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745(2011)09-0-01
摘 要:語文課不僅能讓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更能讓他們得到語文藝術的享受,激發出他們對學習語文的無限興趣,推動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語文。
關鍵詞:培養 初中生 學習語文 興趣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使學生的感官處于最活躍狀態,最佳地接收教學信息,有效地誘發良好的學習動機。這樣教和學得到了和諧的發展,教學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說激發興趣對語文教學而言、對學生的學習而言都是一個很好的策略,是語文教、學的雙贏策略。
一、控制提問難度、保持學的興趣
教師在課堂提問要難易適度,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可過淺,以免走過場;又不可過難,以防學生茫然失措,產生畏難情緒。較難的問題請優生回答:較容易的題目,則要請后進生回答。當學生在回答問題遇到困難時,教師應適時地、恰到好處地、巧妙地啟發指點。這樣難易有別、因人而異地提問,使每一個學生都可能取得成功而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從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興趣雖然屬于非智力因素,卻是學好語文的先決條件。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問題。語文教師不但要教得得法,更要滿腔激情,持久地去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學習情緒始終處在最佳狀態,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能夠做到優質高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并保持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濃厚興趣途徑和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全面了解你的學生,分析學生的思維結構,想學生之所想,運用學生思維進行課堂教學。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注意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思維角度,鼓勵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種不同的見解。注意語言的積累并與學生實際相聯系。樹立語文教師形象,激發學習情趣,因人施教,使全體學生都有所得。
二、張揚學生個性、深化探索的興趣
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尊重學生的創見,鼓勵發散思維,深化探索興趣。教師首先要有寬容的心態,對文本要有自己的深入理解,并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注意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思維角度。學生的閱讀既是一種以自己的個性去詮釋作品的過程,又是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學生回答正確時,要加以鼓勵;出現錯誤時,應給予指導;思維受阻時,應善于啟發誘導。要促使學生獲得成功,使之體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
三、習舊引新、激發學習的興趣
根據語文教材富有連續性的特點.在教學中.對前后知識性聯系密切的課文,特別是同單元的課文,教師應注重挖掘課文間的內在聯系.選用復習,鞏固已學知識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如《白楊》一文在揭題前,先提問復習已學過的《青松》這首借物喻人的詩歌,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詩歌表面是描寫青松具有抗爭惡劣環境,頑強旺盛的生命力,而實際是借青松來歌頌不怕困難險阻的中國人民,再順當地點明又要新學借物喻人的散文《白楊》。通過具體介紹白楊樹的特點,引導學生認識白楊與青松的共性和都可借物喻人的特征。如此導題,既復習鞏固已學知識,又激發學生學習新課興趣.便利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掌握新課的內容。
四、聯系生活、引發學習的激趣
學生離不開生活,現實生活中蘊藏著大量的語文信息。新教材更是把課嘗同生活有機結合在了一起。教師應該利用生活這部大書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感受到語文的無窮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培養學生的大語文觀念。積累語言,讀練結合。在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考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及時寫下自己在讀書時的感悟、心得,做好讀書筆記在讀練的過程中發現自我、發展自我,提升其思想,完善其人格。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好詞佳句名言警句詩詞的積累聯與運用。聯系學生實際,引導遷移興趣。順其自然地把學生“玩”的興趣引導到閱讀和寫作上來。表情敘述,激發興趣。有些課文,設計一些富有情感的導語或播放配樂朗讀課文錄音.激發學生的興趣。啟迪思維應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使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引導他們向知識的高峰不斷地攀登。
五、多媒體教學、直觀激趣
多媒體進課堂,已是當前教學活動的一項很重要的形式。它以有趣的音樂、圖像、顏色、畫面、動作等強有力地吸引著學生。教師結合課文內容,把幻燈片、錄像片、教學光盤等教學手段穿插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興趣濃厚。如《蘇州園林》一課介紹了江南第宅園林建筑的風貌。我們的學生基本上沒有去過蘇州園林。在學習這一課時,我讓學生先觀看錄像f課件),再閉上眼睛,想象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征以及局部的特點,然后讓學生默讀課文中的介紹,最后說出各自的收獲。讓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中去學習,使他們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如臨其境。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出濃郁的情境.就能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調動多種情緒,積極主動地跟隨老師進行課堂活動,求知欲會更強,效果會更好。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不斷滿足學生的期待心理,讓學生不斷產生跨越障礙的愉悅感。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是形成和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唯有興趣的萌動、激發,學生才會樂于在書的海洋里遨游,樂于在書本的河床上淘金,才會在學習中積月累提高語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