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03-02關鍵詞:新疆 中亞 經濟特征 外向度特征 亞歐陸大橋 摘要:新疆具有發展和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條件,是我國西北開放的窗口,也是我國開展與中亞區域合作的窗口。本文就是通過對新疆的戰略地位的研究,就我國新疆與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的一些現狀和問題,并以此來提出一些建議和對策,來推進新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關鍵詞:新疆 中亞 經濟特征 外向度特征 亞歐陸大橋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合作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兩大趨勢,世界各個組
成部分已經成為一個相互依存、難以分割的有機的組成體。因此,新疆和中亞五國區域的經濟合作即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趨勢,又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必然選擇。
同時隨著中國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和向西部逐漸的開放,新疆作為中國西北的開放門戶,地位是越來越重要。新疆在自身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迎來了中亞經濟的全面的復蘇和國內經濟的戰略性調整,給新疆帶來了全新的機遇。重新審視新疆,科學的給新疆的發展進行定位,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新疆。
一、新疆與中亞的概況
1、新疆的概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中國西北邊陲,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中國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處于亞歐大陸的腹地,周邊與8個國家接壤,分別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蒙古、阿富汗等國家,是中國向西開放門戶。歷史上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2007年底,新疆人口是2095萬人,人數民族人口是1237.85萬人,大概占人口的60.4%,有47個民族成分,世居民族有13個。見表一:
民族類別人口數(萬人)百分比(%)
維吾爾族941.3845.9
漢族780.2539.6
哈薩克族143.57
回族90.964.44
柯爾克孜族17.590.86
蒙古族17.460.85
塔吉克族4.470.21
錫伯族4.190.2
滿族2.520.12
烏孜別克族1.60.07
俄羅斯族1.140.05
達斡爾族0.660.03
塔塔爾族0.470.02
其他少數民族11.910.56
資料來源:新疆統計年鑒,2008年
新疆資源豐富,礦場種類多、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比如:石油、天然氣、煤、金、銅、稀有金屬、鹽類礦產等蘊藏豐富。其中有的儲量還位居全國首位。見表二:
資源類別資源量占全國比例%
石 油208.6億噸30
天然氣10.3萬億立方米34
煤 炭2.19萬億噸40
鉀 鹽2億噸67
2、中亞的經濟發展狀況與礦產資源
中亞國家的經濟大致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1991—1995年)是衰退時期;第二階段(1996—1998年)經濟逐漸復蘇階段;第三階段(1999年以來)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新時期以來,對于中亞五國來講,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形勢都普遍好轉。國民經濟開始走上穩定增長時期,從1999起,國民經濟已經開始連續回升,獲得穩定的增長。從經濟規模、人均產值、增長率來講,哈薩克斯坦一路領先。
中亞國家礦藏豐富,尤其是哈薩克斯坦比較齊全。煤儲量為1624億噸,集中分布于埃基巴、馬斯圖茲、圖爾蓋、日蘭奇克、楚河等區域。此外,還有鐵礦、錳礦、銅礦、鉀鹽等等礦藏。其中鉻鐵礦探明有2億噸。
二、新疆經濟增長與發展
1、新疆與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戰略性研究
(一)新疆在中亞區域經濟合作中的戰略地位
新疆處于中國的西北邊陲,面積是166萬平方公里,他周邊與8個國家接壤。新疆在歷史上是溝通東西方、聞名于世的“絲綢之路”的要沖。新疆還是能演和資源合作的大通道和加工區。新疆和中亞區域經濟合作是在經濟全球化過程加快,各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能源和礦產資源配置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的背景下進行的。我國人多資源多,但是人均資源量少,因此必須加快與境外的資源合作,是我們的必然選擇。通過新疆與中亞區域經濟合作,構建中國與中亞之間的資源通道。中亞的資源富集,但是卻沒有大量的開發。中國和中亞國家在能源稟賦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和互補性,這正是雙方合作的機會。而新疆作為我國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因為他獨特的資源優勢以及新疆與周邊國家經濟的互補性,加大了他在中亞合作中的戰略地位。總之,從歷史與現實、從政治到經濟的各個角度,新疆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二)現在的新疆是“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
新疆位于第二亞歐大陸橋的主要要道,連接連云港和鹿特丹,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政治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新疆在我國沿邊開放戰略中是對西開放的橋頭堡和樞紐站,是我國與中亞和西亞、南亞的重要的通道。亞歐大陸橋橫跨亞歐兩洲、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舊的歐亞大陸橋有三個分支,90年代初,中亞國家獨立后,由于地處內陸,沒有出海口,這對于中亞的經濟發展是很不利的。于是中亞國家為了擺脫交通上的困境,經濟開辟新的交通路線。于是在1990年12月,開辟了一條新的路線,即第二條亞歐大陸橋。新的亞歐大陸橋是從俄羅斯的莫斯科折向東南,穿過中亞進入中國新疆。這條新的亞歐大陸橋的捷徑與連接點就是在新疆。新疆是我國沿邊開放戰略對西開放的橋頭堡和樞紐站,是我國與中亞、西亞之間的重要的通道。隨著上海合作組織在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取得進展,新疆已形成“沿邊依橋、外引內聯、東進西出、逐步向西傾斜”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自從20世紀90年代實施對外開放戰略以來,新疆的外貌發展非常的迅速,新疆在中亞的貿易地位有是不斷的上升。總之,中亞國家謀求新的交通線的一系列行為,加強了新時期新疆的戰略地位,是他成為新的歐亞大陸橋的必經之地。
2、新疆與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
新疆是我國資源大省,他在產業結構和資源稟賦方面與中亞國家有著很強的相似性和互補性,這樣就為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雙方可以在科研領域、產業領域、應用技術領域、資源開發等領域進行互補性的經濟合作。
(一)新疆與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現狀
中亞五國是中國的好朋友、好伙伴,是中國對外改革開放的戰略伙伴。雖然存在著很多困難,但是幾年以來彼此之間經濟合作的內容卻不斷的增多,彼此合作的領域也逐漸的擴大,程度逐漸的加深。近幾年以來新疆和中亞國家經濟合作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1、彼此合作的基礎不斷的增強。90年代以來,新疆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合作愿望是不斷的增強。彼此之間的合作主要是以商品貿易為主,而且在勞務合作、相互投資方面都有了積極的嘗試。隨著雙方的貿易額的上升,商品結構不斷的改善,合作的項目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中吉建交以來,雙方的貿易發展很快,合作的方式也是進一步多樣化,在貿易為主的基礎上開展了生產型項目的合作,達成了在經濟貿易、投資等多項協議,為彼此的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礎。
2、合作的水平得到了提高。至今10余年,新疆與中亞國家的合作范圍迅速得到了擴展。中方擴展到了內地各個省區,包括港、奧、臺地區;中亞國家迅速的擴展到了俄羅斯、東歐和西都等國家。雙方的合作逐漸形成了多成分、多層次、多渠道、多方位合作的格局。
(二)新疆與中亞國家區域經濟合作的面臨的問題
中亞五國與新疆合作以來,雙方的經貿合作處于健康的發展階段。呈現出合作方面的不平衡以及合作與競爭并存的特點,但是我們看到同時也有著很大的問題。就目前來講,新疆與中亞五國的經濟合作處于“三低一小”(即起點低、水平低、效益低、規模小)的階段。存在著兩少一多”(即大客戶少、拳頭產品少、短期行為多)的現象。總之,新疆與中亞的合作目前還處于松散的階段,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有:
A、人才的缺乏,尤其是高級復合型的人才。在新疆與中亞區域經濟合作中,高級復合型的人才嚴重缺乏。尤其是即懂得中亞國家的語言,又懂經濟、法律、技術的人才十分的稀少,這個已經嚴重的影響了雙方的經貿發展。
B、信息溝通不順暢,創新嚴重不足。在雙方合作中,市場經濟變化莫測,雙方的政府部門和企業觀念沒有隨著改變,意識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自己本身又沒有主動性和創新的精神。在者由于彼此的信息溝通不順暢,一些有合作意念的企業找不到合適的合作伙伴,政府部門和中介也找不到合適的服務對象。這就使得很多的信息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使企業和政府失去了很多機會。
C、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措施不合拍。新疆與中亞國家的交通通道非常的少,只有唯一的一條國際鐵路通道與哈薩克斯坦相連接,而與中亞其他國家的相連接的交通很少。因此,基礎設施建設的缺陷是制約新疆與中亞國家進行區域經濟合作的瓶頸之一。
3、進一步加強新疆與中亞國家區域經濟合作的對策建議
A、改善雙方投資的環境。
新疆很多企業不愿意到中亞投資,多半的原因是因為中亞的環境太差。中亞五國應該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來吸引企業到本地投資,同時也要建立一些自由經濟區和經濟特區,加強本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本地的環境,提高中亞五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B、加強交通建設,尤其是“中亞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
目前中亞五國和新疆之間的連接主要是TAE光纜系統,他貫穿中國的新疆、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但是,由于溝通的不順暢,各個國家只管自己本地的網絡并且傳輸的寬帶的規格還不一樣,很難實現全網的統一的管理和調度,導致了效率低下。所以中方提出建議希望能夠修建從中國喀什到塔吉克斯坦以及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阿亞古茲到中國博樂這兩條線路,這樣的話中國到歐洲的通信就形成了三個環網,以確保通信的質量和安全。
建議在新疆與中亞五國之間建立更多的公路,建成中亞與新疆之間的立體運輸網絡,簽訂覆蓋整個區域的運輸協定。新疆與中亞五國雖然很近,但是運輸線路卻只有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吉斯斯坦,與其他三個國家卻沒有交通線路,與整個中亞來講,運輸網絡就更加的差勁。因此,我們應該建立于中亞國家的交通運輸網絡,提高彼此之間鐵路、公路和航空的綜合運輸能力。
總的來講,解決新疆問題,關鍵在于發展新疆的經濟,同時在經濟發展中關注并且優先解決民生問題,才能確保新疆的穩定、發展和和諧。
參考文獻:
[1]丁珊,中國新疆與中亞區域經濟合作分析[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10年05期
[2]高志剛,中國新疆與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經濟技術對接[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5年03期
[3]錢勇,中國新疆與中亞國家區域經濟合作前景廣闊[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6年09期
[4]劉浪琴,新疆與中亞各國區域經濟合作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9年
[5]李豪,提升中國新疆與中亞五國經貿合作層次的戰略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6]王海燕,中國新疆與中亞五國新疆經貿合作關系的回顧與展望[J].俄羅斯中東亞市場,2005年06期
[7]張植榮,中國邊疆與民族問題—當代中國的挑戰及其歷史由來[D].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