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讓經濟恢復活力,我有四個建議。第一是要簡化規范,這樣我們就能更快行動;第二是更新基礎設施,這樣能增加更多就業崗位;第三是鼓勵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往往更有活力;第四是培養失業人員,讓他們具備一定的技能以便重返工作崗位。但是如果要說最重要的一點的話,我覺得是重新設計教育體系,教育至關重要。
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恢復了自信,我們充滿了渴望競爭的火焰。但是我覺得大家有可能忽視了教育。我們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競爭,但是我擔心的是,如果你的數學在全球只排26位、科學只排27位的話,這樣競爭起來就會非常困難。
我在通用電器的工作經歷讓我在過去30年里圍繞地球做了很多次旅行,這樣的生活和我小時候完全不一樣。當我在1974年來到達特茅斯學院之前,我離開家的距離從來沒有超過50英里。但是,現在全球化的浪潮幫助現在的學生打開了世界之門。
全球化是當前的主題,而且全球化已經成為這一代人前進的動力。我們很多增長都得益于全球化。不管你們將來做什么,你們未來的30年,都離不開全球化的背景,就和我過去的30年一樣。你們能夠看到全球各個國家的競爭力。這些競爭存在于能源領域、醫療保障領域、教育領域和金融系統領域。所以,無論你們是在肯尼亞、俄羅斯、法國、美國或者巴西,這四個領域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能源和環境保護領域,尤其是能源領域,中國的崛起尤其迅速。過去十幾年,美國在能源方面的投入并不是很多。另外,政治氣候的轉變已經讓新的國家能源法規的出臺變得遙遙無期。在為天然氣能源開拓市場這件事情上,美國需要起到領導世界的作用。美國也需要從墨西哥灣開采更多的石油。
但是現在這種戰略已經變得越來越難以執行,原因就在于全球化的趨勢正在加劇。對于很多美國公司來說,在美國生產產品,然后經過微調就賣到世界各地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在今天,想要成功,就必須直接整合到當地的技術來開發產品,并且考慮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我們將此稱為“反向創新”。事實上,這其實是為了降低售價、增加可移植性、更系統的考慮一個問題而不是簡單的做一個產品。
如果做對了,在一些國家,比如中國和印度,獲得成功的創新或許可以在美國也得到適用的機會。看看醫療保障吧,在美國之外很多地方的手續和流程都比美國少,花費也更少。有時候就僅僅是產品的價格。
如果你們想要創新,在獲得MBA學位之后也還必須繼續學習。我覺得自己最笨的時候就是剛剛畢業的時候。你們的目標之一應該是變得更加聰明,也更加能從全局的角度看問題。畢竟,在一個反向創新的社會,一個公司的CEO既需要有勇氣在未知的行業下大賭注,也需要足夠謙虛在從來沒有想過的地方來尋找新的想法。有些東西看起來很明顯是因為你們已經知道這些東西了。
最后一點是,如果你們想要成功,你們必須記住,人是非常重要的。你們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必須尊重每一個人,無論他是工人還是董事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