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1
美育過程,實際上就是發展和提高各種認知能力,形成完整的智力結構的過程。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是教師的職責,而美術學科則是特別有利于培養、發展學生創造能力的學科之一,因此美術教師要把培養與發展學生創造能力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
在美術課中除了創造寬松的教學氛圍, 激勵、指導學生大膽創造,在教學中啟發、引導學生聯想、想象之外,我們還應該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在美術課中,在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同時,還要教給學生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知識越豐富,技 能越熟練,人的視野也越開闊,創造思維也越活躍,作品也越成熟。
在《版畫》一課教學中,我在兩個班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一個班不講具體的知識,只要求學生 自己動手創作;另一個班在講了圓印法、斜印法、側印法后,再進行創作。結果,前一個班學生的作品雖有創 造性表現但隨意性強,由于沒有技法指導,畫面雜亂。而另一個班學生的作品既體現了學生的創造意識,又因 有技法的交融和靈活運用,而使畫面美觀、耐看。通過這一課的對比教學,我體會到知識和技能是進行創作活 動的一項基礎,在體現創造思維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是要使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教師則要開展創造性的教學。創造性的富有魅力的課,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有著重大的作用。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思維活動參加的高級形式的知覺過程。觀察力是指人們通過觀察、感覺和 知覺,使自己同外部世界聯系起來而認識客觀世界的帶有個性特點的能力。學生正是通過良好的觀察力獲得知 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而美術課又正是培養、發展和提高學生觀察力的重要途徑。
在《走近大自然 》一課的教學中,我以“今天,老師要帶我們小朋友去爬山,去欣賞山中美景。”導入, 引起全體學生的興趣。接著,我把學生帶到 風景優美的山中。“你們看,這兒的石頭,花,樹木可真多,可真美。你能分別給老師和同學介紹一下這些花的形狀、圖案、色彩嗎?”學生認真觀察后,分別介紹 了每種花的外形、圖案、色彩等。“然后,我說:“我們今天爬山的收獲可不小 啊。”由學生小結:我們認識了各種花,有不同形狀、不同花紋。接著,我再要求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 “你還能設計出其它形狀的花嗎?”這樣的課學生學得主動,思維活躍。在作業過程中,我滿意地發現,各式 各樣,色彩紛呈的花出現在他們的畫作之中。
通過對具體事物的觀察、比較、分析、描繪,使學生較全面、準確、迅速地了解其狀態、結構 、色彩等特征,以便在二度空間內再現、描繪事物的縱深和各個側面,造成 視覺上的空間立體感和逼真效果,這就使學生的觀察力和敏感性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培養了馬克思所說的能“ 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至于文學藝術的欣賞和創作活動,也有利于促使學生觀察人、自然和社會生活,培養他 們敏銳的觀察力。而通過美術課來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本身也就促進了其智力的進一步發展。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讓學生在興趣中吸取知識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學習效果,充分發揮課堂活躍的優勢作用。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現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傳授知識,應該是以興趣為引導,利用情景教學的模式創設興趣的課堂氛圍,達到美育的目的。學生興趣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美術教育要靠得當的教學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據教材,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培養學生興趣。教師本身要有創造性思維,要思路活躍、方法新穎,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教師從自身出發,了解學生,轉變觀念,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工具,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