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因素一直是滿意度研究中的重要課題,而由于各個研究領域的學者研究的對象不同以及所依據的理論架構不同,所以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關于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和差異。本文通過系統地梳理國內外關于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的主要研究,較為完整地呈現了關于該問題的各方面研究狀態,并且得出對于國內外研究的一些看法,以供相關研究者參考。
一、國外研究綜述
國外學者對于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研究得比較早,也比較系統。
最早研究工作滿意度的Hoppock(1935)認為:可能影響工作滿意度的要素包括疲勞、工作條件、工作單調和領導方式等,他更多的是從物質條件來定義員工工作滿意度的維度,這種觀點在之后的研究中獲得了進一步地補充和改進。
Herzberg(1959)提出雙因素理論,他認為導致滿意的因素有:成就感、認可、工作本身、責任和發展;導致不滿意的因素有:企業制度、監督、工資、人際關系和工作條件等。
Vroom(1964)的期望理論認為:員工工作滿意度取決于個人通過努力達成組織期望的工作績效(組織目標)以及由此而得到的個人需要的獎酬(個人目標)相一致、相關聯的程度。一致度或關聯度越大,則滿意度也越大,否則就小。
Maslow將人的需求自低到高劃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以及自我實現需要。他認為員工只有在低層級的需要得到了滿意后,才會有更高層級的需要以及獲得更高層的滿意。
Alderfer(1972)將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簡化為三個層次,分別為生存需求(existence)、關系需求(relatedness)和成長需求(growth),即ERG理論。其中,生存需求包括:薪資、福利、安全;關系需求包括:同事、上司、顧客;成長需求包括:工作地位和工作成就等。
Locke(1976)提出的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包括十個方面:工作本身、工作條件、福利、報酬、提升、認可、自我、管理者、同事和組織外成員。并且他把十項因素歸為兩類:事件和代理者。事件包括工作本身、報酬、提升、認可、工作條件和福利,代理者包括自我、管理者、同事和組織外成員。
Robbins(1997)認為,決定工作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公平的獎酬、支持性的工作環境、融洽的同事關系以及適合個人性格的工作。
MulingeMueller(1998)將影響工作滿意度的因素劃分為四大類:內在回報、外在回報、群體關系和工作制約。其中,內在回報包括:參與決策、工作自主性、與上級的溝通、工作重要程度、分配公平、職業成長和技能多樣性;外在回報包括:收入、福利、晉升和職業安全;群體關系包括:領導支持、同事支持和團隊凝聚力;工作制約包括:角色過載、角色模糊、角色沖突和資源匱乏。
Zemke(2000)等人將勞動人員分為四代即: 1922-1943年,1943-1960年,1960-1980年,1980-2000年。研究表明第一代人傾向于在管理和非管理之間有清晰距離,第二代人喜歡和同事保持密切聯系,第三代人對職權無偏好,第四代人對管理有明顯的需求。
Price(2001)將影響工作滿意度的因素歸納為:收入水平、融合性、基礎交流、正規交流、企業的集權等。
二、國內研究綜述
國內學者對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研究開始得比國外晚,但也開展了較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別是針對教師、醫務人員、圖書館工作人員、企業員工這幾類人員的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較為集中,并且,近年來,也出現了針對公務員、大學生村官等特殊人群的工作滿意度研究。
陳子光(1990)研究了影響知識分子工作滿意度的因素:集體工作意識、組織氛圍、工作難度和價值、工作潛力知覺、工作結果、年齡、工資和人際關系。
凌文輇(1993)通過對中日合資企業員工工作滿意感進行研究,發現中方員工和管理者對“當前工資、工資的增長以及福利”的滿意度較低,對“職業穩定性、晉升機會、上司的態度”的滿意度較高。
俞文釗(1996)對128名合資企業員工的工作滿意度進行了研究,發現影響因素有:個人因素、領導因素、工作特性、工作條件、福利待遇、工作報酬和同事關系。員工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務級別、工齡等人口和工作變量對滿意度有顯著的影響。
馮伯麟(1996)對于教師工作滿意度提出了五個維度: 自我實現、工作強度、工資收入、領導關系和同事關系。影響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個人背景因素中,年齡、教齡及是否主科教師三個因素的作用較為顯著。
盧嘉、時堪、楊繼鋒(2001)在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查閱了眾多跨國公司的相關資料,并對我國不同地區、行業的管理者和員工進行了深度訪談以及個案分析,進而提出了影響工作滿意度的五個因素:企業形象(管理制度、客戶服務、質量管理、參與管理)、領導措施(管理者、工作認同)、工作回報(報酬、福利、培訓與發展、工作環境)、工作協作(同事、溝通、尊重)、工作本身(工作勝任感、成就感、安全感)。
三、結論
通過對上述國內外學者研究的整理,可以看出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眾多。因國情不同,各個研究領域的學者對其所研究的對象不同與所依據的理論架構不同而產生分歧和差異。但是幾乎國內外的所有專家都認為員工滿意度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維度,而且多數是基于某種特定環境進行研究的,在具體的維度和指標上還存在進一步的爭議,而且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根據行業等指標劃分的滿意度緯度研究模型。
參考文獻:
[1]南劍飛等:員工滿意度模型研究[J].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南開管理評論,2004(1)
[2]盧嘉,時勘:工作滿意度評價結構研究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新進展(趙曙明等編)[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孫建法:員工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