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教學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融合師生教學活動,傳達師生審美追求。
【關鍵詞】初中語文;審美情趣
學生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審美,是一個人適應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運轉,追求個人生活品味,鍛造完善人格,實現自我價值的必備素質。初中是一個人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是學生審美情趣培養的良好時機。而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情感熏陶和激發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功能。語文教師除了自身的言談舉止、興趣愛好可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外,也可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的養成。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蘇教版七年級(上)第一篇課文就是趙麗宏老師的《為你打開一扇門》,這是一篇書序,作者充滿感情地用散文詩式的語言,闡述了對文學的深刻理解和領悟。這既是學生升入初中以來觸摸到的文學的輪廓,更是一次審美情趣的提升。語文教師宜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對文學的濃厚興趣,幫助他們打開文學這扇神奇的大門。看著學生懵懂又好奇的眼神,帶他們反復誦讀是最直接切入文本的方式。本文的語言凝練優美,學生在反復誦讀下,能夠感受文學作品的生動形象,他們會接觸到一些嶄新的詞語,如裨益、真諦、詮釋、憧憬,這些詞語在本文特定的情境下蘊含的深意更容易讓孩子感受到文學的美與博大。在趙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能夠靜下心來,徜徉在文學的世界里,萌發閱讀作品的興趣。
在這樣的情境下,我看到學生躍躍欲試的樣子,適時地插播了悠揚舒緩的背景音樂,同學們立即進入了一種創造閱讀的狀態,自己朗誦,試圖找到與音樂最佳的契合點。教師此時此刻的關注與鼓勵也能激發孩子表達情感的勇氣,教師用眼神與語言能夠深深地打動孩子,讓學生敢于表達、樂于表達。從三三兩兩的舉手到全班傾情朗誦,與音樂的配合越來越好,情感抒發也更加投入大膽,孩子們沉浸在自己的表達中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盡管這種文學接受比較淺陋,情感表達比較淺顯,我仍然欣喜地看到了學生的進步。
在此基礎上,我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文學知識的積累,形成自己觀察、感悟生活的能力。在我的一再鼓勵和啟發下,有同學講了自己如何在文學的路上蹣跚起步,有的說如何在文學的大門前凝望徘徊,有的說自己“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心理因素的某些條件可以發掘學習者無限的潛能,此時老師的鼓勵、同學的羨慕、自我的積極肯定構成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這些讓孩子們更向往文學,更熱愛文學。
二、運用優美的文學語言
同樣是《為你打開一扇門》,教師運用優美的教學語言進行導入,可以輔助學生對這篇文章美的理解。“文學不是明珠,卻可以照亮漆黑的夜空;文學不是燈塔,卻能指明航行的方向;文學不是利器,卻能激起情感的波瀾。她能讓人開懷大笑,也能讓人熱淚沾襟,更能引人深思……”同學們一下子被優美的語言吸引,感受到語言傳達出的豐富涵義。在文本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運用恰當的文學語言進行串聯、點評。一篇課文結束,教師也不要放棄很好的語言總結機會,同樣是這篇課文,“打開文學這扇門,你會領略無限風光:她是一幅意境深遠的中國畫,是一座姹紫嫣紅的百花園,是一首抑揚頓挫的古典曲,只要你投入地徜徉其中,你就能感受到她的無限風光……”一篇優美的文章往往能讓讀者回味,而教師的總結點評就是對學生的一種文學引領、精神指引,優美的語言會讓這種引領更生動。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點,也要契合當時的課堂氣氛,運用語言上的優勢,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構思探究的教學板書
教學中具體、生動的審美內容,能夠滌蕩學生的心胸,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而教學過程中不斷生成的板書則是師生共同的思維成果,它是學生們對文本的探究總結。一般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容易將形象的東西抽象化,能夠提升孩子的理性思維。好的板書會給學生鮮明的記憶,更會幫助孩子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向,拓展自己的審美領域,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而創造美是學生審美情趣培養的一個重要目標。
板書的方式需根據文本進行總結,框架式比較常用,總結一般也比較具體、詳盡。有的板書更是濃縮了課堂表述的精華,包含內容、結構、寫法、情感。在我的實踐教學中發現,要借助板書這個媒介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除了上述的要點以外,教師還需要在板書中有引領式、前瞻式的思考,將我們的眼光放遠,將學生的心胸打開,投入我們的思考和情感。讓板書不只是知識總結,更是一棵待長成的樹,樹丫的擴散方向代表了未盡的探究方向,樹的高度將是孩子以后到達的審美高度。這些也只是我的些微心得,這些不夠成熟的思考也是我以后要努力的方向,希望得到更多老師的點撥、指導。
審美情趣的培養,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它融合了師生的很多教學活動,傳達了師生的審美追求。學生在這一綜合性的過程中可以發掘自己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和創造力。語文教師是這一過程的引領者,借助語文教學這個好的平臺,也是審美情趣的實踐者,更是自己終身學習的受益者。語文教學中,還有很多好點子、好方法有待我們發現、學習,希望在老師的指導下,得到自身想法的不斷拓展。
【參考文獻】
[1]謝祥清《素質教育導論》P194頁.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第2次印刷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先鋒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