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的流水線作業不光捧出很多明星,也培養出很多幕后人才,與內地的導演、編劇大多屬于自由身不同,TVB的幕后人員都是簽約員工,拿固定薪資,每天要開工,一般都是從助理編導做起,初級編導、高級編導、執行監制、高級監制,一路積累經驗,學習創作,直到主控一部戲,鐘澍佳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
入行給杜琪峰做過副導演
我19歲入行,最開始做助理編導,還要兼任副導演、場記、現場制片等,現在想起來當時挺苦的,薪水很低,但是因為年輕,一切都不覺得。我曾經5天4夜沒有睡覺,最后暈倒在棚里,這種情況在TVB是很常見的,特別是剛入行的年輕人都是這樣磨出來的。因為我們什么工作都要做,所以也學到很多東西,像鏡頭語言、現場應變能力等,這些經驗是在學校學不到的,只有天天看,才能一點一點積累。
很多香港電影的導演都是從TVB出來的,像杜琪峰、陳木勝、韋家輝、王家衛、關錦鵬等,我入行的時候他們已經很厲害了。我還當過杜琪峰的副導演,記得那部戲有去日本取景,為了節約經費,他只帶了兩個工作人員,所以我不僅要做副導演,還要負責服裝、道具、發行,甚至連爆破都要我來做,在這種艱苦環境中訓練出來的導演,不可能不好。并NTVB的導演需求量很大,因為戲的制作成本、風格類型等各不相同,需要各種水平的導演,所以基本都有工開,都有機會去磨煉。
我是梁家樹一手提拔起來的
很多人都會覺得TVB的派系斗爭很厲害,在我待的那段時間主要分為梁(家樹)派與(曾勵)珍派,我是一直屬于梁派的,我覺得當時這兩派是良性競爭居多。每派有自己的特點與特長,梁派的人都比較年輕,想法比較多,拍的戲會比較有趣,珍姐那邊比較擅長中國傳統題材,我算是很受梁哥的重用,他一路提拔我,我30歲就被升為監制,是TVB里面最年輕的監制。香港是永遠有夢想的地方,我們相信一切都有可能發生,在內地,成功可能不是通過努力,或許人際關系比較重要,但是在香港,大家都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成功。我當時并沒有感覺到什么派系斗爭,我們更多的是專心創作,做好自己的工作,自然就有提升的機會。
外界都說TVB與香港電影在拍攝的時候是沒有劇本的,這話不準確,我們有些劇是有劇本的,但是有些劇只有個故事大綱,因為我們的創作環境很自由,可以二度、三度創作,現場想到什么新的東西都可以放進去,也因為我們夠膽去改、去變化,所以整部戲會比較活。當然TVB的配置很齊全,改動之后需要什么樣的服裝、道具都能找到,為沒有劇本提供了客觀支持。我拍《壹號皇庭》的時候是沒有劇本的,只有分場大綱,我要做現場調控,其實這部戲也有借鑒美劇,故事模式都一樣,只是在案件、人物細節上做些改變,讓觀眾更容易接受,但是因為當時我們收看美劇的渠道比較少,所以《壹號皇庭》推出的時候,觀眾都覺得新鮮,回響特別好。
到內地拍戲,拋開大香港情結
2001年,我離開了TVB,因為我想去拍電影,就加盟了黃百鳴的電影公司,簽了6部電影約,之后就來了內地發展。2002年我來內地拍戲的時候,內地影視剛起步,平均工作水平不高,但是所有人都很用心去學,所以這幾年進步很多,現在的制作水平已經不比TVB低,有一些好的電視劇已經有了國際化的水準。我當時在TVB學到的東西在內地都有用到,拍戲除了需要導演具備不同的思考方法,經驗也很重要,這是TVB給我們最好的訓練,從那里出來的導演在現場考慮比較周詳。來內地拍戲很舒服,拍攝環境比較健康,每天都有得睡,待遇也比較好,所以香港幾乎好的導演與編劇都來內地了。
香港導演北上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很難融入這個環境,很多人很難拋開大香港情結,總覺得自己有多專業,對國內的文化一點也不了解,只是硬把故事搬過來,但是在香港發生的故事放到內地,就會顯得不倫不類,沒有真實感。比如《奮斗》,換成香港導演可能就會拍得很時尚,但是不會拍出“奮斗”的精髓。要想真正拍出好作品,就必須在這個地方生活,只有呼吸這個城市的空氣,感受他們的生活狀態,才能真正懂得這個地方的文化。我2006年在北京定居,對北京的每條街道都很熟悉,現在只有工作的時候才回香港,回到香港講粵語的時候反而要先想一下國語怎么講。
最近兩年TVB又重新成立了電影部門,找我過來幫忙拍攝,像前兩年的賀歲片《72家租客》、《我愛HK開心萬歲》都是TVB投資的,我跟曾志偉大哥一起制作,現在正在拍攝的也是一部TVB暑期檔要上映的電影。有人覺得我拍攝的電影可能香港味道比較濃,不太符合內地的市場,其實我在找一個內地與香港觀眾都會關注的題材,比如《我愛HK開心萬歲》就講到城管的問題,他們每天要巡視,見到小販就要抓,在內地與香港都有這種情況,正在拍攝的電影就講到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地產商的霸權等,找到這些共通點,香港與內地的觀眾就都能接受。我不會刻意地表現兩岸合拍片,那樣如果裝得不像,內地觀眾看著別扭,香港觀眾又會罵你。其實我拍一個非常地道的香港電影,總票房并不吃虧,《72家租客》在香港是當年的票房冠軍,有3500萬,在廣東地區也差不多3000萬,再加上內地其他地區,總票房大概8000萬。
TVB的味道越來越淡了
TVB曾經影響了整個華語娛樂圈,但是現在影響力越來越弱,一方面是網絡的發達,美劇、日劇、韓劇都能輕易看到,內地的電視劇發展也很迅速,觀眾對TVB的戲沒那么多熱情了。另一方面,TVB自身在退步,比如現在拍攝的《回到三國》,香港哪有外景地拍攝這種戲啊,跟內地根本沒法比?,F在還有優勢的就是時裝劇了,因為文化環境和國情與內地不一樣,并且比較早商業化,在時尚感上會比較真實。
TVB曾經培養出很多大明星,現在這方面比較弱了,在新一代的小生中,我比較喜歡黃宗澤,我覺得林峰明星味太重,不像個演員,但是黃宗澤戲路就會比較廣一點,吳卓羲也有演員的味道,帥、親切,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ǖ┍容^喜歡楊怡,她是從訓練班出來的,很努力,我的電影一般都找他們出演。在演員選擇上,TVB會有建議,當然希望推他們力捧的,但是會跟我協商,最后還是我根據角色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