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中的會計核算主要是以貨幣為計量尺度,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或預算執行的過程與結果進行系統地記錄并定期編制會計報表,也就是對企業會計工作中記賬、算賬、報賬的總稱。而統計核算是以實物、勞動、貨幣為計量尺度,通過運用統計推斷法、綜合指標法、統計分組法、大量觀察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對國民經濟活動的規模、結構、水平、速度及效益等數量關系進行量的匯總與計算,以探討經濟運行的規律性。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兩大機制,對我國國民經濟核算一體化的進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企業 會計核算 統計核算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如何辯證的分析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的關系,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是每一個企業的財務人員都必須考慮的問題。本文從這一點出發,分析了企業會計核算與企業統計核算的區別與聯系,并就兩者如何協調發展提出了作者本人的意見和建議。
一、企業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概述
企業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的聯系
在國家進行宏觀管理和宏觀管理中,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都是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是企業經濟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在很多時候兩者都有著互相滲透互相補充的密切關系。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都進行系統核算,有關的核算資料可以互相轉化與換算,實現信息共享,是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核算、監督和服務,并且依據相同的原始資料和原始憑證。對某些會計資料深加工必須應用某些科學統計方法,從而將二者的優勢相結合,來更好的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
從一個企業的良好發展中我們可以得出,任何一個企業在經營、決策中都不能缺少統計和會計核算的資料。于此同時,會計和統計從量的變化上都要借助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和平衡指標等主要經濟指標來分析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統計核算和會計核算是企業經濟核算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兩者也是反映社會經濟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市場經濟現代化的企業管理中,會計和統計兩者皆不可缺,相輔相成,對于企業經營者的科學經營決策和對企業的科學管理起著舉足輕重的核心作用。
二、企業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的區別
1.企業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的核算原則不同
在企業的會計核算中,其強調以貨幣計量為主,主要采用實物計量單位,貨幣計量單位和勞動計量單位。盡管在一些明細核算中也需要實物量單位,但實物計量畢竟只是貨幣計量的輔助,這一點是會計核算的明顯特點。
而在企業的統計核算過程中,其只要是根據特定的內容和要求來選擇是使用實物計量、貨幣計量還是使用勞動計量。企業統計核算的計量方法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它所采用的計量單位就沒有主次之分,可以準確的反映出一些用貨幣難以,反映的社會經濟現象。如企業職工總數量、企業占有土地面積等。
2.核算目標不同
在企業中,會計主要是對是企業所有者、企業債權人和企業管理者等為服務方向。其核算目標是通過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為公眾提供信息。
而統計核算,則是運用統計指標對國民經濟某方面、某部門或其整體的規模、速度、效率進行反映、評價。其主要是為各種宏觀經濟分析、宏觀政策制定服務。
3.核算方法不同
在企業的經濟管理中,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兩者的進行都需要經過各自詳細資料的搜集和對搜集信息的加工對比、分析、匯總整理以及信息提供等一系列復雜過程。但是兩者在核算的方法上有著一定程度的不同。
三、企業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協調發展的措施
1.會計分析手段搞好財務預測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逐漸完善,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加劇,作為企業的經營者為了企業的得到更好的經濟效益,在對企業經營管理組成部分中的統計管理也必須改變以往傳統的統計管理方法體系向現代統計管理的方面轉化,為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服務。因此,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企業在推行職能管理和行為科學管理的基礎上,進行財務預測,必須吸收統計學中數量管理的一些專門方法,對生產經營的一切活動加強事前規劃和日常控制。
2.運用統計方法搞好會計監督
企業中的會計監督,主要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對象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其特點主要是利用貨幣計價對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進行全面、綜合的監督。在利用價值指標進行貨幣監督的同時,也要進行實物監督,以保護單位公共財產的安全和完整。企業在進行會計監督時,進行會計資料整理、財務分析和財務管理工作時要經常運用統計方法。
3.會計工作的規范、嚴謹促進統計工作的規范化
企業要想實現統計工作的規范化,就必須充分運用會計工作的規范化特點。改進統計報表制度,利用會計信息,滿足上報統計報表的需要,使之在核算準則上向會計靠攏。
首先,在企業中要建立一個科學的財務統計指標體系,為企業今后進行清晰、良好的財務分析、財務預測打下堅實基礎。
其次,要統一指標口徑。規范會計、統計核算指標,應當采取求同存異的原則。對相同的指標要力求一致,對不同的指標要力求協調,能做出折算、換算、整合和分解。
總之,在國民經濟中,雖然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是其主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兩者本質存在著根本差異,兩者從根本上屬于不同的核算范疇。但兩者在核算對象和核算目的上又存在一定的共性,因此,將兩者從全方面的角度做好互相統一與協調,實行切實有效的措施,為企業更好的創造效益。
總結
綜上所述,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體制中,企業實施的制度都是為更好提升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所服務的,因此,加強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的協調發展,是企業保證經濟信息質量的有效前提。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的建立及良好應用,使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具有科學性,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張璟霖,汪浩,江凱. 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的關系分析[J]沿海企業與科技, 2009, (12).
[2] 譚永生. 對企業會計和統計相互協調的思考[J]財會通訊, 2000, (04).
[3] 陳慷. 新形勢下構建企業會計與統計核算體系一體化之我見[J]. 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下半月刊), 2008, (01).
[4] 侯愛東,姚瑤. 企業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一體化研究[J]. 現代會計, 200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