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丹霞篤信佛教,采訪時,特意選擇了珠江邊的一家茶社。“我很少呆在辦公室,我通常一邊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一邊就把公事處理了。”陳丹霞笑著說。
這個開場白符合公眾對一個富二代年輕高管的想象:成功手到擒來。表面看的確如此,自2008年5月接手現任職務以來,陳用3年時間初步使高姿成為化妝品業的領導者。在外界看來,作為中國日化航母、高姿品牌母公司—立白集團創始人的女兒,獲得這份成績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唯有陳內心清楚,摘掉“富二代”的標簽,需付出多少努力。
不過,三年來最大挑戰并不在此—在過去25年中,高姿曾一度輝煌,后幾經易手,立白集團2006年收購時,高姿已處于低谷。立白集團先后高價聘請總經理重振高姿,雖然高姿有了起色,但與立白巨大的投入相比,高姿的發展還是太慢了。
陳丹霞接手之際,高姿的總經理已連續換了3個,論行業資格,他們都是行業內的頂級人物;論輩分,他們都是陳丹霞的父輩了。而外人眼里不過是個剛從澳洲留學歸來的“大小姐”,盡管她憑優異的成績獲得悉尼大學市場營銷與戰略管理雙碩士學位,并早已經有四年獨立運營整個公司的海內外工作經驗,但和前幾任總經理相對比,她實在太年輕了。
對于讓陳丹霞接盤,立白集團內部也有不同的看法,除了幾個點名要她出馬的人之外,其他所有人幾乎都不看好,甚至高姿的員工對這個即將抵達的總經理也充滿質疑。
陳丹霞要如何重振高姿?
從與員工廣泛的交談中她明白,做好“人”的工作是成功的關鍵。
陳丹霞接手時,高姿內部已有五股人馬—有收購后總部空降過去的一批子弟兵;有在高姿服務超過十年的老員工;還有前三任總經理帶去的行業精英們。在大家理念不同的情況下,公司就像一盤散沙,如何讓所有高姿人能更快、更好地融合到一起,發揮各自優勢,打造團隊凝聚力是陳丹霞面臨的最大管理難題。
陳丹霞的成長過程與立白的發展同步,深諳企業文化。就任后,她的首要任務是將立白總部強大、包容的企業文化精髓傳達給高姿人,讓大家用自己認為正確或感覺良好的方式來接受、呈現,讓高姿的老員工也感覺到被尊重。如此一來,隔閡逐步消除,切實改善工作氛#8202;圍。
立白集團在百貨商場的渠道上很有優勢,收購高姿后,本來決定繼續深耕百貨商場渠道,而陳丹霞原來在立白掌管的也是一些高端化妝品和國外市場的業務,對中國專營店渠道和市場不甚了解。但此時,陳丹霞卻開始重點發展專營店了。這是因為,她意識到這是中國化妝品市場發展最快的一個渠道,這個決定在2009年化妝品危機年讓整個高姿的生意逆勢上揚,同比增長100%以上,并成功實現了接手以來連續三年翻番的業績。
高姿曾經定位比較高端,陳丹霞接手前,高姿的銷售渠道非常單一—只做商場專柜。2008年的金融海嘯對化妝品行業的影響很大,市場購買力下降;但同時,她發現整個行業的的競爭趨白熱化,競爭門坎在提高,化妝品企業的運營成本增長快速,行業很多企業的經營利潤已經見底,面臨洗牌。
在她看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中國品牌在這個時候能夠將品牌做好,保證品質,保持原有的價格優勢,就會獲得巨大的發展機會。在充分評估中國化妝品產業環境與渠道現狀后,陳丹霞調整了原來的渠道策略與品牌定位,開始大力投入開發專賣店這個當時發展速度最快的化妝品渠道,之后又拓寬了大賣場,實行多條渠道并進的方式。
除了渠道拓展,陳丹霞還對公司管理架構進行了徹底顛覆。
作為一個有25年歷史的企業,高姿的規模雖然只是中等的,但其很多管理方式已經跨國公司化—管理太過繁雜、流程緩慢。陳丹霞接手后發現,一個小小的終端促銷活動,要層層上報,歷經10多人簽字,短則10天、長則數月才能最終執行。對于一個急需快速成長的中小企業來說,這種所謂的成熟的管理體系顯然是不適合#8202;的。
于是,陳丹霞把管理環節中的許多層級大刀闊斧地砍掉了—她要與一線進行最短距離的溝通,現在高姿的管理架構非常簡單—陳丹霞直接管理幾個部門長,部門長直接管理部門的業務。她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仔細把所有操作流程進行了梳理,盡量減少中間溝通環節又做到了有效監控與執行。
陳丹霞也在管理中運用了大量信息技術。高姿有一些服務十多年的督導,都是媽媽級的人物了,業績很棒但不會使用電腦、不會做PPT,她們的報表都是手寫的。陳丹霞給每個督導都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并建立和完善了內外部培訓機制。
另一方面,高姿也針對消費者需求開發了系列新品。高姿把市場定位在25歲-45歲的熟齡肌膚,提倡健康、優雅的生活態度。這部分人群對化妝品品質的要求尤為嚴格,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大品牌的必備條件。在產品開發上,高姿充分利用了立白集團的平臺資源,立白擁有世界先進的實驗室與博士后流動站,可以獨立地進行新品研發,這是其它品牌很難做到的。
改革效果立竿見影。三年來,高姿年銷售增速都超過100%。現在在全國有500多間商場專柜、4000多家專賣店,同時進入各大國際賣場。今年初,高姿開始進入華南市場。
陳丹霞是個很有緊迫感的人,在高姿高歌猛進了3年后,她認為,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讓公司保持高度團結、創新的精神,繼續創造更好的業績。連續三年的業績翻番已經讓這個團隊有些許驕傲了,她會注意給大家一些緊迫感和危機感,通過公司內部的良性競爭、績效考核,讓團隊保持持續活力。
雖然身為富二代,但父親并不驕縱陳丹霞,而是讓她自己多去摸爬滾打,有時候即使父親知道她做的是錯的也不去制止,目的是讓她自己體會。因此,陳丹霞從小吃的苦頭不少,比如出外求學就不是一帆風順的。
陳丹霞對高姿的未來有著清晰的描述。她計劃若干年后將高姿帶到資本市場,這也是她當時愿意接這個盤的原因之一,但具體什么時候上市、以什么樣的方式上市,目前她并未多提,只是強調不管最終是否進入資本市場,一個有持續發展優勢并利潤良好的公司最重#8202;要。
而一旦高姿成功上市,陳丹霞也將進行自己的職業轉型—成為一位專業投資人,這與她對自己的發展規劃是相符的,其實陳丹霞對投資蠻有興趣。剛畢業時,陳丹霞是有機會直接做投資的,但她覺得還是要先做一做實業,這樣,做投資時,會更容易看到一些本質的東#8202;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