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1
在長期的教學過程實踐中,不少語文老師感到既累但教學效果又不明顯,而學生久而久之就對學習語文這門學科失去了興趣,這主要是我們老師的教學方法出現了一些偏差。只有改變教學的策略,轉變教學觀念和方法,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益。
首先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思想認識。就語文這門學科而言,教師會教給學生一些學習這門學科的一些基本方法,以養成學這門學科的一些習慣。對老師來說,不應該把學生學習效果差,歸于學生不努力不認真,而是應轉變語文教學單純的知識傳授,把學生當成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的陳舊認識。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語文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的特點,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中,注意教材的思想內容與表達形式的內在聯系,正確地進行思想教育和語文教學。使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獲得語文能力的同時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二是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課堂教學中,要利用多元智能理論來發掘天資聰慧的優秀學生,并為他們提供合適的發展機會,使他們能茁壯成長,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論來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并采取更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去引領,幫助他們學習、發掘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智力潛能。從而,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受到符合個性發展的教育,使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水平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與提高。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學性、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是轉變課堂教學只傳授知識而忽略對學生思想教育的觀念。要樹立以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為中心的觀念。語文是最基本的工具學科。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也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從不知到知,從不懂到會。老師要力求做到語言通俗、簡單、易懂,便于學生理解、記憶、掌握。在老師的引導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盡量在教學中,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實現知識與能力的雙豐收。
改進教學方法,力求實效。教學方法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法,是為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中采用的手段。目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大多采用灌輸式,學生是被動的接受,參與的機會并不多。這固然與教師的教學任務有著重要的關系。因此教師需要把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必要的策略,它既是一種教學的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的追求,更是一種教學的行動。在教學實施中,老師要盡可能調動各種教學手段為教學服務,盡可能變換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不斷變化,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維持學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盡量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為教學服務,以多樣化的手段維系課堂的高效運轉,課堂都會有和諧的學習氛圍、較高的參與度、較為生動的學習場面、較好的學習效益。
改進教學方法,一要摒棄填鴨式的灌輸式教育,采用啟發式教育,在課堂上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有思想有思維的不同個體,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鼓勵學生勤于思考、善于觀察、勇于探索,教師在講解時要精講,講求實效,多啟發學生的思維,方法的啟迪都是至關重要的。二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究教學目標、教材,要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三要精心設計練習,還應注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練習的設計要有利于學生知識的鞏固和知識的遷移,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要具有啟發性。
總之,在教學中,只要我們注意改變教學策略,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我們的教學實效性將會大大提高,將會更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教育教學的需要。也會更好地促進教師的發展和課堂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