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公司里總有很多事發生,有的應該表揚,有的應該批評。批評和表揚到底該由誰來執行呢?在創業的過程中,有時感覺成功是不可以復制的而錯誤則是可以重復的。比如大家就算知曉了微軟運行的每一個步驟也不可能成為另一個比爾蓋茨,但若有人像我原來一樣不重視財務管理十有八九公司在錢財上會有損失。列出自己的經驗教訓,一是對自己進行總結,二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借鑒。
6 老板盡量唱紅臉
每天公司里總有很多事發生,有的應該表揚,有的應該批評。批評和表揚到底該由誰來執行呢?
剛干公司時,找不著當老板的感覺,平素又最煩管人,所以員工有什么問題我很少說。結果公司員工自由散漫,誰也不服誰,工作無法開展。后來覺得再這樣下去實在不行,于是開始板起臉管人,這下新的問題又出來了,公司里幾乎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到我和公司員工之間,經常有員工當面與我理論是非曲直,這老板當的真郁悶,而我又實在不想當一個聲色俱厲的管理者。后來與日本企業接觸多了,發現不少奧秘。日本公司總經理很少罵公司普通員工,對公司底層員工可和藹了,但他經常當著員工的面訓斥公司中層干部,而普通員工犯錯誤則由其直接領導負責處理,當然月底發工資時總經理心里可不含糊,這樣公司不僅管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員工心里也比較平衡。
于是拿來主義,雖然公司不大,好歹也有幾個主管。開會時明確職責,誰的手下出問題誰自己處理,別什么問題都往我這推。平常我一般只表揚好人好事,鼓勵為主,而主管自身犯錯時我也很少當眾批評,通常是私下交流。時間不長,公司管理順暢了,我在公司里的形象也大為改觀,員工更尊敬我了。
既然主管和部門經理享受著公司崗位津貼當然應該為老板分憂,該唱黑臉作惡人時就應當仁不讓,而老板一般應保持一個超然的態度,置身于事件之外,旁觀者清嘛。不過部門經理需要支持時,只要不是原則性錯誤,我通常態度鮮明予以支持。
7 公司里的親戚
這個問題,我只有教訓,沒有經驗。在公司剛成立時,我根據以往耳襦目染的各類情況,決定盡量不用親戚朋友。后來公司到一定規模時,外地一個長輩打來電話,說她兒子畢業一年,在當地我們這個行業的一個小公司當業務員,收入不是很高,希望來北京發展。因為親戚家庭比較困難,要來北京的這個表弟我也見過,現在十八九歲,相當聰明,當時想公司正缺人,用誰不是用,因此我爽快地同意了。
表弟人很機靈,又會來事,幾個月時間就完全適應公司環境,而且在部門里業務完成的很好,提成總在前幾名。后來我發現,表弟經常在公司里表白自己的特殊身份,對同事吆五喝六,公司其他員工很不滿。為此我找他談過幾回,他都表示一定改正,不過收效不大。轉眼一年過去,表弟在這個行業里已經如魚得水,這時,表弟找我說他在老家有幾個同學,聰明又可靠,希望帶過來一起在公司發展。我想這是好事啊,來吧,照單全收。麻煩開始了。
表弟和他的幾個朋友吃住都在一起,相互之間只說家鄉話,公司里除了我誰也聽不懂。而且他們雖在不同部門,但被部門主管察覺他們相互勾結掙黑錢。表弟非常聰明,他散布說公司股東之間有矛盾,他是我這一派的,讓他的直接主管不要站錯隊,否則后患無窮。公司不少員工真被他唬住了,過了~段時間,問題才反映到我這來。公司對待此類問題一向是第一次罰款警告,第二次開除。我和表弟談了一回,他拍胸脯表示絕不再犯類似錯誤。沒過一個月,又有部門主管向我反映表弟的小團伙在干私活,而且不但不避諱其他員工,甚至鼓勵其他人一起干。我真的很為難,再不管該養虎為患了,我還指望公司做強做大,讓一起創業的股東老有所依呢。長痛不如短痛,一咬牙,我將表弟和他的小團伙陸續請出了公司。公司業務為此震蕩半年。
所以,親戚朋友能不用還是不用吧,否則最后親戚朋友也沒得做了。
曾經聽過其他公司老總講他在公司做大后如何對待親戚。他的五六個親戚在他創業時不計得失幫他干,做大后親戚跟不上公司發展步調,且占據高位不好管理。這時,他采取犧牲錢財保全親情的方法:歲數大的給一筆錢幫其另外創業,歲數小的公司出錢送到國外留學并負擔所有開銷,讀成MBA后幫其再找工作從而順利解決這一棘手問題,高!
8 當老板和開車
去年回老家,坐一個親戚開的車。親戚剛拿本沒多久,屬于實習司機。一道上馬路又寬又直,司機的手卻在不停地動,左一下右一下,車也在畫龍,我坐在副座上,心里很緊張,系上安全帶,嘴里話也少了,腳下直使勁,旁邊車道上的車不停地在按喇叭,還好,最后終于安全到達。回想十年前自己剛拿本時,已是老司機的弟弟坐我的車也提過同樣問題,當時自己信心很足,根本不理解坐車的人怎么會有這種感覺,現在明白了。
總結自己開公司,也經常犯類似的錯。政策朝令夕改,看見別的公司有什么新章程常常一拍腦門拿來就用,過段時間發現效果不好又推倒重來,弄得公司員工無所適從。原有的提成獎勵方法有的已經很好,經過實踐檢驗較為合理,員工也認可,偏偏聽完什么專家講座或看完某本管理書后,不經過深思熟慮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進行改造照搬照抄,立刻重新制定政策,結果會計抱怨不好操作,員工抱怨政策不合理,一通折騰后又改回原樣。
現在常想,辦公司和開車很像,老板就好比駕駛員,車在路上跑,只要在本車道的兩條白線內就0K,不必時刻調整方向盤,否則司機累,乘客累,車還畫龍易出危險,費力不討好。同樣辦公司只要公司運營在可控范圍內不犯大錯,政策就應穩定執行,保持連貫性,讓員工心里有底。小公司老板權力集于一身,缺乏監督,制定政策更應該小心謹慎,不然公司總在調整,員工缺乏穩定感,不跑光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