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破產只有十幾個小時的時間。”此刻,王傳福所帶領的比亞迪應該重溫比爾蓋茨的經典名句,對于45歲的王傳福和僅僅8歲的比亞迪汽車而言,目前還沒有任何狂妄的資本,去拒絕進行反思和改變。
8月29日晚,網名為“雅魯藏”的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營銷部工作人員通過微博發布消息稱:“2011年8月29日,比亞迪汽車銷售所有營銷部立即解散,限定9月30前全部尋找生路,就這么突然被辭職了。”比亞迪的大幅裁員計劃就這樣浮出了水面。
是日,這家整車制造商針對銷售公司裁員之事,首先通過微博釋放,隨后更多細節曝光。大意是,比亞迪汽車將針對銷售公司采取瘦身計劃,裁剪營銷系統的員工,裁員人數在1800人左右,高達70%。此事,再把正逢多事之秋的比亞迪汽車推到了未知境地。
在此之前,比亞迪汽車正遭受贏利與銷量銳減(據來自比亞迪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比亞迪整車銷售22萬輛,同比下降23%,凈利下降近九成)、高管離職(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夏治冰辭職)的陣痛。裁員風波把比亞迪掩藏已久的問題,擺到了王傳福面前。
一直不走尋常路的王傳福與比亞迪汽車一直備受爭議,但在2009年之前,爭議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即便是王傳福團隊的高管面對爭議時也說:“我們的實際行動肯定比爭議更有說服力,所以不用太在意別人怎么說”。與此相應的是,比亞迪銷量的持續攀升。此外,巴菲特的入股、與大眾、戴姆勒集團等的合資計劃,以及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都使得比亞迪的汽車帝國極具誘惑力。
比亞迪模式,也成了中國汽車行業內一種新的思路。借力、整合、低價、應用模仿等,都被比亞迪發揮到了極致。
光環掩蓋了一切。但最終比亞迪的迅速擴張策略還是逼近極限。
裁員能解決短期問題,但是如果一次性裁員超過70%,顯然比亞迪汽車面臨的不是短期能夠解決的問題。
一直延續低價策略,產品的質量也難說過硬,比亞迪的品牌含金量聊勝于無;為比亞迪增光不少的新能源汽車“雷聲大雨點小”;人海戰術造成的超高人力成本支出(上半年的薪酬支出高達47億)讓企業不堪重負;被功利主義蠶食得傷痕累累的渠道;即使降價也難以提高的銷量;需要安撫的憤怒的員工和經銷商……危機不斷的比亞迪將滑向何方?比亞迪自救的突破點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