙.關于專家責任若干問題的探析[J].三江論壇,2008年第7期
[6]王利明.民商法研究第1輯[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
[7]張新寶.中國侵權行為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1版
[8]王利明.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區分標準[J].法學,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