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士兵突擊》中的“七哥”,是《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迷龍,是《我的兄弟叫順溜》中的陳大需,是《唐山大地震》中的方大強,是《王海濤今年叫十一》中的王海濤,是《永遠的忠誠》中的沈浩……他,就是那個憑借自己扎實演技和親切外表征服了億萬觀眾的42歲成熟男人——張國強。
《士兵突擊》的熱播讓大江南北的觀眾認識了張國強,鋼七連連長“七哥”的成功詮釋讓他在戲外也被好友和粉絲親切地稱為“七哥”。然而,37歲才出名,連張國強都不得不承認“確實有大器晚成的感覺”。從“士兵”到“團長”再到“順溜”,張國強的硬漢形象一直被軍旅題材作品所青睞,然而在那之后,觀眾似乎再沒有看到張國強身著軍裝的熒屏形象了,《牽掛》、《王海濤今年四十一》、《只要你過得比我好》等家庭現(xiàn)實題材作品也將他的表演推向了另一個高度。張國強目前正在拍攝電視劇《情感戰(zhàn)爭》,他坦言,“不想再過戰(zhàn)火紛飛的日子,想過段和平寧靜的生活了”。
別拿豆包不當干糧
電視劇《永遠的忠誠》是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90周年獻禮片,張國強塑造的那個皮膚黝黑、無論對誰都敬仰三分的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書記沈浩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對沈浩的詮釋不僅實現(xiàn)了張國強形象上的突破,在表演上也完全顛覆了之前的套路,連在劇中飾演他妻子的陶虹都贊張國強的表演“太像了,可以以假亂真”。
《永遠的忠誠》根據(jù)“感動中國”人物沈浩的故事創(chuàng)作,為了詮釋劇中瘦弱的沈浩,張國強進行了瘋狂的減肥,一個月內(nèi)迅速減掉15斤,“之前也沒想到能這么成功。黃瓜就是我每天的食物,早上喝點咖啡或牛奶,其余時間都吃黃瓜。為了感受沈浩書記的生活環(huán)境,我提前了一周到達小崗村,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去附近菜市場買黃瓜”。這是張國強第一次飾演當代真實人物,第一次主演農(nóng)村戲就當村官,第一次和多位“老戲骨”同組對戲,第一次在40℃的夏天穿棉服拍冬季雪戲……
Q:據(jù)說你曾去沈浩書記的墓地看過。當時心里的感受是怎樣的?
A:很復雜,因為拍攝的兩個月里我可以感受到當年沈浩在小崗村付出的點點滴滴,在墓前我為他點了根煙,只希望一根煙可以幫他消除所有煩惱,讓他在“那邊”沒有煩惱,生活得更好。
Q:塑造這樣一個生活中有人物原型的角色,你是怎么把握的?
A:在劇組的幾個月,我發(fā)現(xiàn)只要知道我是來演沈浩書記的百姓,都會興致勃勃地和我講述很多有關(guān)他生平的事情。原因很簡單,他的作為的確是受到了當?shù)卮迕竦目隙āN夷馨焉蚝蒲莸谜鎸嵍际强慨數(shù)匕傩盏膸椭乙兄x他們。
Q:對于飾演沈浩這樣的人物,與拍其他戲有不同感觸嗎?
A:這是我第一次拍真人真事題材的作品,兩個多月的拍攝對我的觸動的確很大。這部劇叫《永遠的忠誠》,我很喜歡這個題目,因為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把忠誠二字永記于心,忠于自己的家人、朋友、工作,就等于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百姓。
Q: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場戲?
A:沈浩拉著母親的一只手,沈母拍著沈浩的頭讓他好好工作,不用為家里擔心的那個情節(jié)讓我很揪心。也是那個情節(jié)讓現(xiàn)場所有人都哭了。那時我差不多已經(jīng)拍了1個月,沈浩當年的狀態(tài)已經(jīng)深入我心,我太能感受到當一個男人為了工作、事業(yè)可能會對家人稍有忽略的感受,完全能理解。忠孝難兩全。
從硬漢到極品好男人
張國強出生于黑龍江佳木斯一個梨園世家,曾祖父是評劇倪派小生的創(chuàng)始人,父親是京劇演員,母親也是評劇名角,如此的家庭背景,給了張國強與生俱來的好嗓子和表演天賦。在進入話劇團開始演戲的那十多年里,張國強跟革臺班子走穴,在歌廳做駐唱,他從未想過一夜成名,《士兵突擊》火了之后,感覺“就像做夢一樣”。從窮困潦倒到走紅,張國強經(jīng)歷了人生最大的蛻變,然而現(xiàn)在回憶起那段成名前的難忘經(jīng)歷,張國強“依然還是很開心的”。
從小就熱愛表演藝術(shù)的張國強,一直很喜歡演員這個職業(yè),他直言自己是一個表演欲望很強的人。從張國強的作品中,你能從他身上確實地感受到一種源自生活的張力,他所塑造的人物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仿佛他就是劇中的那個人物,渾然天成。要做到這一點,張國強始終認為拍戲前做足功課是很重要的事,“必須把人物特點記到心里才行,這也是對工作和你所飾演的角色負責”。張國強骨子里有著東北人特有的豪爽、正直和不服輸?shù)膫€性,也因此常有軍旅題材的劇集找到他,扮演的都是鐵骨硬漢形象,他憑借自己男子漢的氣質(zhì)和憨厚的笑容,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如今已到了不惑之年,事業(yè)成功并做了父親,張國強也開始嘗試更加有責任感、使命感的角色。從《牽掛》開始,他一直偏重于家庭劇。前不久熱播的《王海濤今年四十一》,張國強笑稱“這簡直是我的縮影”,生活中的張國強就是那樣一個愛操心的人。
Q:溫崢嶸在《只要你過得比我好》中與你合作后用“特別爺們”來形容你,包括編劇范昕也曾說你是“中國純爺們”,你覺得自己“爺們”嗎?
A:還好吧,就是性格挺豪爽的,東北男人很多都這樣。
Q:《王海濤今年四十一》中你塑造了一個“極品好男人”的形象,你心中關(guān)于“好男人”的定義是什么?你覺得自己夠這個標準嗎?
A:男人最應當有的就是責任心,就像劇中的王海濤,身為老大的他會讓自己竭盡所能使身邊的親人過得幸福,最終他得到全家人的愛。對于這個標準只有身邊人才能評價,自己很難估分的,但我肯定是在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Q:你會介意別人說你是大器晚成嗎?
A:不介意,也的確是這樣。在成名前經(jīng)歷了很多開心、快樂、煩惱、彷徨的日子,這些都是我現(xiàn)在演戲的資本,可以讓我把角色演繹得真實。
Q:《士兵突擊》對你來說意義最為重大?
A:《士兵突擊》畢竟是我的成名作,我很感謝導演和在一起合作拍戲的王寶強、李晨、段奕宏。那段時間的拍攝至今記憶猶新。
Q:在你成名前后,生活上有什么變化?
A:其實除了知名度高了,其他生活上的變化沒有太多,我也不希望自己因為這個影響到我身邊人的生活。
Q:平時不拍戲時,你都喜歡做些什么?
A:約朋友在大排檔吃小吃。
Q:你最喜歡的休閑方式是什么?
A:騎自行車穿梭在上海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