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強調,要大力選拔和培養人才,在領導班子中選拔配備懂工業、懂城市建設、懂金融的干部,開展大規模的干部培訓,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倡導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積極穩妥推進“兩化”互動發展,堅決防止搞形式主義和所謂的“政績工程”,做到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以扎實有效的工作開創“兩化”互動發展新局面。
我們都知道,毛澤東同志早就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鄧小平同志也曾說過,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講,關鍵在人。所以,發展離不開人才,人才決定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兩化”互動發展,首先要落實科學的人才觀。只有用好人才第一資源,才能促進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地球是平的”,全球化的時代,加快建設人才強省,是四川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是鞏固擴大四川在西部的發展領先地位、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重塑“四川經濟版圖”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人才高地建設促進產業高地、科教高地和開放高地建設,不斷提高區域發展競爭力的必然要求。當今世界,人才資源已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誰擁有了人才優勢,誰就擁有了競爭優勢。
正因如此,近年來,四川清醒地認識到人才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高度重視和著力解決高端人才缺乏、人才分布不均、人才有效發揮作用不夠、創新創造環境優化改善等問題,全省人才事業蓬勃發展,人才開發取得顯著成效,為全省各項事業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所以,在筆者看來,人才興、四川興、兩化興,是西部大開發10年來尤其是近5年來,四川各級黨委政府的一條寶貴經驗,也是四川兩化互動取得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
人才是興川之本,是發展之基。要充分發揮人才隊伍對四川振興的支撐作用,就要靠人才推進事業、靠事業造就人才,就要以培養引進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引才、育才、聚才各環節的緊密銜接與良性互動,促成人才的合理流動和配置,形成各類人才各得其所、才盡其用、用當其時的良好態勢,創造出四川跨越發展的新優勢。
從這個意義上說,四川把發現人才、使用干部、委以重任、壓擔成長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干部任用工作中探索把人才資源轉化為人才資本的新路子,必將以更加扎實有效的舉措奮力開創“兩化”互動發展新局面,建設一個更加開放、更有活力、更加富裕的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