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1
摘要: 乳品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人們的消費生活水平。三氯氰胺事件之后,蓬勃發展的乳品業進入冰封期,社會公眾的信心重塑成為各大乳品集團的重要任務。本文通過對伊利集團系統全面的分析來解釋伊利為何至今仍有近于壟斷整個零售乳品市場的市場占有率。
關鍵詞:競爭優勢 品牌 行業競爭
一個產業行業的發展通常伴隨著產業內企業的競爭,通過技術、品牌、營銷、融資、價格成本、產品差異化等等。伊利集團,從一個小食品廠憑借其本身熱心公益的企業文化、不斷開拓的技術創新、穩健發展的戰略目標逐步走上了行業龍頭的寶座。
一、伊利的基本情況
伊利前身呼市回民奶食品總廠,后改為股份制改革試點企業;1996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成為全國乳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2003年至今,伊利主營業務收入高居行業第一,一直以強勁實力領跑中國乳業。
伊利股份屬食品制造業,主營業務包括乳制品制造,食品、飲料加工,農畜產品及飼料加工。伊利股份(600887)公司是國內唯一在液體乳、冷飲和奶粉三大類產品中均名列三甲的企業,主要產品為液體乳(包括UHT奶、乳飲料、酸奶)、奶粉、冰淇淋,其中奶粉和冰淇淋業務市場份額第一,液體乳市場份額第二。
二、伊利所在行業的市場結構屬性和成長性
根據產業組織學中市場集中度對中國乳制品產業市場結構進行衡量,1997年以來,中國乳制品產業取得長足發展,產業集中度趨于提高,CR4從1997 年的22.4%提高到2005 年的43.8%,根據貝恩的分類方法,中國乳制品產業市場結構開始由競爭型(CR4<30%)向寡占型(35%<CR4<50%)轉變,市場結構不斷優化。但同典型的壟斷行業相比中國乳制品產業集中度總體仍然偏低。
同其他食品制造業類似,乳業市場品牌更替快,知名品牌多,光明、三元等傳統品牌和蒙牛、太子奶等后起之秀瓜分市場,產業內競爭激烈。同時受奶源、區域及時間限制,行業進入壁壘并不高,許多中小乳品企業仍有一定市場。根據各市場結構的特征可認為乳品業屬壟斷競爭,符合壟斷競爭市場的基本特征(企業數目若干,進入不受限制,產品有差別,企業對價格有一定控制能力)。
伊利集團行業內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在液體乳方面的國內各大知名乳品企業,如蒙牛、光明、三元,以及在奶粉方面的完達山、雀巢等,在液體乳方面其他競爭者都較為平均,而在奶粉行業則以國外競爭企業為主。
三、現階段伊利集團的競爭優勢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伊利集團的競爭優勢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農牧業優勢和資源優勢。伊利擁有全國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呼倫貝爾大草原、黑龍江杜爾伯特大草原,保證了伊利產品的天然品質,也控制了原奶的安全和成本,形成了“伊利牌”產品的鮮明特色。
2.產業結構和融資優勢。1996年伊利通過上市募集充足資金,創造規模效益,通過不斷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檔次,采取橫向聯合和技術引進等多種形式,提高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實力。近年來伊利集團更是通過收購、兼并、資產重組、托管等方式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和工業園。
3.技術和研發優勢。技術的革新是從未停止過的,通過完善技術生產線,不斷吸納國際領先技術以保證品質,同時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
4.品牌價值,企業形象良好。積極從事社會公益事業,通過多年品質宣傳和質量打造,創造“伊利牌”系列產品的民族特色和品牌效應, 2008年北京奧運會唯一指定乳制品,2010年上海世博會唯一指定乳制品,使得伊利作為民族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5.政策優勢。伊利是連接和穩定農牧業基礎產業的資源轉化型深加工企業,所屬行業是內蒙古的民族工業和地方政府重點扶持的優勢產業。
而產業內競爭激烈,人們對于三氯氰胺的陰影猶存,現今宏觀形勢并不樂觀,中國股票市場慘淡,通貨膨脹日趨明顯,產品成本不斷上升。但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的進一步出臺,人們的消費狀況會有所改善,生活品質也會不斷提高,伊利集團的未來發展也必然有巨大的空間。
四、伊利集團所面臨外部管制及其影響
乳制品是食品制造業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與人們日常生活、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伊利集團所面臨的外部管制主要在于伊利乳品的價格和安全度。
價格的管制在于政府對商品壟斷的控制,但在乳品業并不多見。在同質產品市場,受成本和技術等條件的影響,各企業多采取產量競爭或差異化競爭,各自都有盈利空間,而且使得許多中小企業有盈利空間。
對伊利集團的外部管制多在于乳品的安全性(產品質量)上,三氯氰胺事件后尤為突出。在事件發生后的幾個月中,大部分的消費者已停止或減少購買所有乳制品,而那些仍有購買行為的消費者則趨向購買國外品牌,整個奶粉業一片慘淡。乳品安全的檢驗也備受重視,國家質檢局和國內各大媒體都給予較大的關注,股市乳品業多天連續跌停,伊利集團奶粉的質量也受到了質疑。
五、結 語
伊利集團作為中國乳品業龍頭,在外國乳品不斷涌進挑戰中國民族品牌、占有瓜分國內市場下,伊利集團更應發揮其先進性,用技術推動進步,用品質打造品牌。在國內,蒙牛、光明、三元日漸壯大,都占有重要市場份額,乳品業競爭加劇,三氯氰胺事件一劫后逐漸恢復過來的各大企業又將進行新9一輪的博弈。
參考文獻:
[1] (美)奧茲·夏伊.產業組織理論與應用.周戰強,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 邁克爾·波特.競爭優勢[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3] 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4]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網站:http://www.cnnic.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