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1
摘要:“畫是孩子們的第二語言”。孩子們的喜怒哀樂都能透過畫畫來表達。孩子畫中的世界可以是天馬行空的,也可以是表達真實的。他們可以隨心所欲的運用色彩,隨心所欲的自由幻想。
關鍵詞:試論 孩子 美術 教育 快樂
今天,現代社會對人才不斷提出綜合性素質、高素質的要求,而幼兒期的孩子們沒有功課的壓力,對精彩的外部世界又感到分外好奇。這讓我深深意識到這正是培養藝術素質的大好契機。加之,幼兒繪畫又有其獨特的優勢。“為快樂畫畫”。讓孩子們在畫畫中流露真情、釋放自我!下面就談談我從事幼兒美術教育這9年當中的一點做法及想法!
一、指導幼兒的繪畫過程喜歡畫≠喜歡學畫
讓孩子畫出心中的畫繪畫活動是孩子們較喜歡的活動也是發展孩子想象力、創造力的有效手段,然而怎樣充分利用繪畫活動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呢?我發現每個幼兒都具有自己的個性,在對色彩的審美感知上,幼兒有自己的偏好性。在感知色彩時,幼兒會特別關注自己中意的顏色,而忽視了對其它顏色的審美感知。在創造表現時幼兒會較多的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表現物體的色彩。如:有的幼兒喜歡紅色,他在觀察物體時就會較多地去感知紅色的物體;有的幼兒喜歡藍色,他在生活中就會有意識地去尋找并感知藍色的物體;有的幼兒喜歡黃色,他在繪畫創造時就會大面積地用自己喜歡的黃色來表現物體的色彩。幼兒對物體的感知興趣、繪畫興趣有時也受情緒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情緒性。
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正確的教學應能激起幼兒“求學的欲望”,對學習“有興趣,并感到愉快”。借助什么來誘發幼兒繪畫的興趣,有了興趣,幼兒才會主動思考,并自學采取行動。教師應該尊重幼兒的興趣,并在幼兒的興趣點上挖掘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使幼兒獲得有關經驗,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有這樣的體會,當幼兒對教師安排的內容不感興趣時,即使老師想方設法引導他們,其結果都不得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確定的內容上來,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標,但實際上幼兒并沒有真正學懂。
三、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和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一般來說,幼兒對畫畫都有興趣,但并不會持久,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地激發、培養和保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要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富有童趣的語言,易于讓幼兒產生輕松、愉快的游戲心理,使他們樂于參與,更能輕松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愿,教師除要做到口頭語言的直觀形象外,還可結合多種體態語言進行形象生動的表演和描述,使之成為發展幼兒思維的有效手段。還可以通過音樂欣賞來展開活動,如讓幼兒感受音樂中的喜怒哀樂,欣賞音樂中故事的情節、曲折等的方式來感受藝術的美,在通過美術的方式來表現,從而提升幼兒在美術創作中的興趣。
四、引導—美術活動中教師的語言
教師在活動中語言的正確引導和適當運用對活動的順利開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師要運用語言將活動內容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相聯系,讓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孩子會自然而然地參與、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動的情緒中去,和活動融為一體。只有這樣產生的活動效果才會是最佳的。因為這時孩子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主動性、積極性不言而喻地被調動起來了。總之,教師的語言是一門藝術,值得每一個教師在實踐去摸索和研究。如何讓幼兒在樂趣中吸取知識和掌握技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發揮優勢作用。
五、營造鼓勵幼兒創造的心理氛圍
1.寬容理解幼兒。創造性的本質就是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心理學的研究指出:有創造性的人往往會因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偏離了常規而感到焦慮不安,幼兒也是如此。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進創造性的兩個重要條件”。因此,在美術區域活動中,我總是以一顆寬容之心來對待孩子“與眾不同”的言行,從不輕易指責孩子,讓孩子在一種輕松、自由、愉快的環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才能。
2.賞識幼兒。賞識是對幼兒創造力的肯定,更是開發幼兒創造力的催化劑。幼兒的作品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有益于發展創造力就應當受到認可、肯定和賞識。在美術區域活動中我發現:老師欣賞的目光,滿意的點頭,一句話,一個動作都能給幼兒帶來莫大的快樂,能較好的激發幼兒創造的興趣。
3.傾聽和了解孩子的創造意圖,釋放孩子的創造激情 ,我們評價時要屏棄教師一言堂的做法,給幼兒充分表述自己創造的機會。每次活動結束時,幼兒都有強烈的表達愿望。這時,我們最好做一個合格的聽眾,請幼兒把自己的創造思路淋漓盡致的展示給我們,這樣有利于孩子下一次的創造。
六、為幼兒創設求異創造的物質環境
皮亞杰認識理論認為:幼兒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展起來的。美術區域活動作為一種新的活動形式讓幼兒在活動區中自主的與各種材料交互作用。所以,只有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才能體現出幼兒的自主活動,更大程度促進幼兒創造能力的發展。
七、賞識——評價幼兒的作品
1.幼兒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教師要充分認識和利用。要理解童心,從兒童的角度去欣賞,不追求完美,應注意發現畫而上每一根線條、圖形、色彩能傳達的幼兒的思想和情感,贊賞幼兒的點點滴滴的創造,并提供機會讓幼兒進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溝通。
2.尊重幼兒。要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教師盡量少干預,強調創造的過程,注意幼兒的情感體驗,不能太在意幼兒的創造結果,教師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觀察、分析孩子的各種情況準確把握,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教給孩子技能技巧,讓孩子畫出心中的畫,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
總之,在幼兒美術課的教與學中,如何使學生的各種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已引起廣大幼兒教師的關注和思索。美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任務,它同素質教育中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關系,通過美術課的教與學,從而提高審美能力會使幼兒由被動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動地達到心靈的境界的轉化,可以提高學生對科學美的感知能力,可以達到培養幼兒個性,創造力的目的,實現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