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C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02 滅火和防火是消防部隊的兩項主要工作,它好比是消防部隊的“兩條腿”,廣大一線作戰官兵舍生忘死、英勇頑強、攻堅克難為部隊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叫得出、喊的響的先進典型層出不窮,廉政教育在基層部隊開展深入,成績顯著;執法監督崗位擁有行政執法權,廣泛接觸社會,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機關和部隊,防火崗位思想政治工作常常被弱化,對消防部隊的意見、反饋大多體現在執法過程中出現的執法不公、不廉、不嚴、以權謀私等現象,嚴重破壞了消防部隊的形象,責權分工不清楚、一崗雙責無定位、教育工作不明確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在防火工作中出現盲區,存在漏洞,形成真空,監管不力,造成“兩條腿”一高一低,發展不均衡。
豐臺支隊結合部隊建設實際,深刻剖析經驗教訓,將政治工作與執法監督有機結合,將思想教育與業務理論有效融合,從精神層面、體制機制兩個方面,采取六項措施狠抓廉政工程建設,營造“想為而不敢為,想為而不能為”的氛圍,通過“以德育廉、監督保廉、社會述廉、家庭助廉、法治護廉”引導官兵牢固樹立“踏踏實實做事,干干凈凈做人”的工作理念。
精神指引:倡德育、重操守、常自省、樹風氣
腐敗思想來源于不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大力開展廉政教育,讓腐敗者“知恥”而“近乎勇”。
措施一:開設廉政教育大講堂,再學胡總書記三句話
廉政教育大講堂活動是豐臺支隊深入開展廉政教育的創新舉措,講堂每季度組織一次,邀請著名學者、廉政教育專家、中紀委官員、優秀官兵代表組織進行授課。通過講堂授課、觀看電影、警示參觀、開展討論等方式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使官兵思想上受教育,精神上得洗禮。通過開展教育,引導廣大官兵進一步思考“三句話”深刻內涵,把對“三句話”的理解提升到意識中,在理解的基礎上消化好、吸收好“三句話”的內在要求。豐臺支隊廉政教育第一講邀請電影《宋文博》中“愛民模范”宋文博的扮演者國家二級演員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王旭峰同志授課,王旭峰結合拍攝影片《宋文博》,近距離了解和接觸宋文博家人、戰友,談自己切身感受,從做人一定要有信仰、要有服務意識、要實現自身價值三個方面對官兵人生信仰進行了引導教育。結合觀看電影,在支隊再次掀起學習胡錦濤總書記“三句話”總要求精髓的熱潮,激發官兵學習宋文博同志在滅火崗位挺身而出、英勇無畏,攻堅克難,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在消防監督工作崗位上,堅持法律至上、群眾第一,規范執法,熱情服務。廉政大講堂從品行、德育角度入手,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措施二:搭建教育平臺,開展交流互動
搭建廉政教育平臺是支隊依托中紀委專業優勢提升廉政教育質量,深化教育水平的有效嘗試。支隊所屬右安門中隊與中紀委機關團委搭建廉政教育工作平臺。作為我黨紀律檢查工作的最高領導機關,借助中紀委直屬機關權威性、專業性、指導性對支隊所屬官兵定期開展警示教育,進行理論授課,提高執法服務水平,告誡執法部門正確行使手中權力。“中紀委-豐臺消防”互動平臺搭建以來,支隊為中紀委機關“四個能力”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中紀委在支隊建立直接面向基層執法單位的法治教育基地,根據消防部隊特性,對一線防火監督執法人員進行理論和案例輔導教育,提升執法人員為民服務的理念,推進支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互動平臺的搭建,先進榜樣的影響和輻射,政治理論的培育,廉政文化的交流,使廉政教育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每月一次的平臺互動讓受教育者思想沒有真空期,大量不間斷的警示教育營造出“吾日三省吾身”的環境。
“以德倡廉”是支隊廉政教育的原則,提高內心修為,及時祛除洗滌思想污垢,把腐朽的思想動機扼殺在萌芽狀態,讓良好的思想行為習慣實現由外表到內心、從被動到主動、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處處在,時時在,到達“想為而不敢為”的效果。
制度制約:廣督察、嚴處理、暗走訪、聽民意
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沒有有效的監督就不會對腐敗現象真正遏制。從制度上制約,讓權利在監督下運行,在監督下體現公正,在陽光下文明執法。
措施三:建立督查督辦制度,對執法部門組成督察實體
督查督辦制度是對執法過程中過錯責任追究、意見信息反饋的深入開展,是提高防火監督員執法水平的有效方法,是密切聯系群眾了解民情的有效途徑,是深入落實一崗雙責制的具體體現。2010年支隊研究制定《豐臺消防支隊督察督辦暫行規定》,重點圍繞監督員執法行為是否規范,執法質量是否合格,執法結果是否公正,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監督員遵紀守法情況,重點檢查有無違反《紀律條令》、“六個嚴禁”、“八項鐵軌”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監督員工作作風是否扎實,工作措施是否落實,有無敷衍了事、玩忽職守行為,有無在執法中耍特權、抖威風,對待群眾冷硬橫推等違法違紀易發多發領域進行全程監督,由支隊政治委員兼紀委書記帶隊,政治處主任、防火處高工、政治處紀檢督察干事組成督察督辦隊,對消防監督執法崗位不定期、隨即督察。督察督辦隊直接深入一線,深入被檢查單位當中,了解執法人員執法情況,掌握群眾反饋意見,定期召開防火監督員大會,將督察結果通報,針對監督員在監督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由防火處高級工程師從技術方面給予糾正和進一步指導,情況突出反映強烈影響嚴重的對問題個人進行廉政誡勉談話。在干部調整等易產生浮躁心理的敏感時期,加大督查督辦力度,督促執法崗位端正心態,安心工作。
同級政工部門對同級執法部門的督查督辦制度作為一項內部監督機制,它的執行,像一劑強行針讓執法工作人員產生心理危機,形成了高壓態勢,強化責任意識,嚴格公正執法。目前督察督辦隊共開展工作30次,出動警力70人次,涉及單位15個。
措施四:面向社會聘請警風監督員,定期開展建言獻策座談會
面向社會聘請警風監督員開展座談是提高消防監督服務質量,提升服務群眾工作能力,全面推進新形勢下和諧警民關系建設的一種方式。支隊每年公開聘請包括政府部門、民營企業、主流媒體等活躍在社會各界的8名代表擔任警風監督員,圍繞地區消防工作開展,通過暗查暗訪對執法規范化、隊伍廉潔從政、官兵遵紀守法、消防政風行風建設、服務社會水平等方面發揮監督作用,進行大量調研,每年定期召來警風監督員座談會,了解監督員意見,制定措施及時進行整改,進行反饋。警風監督員工作開展以來,支隊聯合區教委、城管、內保等職能部門,組織各級特邀警風監督員對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及周邊單位消防安全工作落實情況開展檢查;組織特邀警風監督員深入“四個能力”建設試點單位開展座談;組織特邀警風監督員現場督導實名監督執法工作。特邀警風監督員作為一項外部監督,密切了警民關系,拓寬了內外監督的渠道,豐富了執法監督的形式。
措施五:開展家庭助廉,延伸監督觸角
充分發揮家屬在推動部隊廉政建設中的特殊作用,建立“部隊管理、干部自律、家屬監督”的廉政監督網絡,加強黨員干部尤其是執法崗位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管理。以支隊黨委名義下發家庭助廉公開信,號召廣大干部家屬發揚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帶好家庭廉政頭、管好家庭廉政賬、吹好家庭廉政風、把好家庭廉政關、當好家庭廉內助。各大節日前支隊編發廉政警示信息,向家屬送去祝福的同時提醒家屬做好助廉工作,支隊還選編近年來發生的帶有突出特點具有普遍教育意義的違法違紀案件,編寫《警示錄》發放到支隊家屬手中。通過支隊和家屬的密切聯系,使支隊掌握黨員干部八小時外的生活情況,讓家屬了解支隊八小時內的工作安排,督促黨員干部嚴格遵守各項紀律規定,頂得住人情、抗得住誘惑、管得住自身、保得住清白。家庭助廉的開展,教育引導家庭成員,不利用親人的職權和職務影響謀私利、辦私事、搞特殊化,呼吁家屬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共同筑牢反腐倡廉防線。
措施六:面向社會述職述廉,廣泛聽取群眾聲音
面向社會公開述職述廉是執法服務理念轉變的體現。敢于聽取民聲,敢于開門納諫,是適應當前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的需要。2010年,支隊制定《防火監督崗位人員面向社會述職述廉暫行辦法》,支隊所屬24名消防監督員分成12組,向警風監督員、所負責監督區域街道辦事處、派出所領導、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責任人及管理人員進行公開述職述廉。每名防火監督員結合自身工作,從本人基本情況,所轄地區概況和防控重點,監督檢查工作履職履責情況,自身工作存在缺陷與不足等方面向參會人員進行匯報,針對工作不足提出改進措施。參會人員通過聽取匯報,對消防監督員職責履行和日常消防監督檢查、隱患查處及整改工作開展情況結合自身實際現場填寫《消防監督人員述職述廉評價表》、《社會民眾對消防工作滿意程度測評表》,以分值的形式對消防監督員的工作表現進行了評價。2010年支隊累計應邀參加的各級政府及監察機關40余家,企事業單位600余家,社區群眾300余人,各界媒體40余家并進行現場實況報道,述職述廉活動共發放不記名測評表815份,回收815份,其中評價為優秀的812份,良好為3份,滿意率為99.21%。面向社會開展述職述廉對于轉變消防監督人員觀念,提高執法業務素質是一種大膽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制度制約”是支隊實現“監督保廉、社會述廉、家庭助廉、法治護廉”的強制措施。制度越完善,執行越有力,權力行使過程中產生腐敗的機會就越少。加強廉政制度建設,通過建章立制不斷完善監督機制,推進嚴格執法,實現“想為而不能為”的目標。
從“精神層面”的“德育”到“制度層面”的“法制”,豐臺支隊努力實現“政治工作服務業務工作,政治工作和業務工作緊密結合”的目標,努力發揮“政治服務沖鋒號、導航標”的作用,努力教育廣大官兵“干凈做人、踏實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