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內介紹EVA的文獻中,大多是介紹EVA在企業中應用的種種好處,避免討論EVA管理的失敗,而探討EVA在中國上市公司中實際應用的更是少之又少。EVA在實踐應用中的經驗教訓對于正在實施的公司或其他想實施EVA管理的公司來說顯得彌足珍貴。本文針對當前EVA在我國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作以探討,并提出幾點解決對策。
[關鍵詞]經濟增長值(EVA) 業績考核 股東收益
一、EVA理論概述
1.EVA的含義
EVA是經濟增長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縮寫,是通過調整后的稅后經營凈利潤減去全部資金成本后的余額。在EVA使用的方法下,利潤或投資回報率不是企業價值創造能力和經營狀況好壞評估標準,關鍵是是否超過投資者的資金成本,即稅后經營凈利潤扣除債務和股權的成本。
2. EVA的特點
(1) 用經濟利潤取代替會計利潤EVA考慮的是給企業帶來利潤的全部資金的成本,是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利潤。
(2)使“獎金銀行”成為有效激勵機制,用EVA的固定比例來計算貨幣獎金,獎金上線不封頂,并且只對連續提高的EVA指標才能支付獎金。把這些獎金存入獎金銀行以方便在未來年限支付。如果,未來的EVA指標下降,此筆獎金就會沒收。
(3)EVA便于工作人員的理解與接受, EVA評價核心指標卻恰恰相反,它易于被財務工作人員和非財務工作人員理解和接受,使投資人不在困惑。
二、EVA在當前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001年初,思騰圖特公司開始開發中國市場。雖然EVA是個相對簡單,易于溝通理解的含義,但要將其實際運用到企業當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當然,這與EVA的自身缺陷有關,但最重要的還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公司治理結構的不合理等因素。
1.只是簡單方法的復制并沒有領會EVA理念
(1)忽略股權資本成本導致數據不真實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任何一項資本都具有機會成本,權益資本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資本來源,同樣也有成本。而忽略了資本成本使整個計算結果出現偏差。
(2)不成熟的資本市場影響結果準確性
EVA的權益資本成本是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FM)計算出來,這只是風險 沒有摩擦的理想狀態下的模型。
(3)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影響EVA的實現
在目前的機制下企業管理者的產生并不完全是通過市場產生的,而是通過高層行政的任命或行政的干預方式來產生的,所以相對于企業長期的發展,管理者需要更加的關注在任職的期間企業的業績。由于企業治理的結構的不健全阻礙了EVA指標評價體系的真實性。
2.EVA評價體系沒有徹底整合起來
(1)EVA在企業績效評價中的片面性
EVA只是一個單一的指標,它避免不了在業績考核過程中存在著片面性。EVA想采用單一的指標來實行能夠一次性顧及到所有的管理問題的獨特方法,但是要想復雜的公司系統過度的單一化和理性化絕不是引入EVA就可以做到。這種局限性一方面體現為指標的單一性,另一方面,EVA雖然擺脫了傳統財務指標的缺陷,但它還是基于原有的會計的利潤進行調整來計算,它避免不了財務指標的局限性。
(2)EVA難以評價非市場力量決定的資金流向
因為對權益資本成本的敏感,EVA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對“圈錢”的渴望,削減對股權融資的喜好,但EVA對那些非市場力量決定的資金流向和分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另一個選擇就是使銀行做出的逆向選擇,或本身從事高道德風險的業務,無論選擇哪一種都會增加了銀行系統不良的資產負擔,這并不是好的情況。
3. 資本結構不合理
(1)我國資本市場不完善
資本結構是指公司長期資本中債務和權益之間的的比例關系。資本結構通常采用負債比率來表示。由于EVA在實踐和理論都和股東的財富密切相關,因此EVA指標經常被使用在薪酬激勵的機制中,但它的激勵的效果和程度與EVA指標相關,EVA指標的精確結果由三個要素決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股本的資本成本。股本的資本成本的計算在西方國家來說不是問題,但在我國現狀來看卻困難重重。
(2)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受到質疑
EVA雖與會計利潤不同,但其數據卻來源于財務報表,依賴于信息披露的可靠性,若此前提不具備的話就會導致業績考核的效果大打折扣。目前,在中國上市公司會計報表中存在虛假成分絕不是偶然的。
三、改進EVA評級體系在我國企業應用中的方案
1.EVA在當前企業應用中應與時俱進
對于EVA的問題,根據我國的特色情況應該進行適當地改進完善。首先需要制定統一的會計調整項目,只有統一了調整項目,EVA指標在我國才有可能得到廣泛的應用。適當地將EVA指標與一些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當前企業在導入EVA指標評價方法時,可以適當地將EVA指標與一些非財務指標相結合來綜合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特別要注意的是要小心劃分EVA,不能脫離本企業的本身實際情況。
2.完善和深入EVA考核激勵體系
首先我們要做到考核合理化。第一,EVA在計算時的一些不合理因素應考慮去除;第二,關鍵的業績的指標體系與EVA指標激勵的員工的工資總額應作為“限額”,管理者的收入的決定因素與員工的收入決定因素統一于EVA指標時,利益的共同的體機制就形成了。
其次是管理的規范性。EVA指標的考核激勵的推行給管理者和員工灌輸了當主人的理念,激發了他們的內在潛力,為他們提供了自身的價值,使它經過適當的引導就能很快的轉化為能力,這引導需要通過加強基礎的管理和提升管理的水平來實現的。
最后是協調的制度化。EVA指標考核的激勵體系的實施促進了管理者開始算細賬、算精賬。具體表現在內部各分子公司之間的加工團結協作,在往來結算中的拖欠的貨款和經濟的糾紛有呈上升趨勢,由于這種在各分子公司內部往來的拖欠通常是不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這等同于在免費地使用別人的有效資源。要想營造EVA指標實施的良好環境,在各分子公司的內部實行市場化的改革的同時,也要按市場的法則建立內部市場的運作的相關規定。
3.加強建設企業內外環境
在外部市場不夠成熟,內部公司治理結構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企業不能一味地追求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而要深入思考EVA 的研究究竟能給企業帶來什么,是否滿足企業的現實需求,是否和企業長遠發展相適應。要不斷進行市場經濟建設,完善市場體制,對企業業績進行考核時,EVA 不能取代現實的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重要作用,應該注意將EVA 與其他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相結合,從而達到正確的評價目的。
參考文獻:
[1]張純:EVA業績評價體系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12)
[2]張進智:EVA與企業極力績效考核——經濟增加值(EVA)在度量股權激勵效果中的作用.南海出版公司,2008,(4)
[3]張云鵬:EVA的管理革命.管理現代化,2008,(4)
[4]陸字建:EVA業績評價系統的創新及不足.財會月刊,2010,(9)
[5]喬華 張雙全:公司價值與經濟附加值的相關性: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研究.世界經濟,201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