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旅游節慶在我國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二十多年突飛猛進的發展,全國舉辦旅游節慶活動的城市也越來越多。而發展在旅游節事活動中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但是我國旅游發展仍是旅游節慶活動的薄弱環節,嚴重影響了我國旅游節慶的整體效益。一直以來,大連很重視旅游節慶活動,并把它作為一個重要項目來抓,但針對旅游節慶發展的研究還存在不足。本文正是出于這方面研究需要的考慮對大連旅游節慶發展進行系統研究,提出了大連旅游節慶發展對策。
[關鍵詞]旅游節慶 問題 發展 大連
一、大連旅游節慶活動發展發展現狀分析
大連東瀕黃海,西臨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長達1906公里的海岸線呈V字型簇擁著這顆北方明珠。大連處東北亞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區域,與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相鄰,是歐亞大陸橋重要連接點。全市總面積12574平方公里,區內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整個地形為北高南低,北寬南窄。大連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溫帶地區,具有海洋性特點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5℃,氣溫最高37.8℃,最低-19.13℃。
1.大連旅游節慶的發展優勢
大連市是遼寧省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資源類型豐富,吸引著國內外的游客。近幾年,大連市旅游業發展迅速,大連市政府和本地居民對旅游節慶的發展十分重視。(1)地理位置。大連是京津的門戶,北依營口市,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是大連的廣大腹地,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與日本、韓國、朝鮮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相鄰,是東北、華北、華東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門戶。(2)主要旅游景點和旅游節慶活動。大連是中國著名的避暑勝地和旅游熱點城市,也是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不僅有豐富的中國近代人文歷史旅游資源,還有許多風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資源。(3)特產。大連地區的水產品資源比較豐富,盛產多種魚,蝦,蟹,貝,藻,是全國重點水產基地之一。(4)交通優勢。在大連航線網絡布局中,與日、韓、俄“直航扇面”進一步強化。沈大鐵路是我國六大主要干線之一。大連的海上客運航線可謂四通八達,馳名中外的大連港與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有航運往來。(5)客源市場。在經濟條件的基礎上,大連由于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在爭奪客源市場時的優勢也明顯地表現在市內和市外兩個市場。
2.大連旅游節慶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大連市節慶旅游在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都存在兩面性,隨著大連市節慶旅游業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競爭優勢,問題也隨之而來。第一,節慶活動缺乏創新和特色。旅游業是以特色取勝的行業,創意和創新是旅游節慶的靈魂,旅游產品要有外延擴展或內在變化才能具有持久的吸引力。第二,節慶旅游紀念品開發欠缺。現在大連在旅游紀念品開發方面做得不夠,許多旅游紀念品要么很貴,要么就很粗糙,而且大同小異,真正使旅游者欣賞并能承受的很少。第三,營銷和促銷力度不夠。這幾年大連旅游節慶已經有一定的影響力,但要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旅游節慶活動,很明顯它的吸引力還是不夠的,很多國內的旅游者都還不知道這個旅游節慶的存在。第四,政府介入過多,市場作用遠未發揮。由政府部門牽頭主辦,按行政方式運作,較少考慮由企業承辦。第五,節慶的經濟文化結合力度不夠。大連旅游節慶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其特色的展示,而這種特色的展示與它的文化內涵又是密切相關的,獨特的地方文化是旅游節慶活動得以系列化延續的保證和源泉。
二、大連旅游節慶發展的發展對策
1.特色定位, 彰顯特色
創新是節慶發展中的“魂”,缺少創意的節慶,其市場吸引力和生命力將不會持久。因此,在節慶主題、項目、形式一定要有創意。就內容而言,大連的旅游節慶應著力發展和推出一系列新的活動,這些活動要能很好體現整個旅游節慶的主題,又要突出鮮明的地域特色。
2.重視旅游紀念品的開發
旅游紀念品可以隨著游客的足跡散布到四面八方,把該旅游地的特殊徽記帶到世界各地,能為該旅游地進行最廣泛最直觀而且是免費的宣傳,為該旅游地招徠更多的游客。大連旅游節慶紀念品應設計有創意的吉祥物、標志物、會標以及景點的微縮模型等都能制成形式多樣的紀念品。此外,有條件的旅游地還可以舉辦旅游節的旅游紀念品消費博覽會,以此擴大辦節的影響力。
3.加大對外宣傳與營銷的力度
提高大連旅游節慶的知名度有賴于對外宣傳促銷的力度。對外宣傳促銷的方式多種多樣,常用的營銷手段有廣播、電視、報紙、專業刊物、互聯網、商業網點、戶外媒體和直接郵寄邀請信和文字資料。其中戶外媒體又包括:路牌廣告、霓虹燈廣告、公共交通類廣告、燈箱廣告和其他戶外廣告。同時開展好網絡營銷,建立網站和網頁,通過互聯網發布信息,進行促銷,實行網上購票、網上結算服務。
4.政企合作,實行市場化運作
目前市場經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為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旅游節慶活動也呈現出市場化的趨勢。政府應當成為旅游節慶的服務者,為節慶的良好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至于具體的發展和實施,都可以發揮市場的作用,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性,這樣既減輕了政府的負擔,也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最后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5.重視培育旅游節慶的文化內涵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發點和歸結點,是旅游景觀吸引力的淵源,是旅游業的靈魂。旅游節慶活動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具有文化傳承和文化“營造”的功能。因此通過文化來組合旅游資源,有利于營造文化差異環境和內容的市場賣點。進行旅游節慶項目的發展,離不開當地旅游資源的支持。力求設計的旅游節慶項目突出本地特色,并與其他地區的節慶項目產生一定的差異性以產生吸引力。
參考文獻:
[1] 歐陽斌.中國旅游發展導論[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5
[2] 王科.國內成功節慶流動對湖北省節慶品牌打造的啟示[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I:107—109
[3] 孟明浩.旅游節慶的創新發展研究[J].浙江林學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