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區域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區域經濟及石化產業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分析了石化產業在開展區域電子商務中面臨的問題,對如何把握區域電子商務給石化企業帶來的契機,構建適合石化產業發展的區域電子商務平臺模式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石化產業 區域經濟 區域電子商務
一、前言
隨著我國區域經濟建設理論的提出,產業結構的積極調整和項目帶動戰略的深入實施,園區化發展成為石化產業發展的主流,石化工業園區成為我國石化產業發展的新型模式。區域電子商務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模式,對促進石化工業園區內各企業之間的協同效應、規模效應和自強化機制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推動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從而提高產業和區域經濟的競爭力。
二、開展區域電子商務的意義
區域電子商務平臺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一種新模式,主要以政府為主導,整合各方資源,構建起具有區域特征的電子商務平臺。通過該平臺可將供應鏈上的本區域企業相互聯系起來,優化原有交易流程,在統一標準的基礎上,配合信用、CA安全認證、交易、電子支付、貿易金融、供應鏈管理、單證傳輸、政府業務等服務,改進原有企業間的業務流程、促進企業間物流、信息流、商務流和資金流的順暢,促進區域內企業電子化、信息化的長足發展,能夠使石化工業園區內的企業實現集聚效應。
區域電子商務平臺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一種新模式,與傳統的電子商務平臺相比較,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
1.促進區域貿易與合作
落后地區企業需要發達地區的合作,需要與區域外產業對接,這決不是靠少數幾個企業的電子商務就能完成的,而需要區域內所有企業實施電子商務。因此,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專項區域電子商務戰略以推動區域內所有企業實施電子商務,加速區域物流、信息流、商務流和資金流的良性循環,優化供應鏈和價值鏈,整合區域經濟要素,形成優勢產業群。
2.規范市場行為,實現公平競爭
區域電子商務平臺將發揮協會專業化、跨行業的優勢,充分整合石化工業園區內的有效資源,產生行業和產業平臺集聚效應,同時將在政府和企業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及時把政府的指令、政策、法規、行業導向等傳達給會員單位,也把會員單位對行業建設的要求、企業共性問題等上報政府,協助政府在區域經濟戰略方針部署下規范企業的行為,做出正確的決策,實現園區內企業的公平競爭。
3.增強產業集群的協同效應
最新產業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研究成果都指向同一個命題:產業集群和企業集群是區域經濟迅速發展的重要模式。區域電子商務平臺的顯著特征和優勢是其整個產業供應鏈上的協同商務能力,以物流為基礎,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商務流四流合一,旨在增強整個產業價值鏈競爭優勢,消除重復(即不增值)的活動,加強產業內部協作和外部協同,從而促進產業集群和企業集群的發展。
4.更容易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理念
通過區域電子商務平臺,能夠大大提高園區內企業對客戶需求的反應能力,更好的滿足客戶包括采購、倉儲、運輸、包裝、配貨、調度以及在途物流信息查詢的服務,以快捷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滿足最終消費者,真正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
三、石化產業區域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問題
我國石化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初見成效,在石化產業鏈改造、促進石化工業園區結構升級方面發揮一定作用,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處在起步階段,難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迫切需要,電子商務政策環境亟需完善,應用水平亟待提高,正面臨著重要的戰略機遇與挑戰。
1.缺少宏觀指導,發展模式不規范
從宏觀上講,我國尚未出臺國家電子商務的發展規劃,雖然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科技部等部委從不同角度推進電子商務進程,在環境建設、對外交流、應用試點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國電子商務在整體上尚處于探索式的自由發展狀態,市場行為有待進一步規范,整體應用水平有待進一步深化。
2.基礎建設不完善,支撐體系發展滯后
我國尚未形成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有力支撐,包括信任、認證、標準、現代物流、法律法規等在內的體系都不是很健全。由于基礎支撐體系的不完善,我國大多數石化企業的電子商務尚處于信息發布、收集、交流的階段。
3.電子商務認知不足,缺少系統規劃
由于石化企業管理者對電子商務的認知不足,導致了電子商務應用范圍不廣、應用程度不高的局面。我國石化企業對未來信息化在企業發展中的戰略意義普遍認識不足,缺乏企業信息化長遠發展規劃,信息化的潛在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4.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程度不高
調查中發現,企業信息化、電子商務化水平與企業規模有很大關系。總體上是大型石化企業優于中型企業,中型企業又優于小企業。石化工業園區內的中小企業基礎薄弱,普遍投入不足,使得這些企業雖然有信息化的迫切需求,但在資金、技術、人才、以及管理基礎等方面又難以承擔信息系統開發和運行的工作。
5.人才匱乏,缺少信息交流及整合平臺
企業內專業人才能力難以滿足企業和行業的發展需要,或者缺乏相關人才。缺少行業可共同使用信息整合平臺,企業對于行業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意識淡薄,多數企業不了解本行業的電子商務平臺,相互之間也缺少交流。
四、區域電子商務平臺構建的對策和建議
石化產業工業園區的發展是一個區域協同發展的過程,依托主導產業眾多有關聯產業聚集在同一地區,從而產生協同效應、規模效應和自強化機制,提高產業和區域的中觀效益和微觀效益。但是,這些產業的企業如果沒有信息交流和業務往來,就只能處于分散孤立狀態,難以形成集聚效應。為了更好的發揮區域電子商務的作用,達到提高產業和區域經濟的競爭力的目的,本文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1.健全法律,加強與國際接軌
實踐證明,沒有健全的法律環境作支撐,電子商務只能是空中樓閣,根本不可能廣泛應用。我國應在《電子商務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導下,充分借鑒和吸收國外電子商務立法的成功經驗,研究《電子商務示范法》尚未涉及的問題,對可能妨礙電子商務發展的現行法律法規不斷補充、修改和完善,爭取與國際立法接軌,才能參與全球性的經濟競爭。
2.政府推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政府在推動石化產業區域電子商務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相關部門要在調研分析地方石化產業信息化建設情況的基礎上,根據各地區社會經濟的實際狀況和特色區域發展格局,確定運用電子商務平臺的構建模式。大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統一的石化產業區域電子商務平臺和服務平臺,更好地發揮政府在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引導、保障作用和宏觀規劃、指導功能。全面建設成電子商務CA認證體系網上支付體系貨物保險體系現代物流等支撐體系及電子商務配套服務系統,為區域內石化企業及社會各領域開發各種電子商務應用提供有效的服務支撐創造條件,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區域電子商務。
3.轉換思想,加快企業信息化進程
政府和企業都應該用戰略的眼光,積極利用電子商務來武裝自己。政府要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在加快建設電子商務的同時,整合網絡資源,加快區域電子商務平臺的構建和推廣。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用多種形式,轉換思想,更新觀點,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促進電子商務普及應用,提高社會各界對發展電子商務重要性的認識;園區內的石化企業要強化自身的信息化意識,以構建電子商務支撐體系為核心,以促進模式、管理和技術創新有機結合為著力點,加快企業現代化進程,充分發揮區域電子商務平臺所帶來的優勢。
4.統一標準,提升網絡誠信度
誠信問題成為影響我國石化產業區域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區域電子商務要快速持續發展,必須加快誠信問題的建設。利用媒體與教育,倡導誠信觀念,形成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統一標準,完善信用體系;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嚴格監管;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做到網上業務與網下服務相結合,使用戶從信任產品到信任企業,從信任企業到信任整個電子商務,來促進石化工業園區內各企業電子商務健康快速有序地發展。
5.創造環境,加快電子商務發展
一是加強人才培養,強化人才戰略。政府應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和手段培養、引進并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質較高、層次合理、專業配套的網絡、計算機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以加快我國電子商務建設步伐。企業要強化人才戰略,加強培訓,提高員工整體素質,促進電子商務人才的健康成長。加強交流、取長補短。要通過多種渠道,為電子商務人才提供技術交流的機會。
二是降低門檻,吸引中小企業加入。石化產業區域電子商務要發展壯大,必須讓中小石化企業都進入到電子商務行列中。但這首先要創造網絡環境,一方面努力降低商家進入網絡的門檻,讓更多的企業進入到網絡店鋪,從而使互聯網上的商品更豐富,用戶有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面作為區域內的中小石化企業要進行嚴格的科學管理,使企業盡快適應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五、小結
區域電子商務已成為主要發達國家增強石化產業競爭實力,贏得全球資源配置優勢的有效手段。用區域電子商務平臺來提升改造和提升我國石化產業,可以從根本上提高石化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先進產品制造能力和現代企業管理水平,實現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根本轉變,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石化產業區域電子商務雖然還存在種種問題,但已邁出可喜的一步。我們只有抓住“十二五”電子商務發展的戰略機遇,貫徹“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戰略方針,加快發展適合我國石化產業的區域電子商務,才能使我國的石化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張燕,楊克斯.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區域電子商務模式研究[J].商業時代,2004,(26)
[2]魯德銀.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區域發展戰略研究[J].情報雜志,2005,(11)
[3]金江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趨勢與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會計版), 2006,(02)
[4]孫宜南,孫青松.基于區域的電子商務整合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9,(04)
[5]夏立新.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組織與整合研究,推進電子政務信息門戶建設[J].圖書情報工作,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