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充滿魅力的教學語言,在教學中作用甚大,它能使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學生的個性飛揚。本文從評價教師的教學語言入手,淺談了對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征的認識。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言;評價
語言是思維的現實,是人們交流感情,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而教師語言是教師的勞動工具,也是溝通感情的橋梁。教師的語言能力是教師的思維、道德、學識、情感等多種因素的綜合表現,教師通過教學語言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情誼,使學生堅定學習的自信心。
我們教師,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注意到自己的教學語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多姿多彩、恰如其分的教學語言是觸撫滌蕩學生心靈的一溪活水,每一句精雕細琢的用心加工的語言都將為每一顆有著感應力的心增加一些內涵。而要能成為觸撫滌蕩學生心靈的教學語言必須:
一、科學準確,符合規范
所謂科學準確,符合規范一是指所教知識的客觀性和符合歷史的真實性,而不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和習慣信口開河。二是指遣詞造句的準確性。教學有很大部分是傳授知識,而語文課所傳授的無論是文學、作家,還是語文本身的知識,如果不準確就會妨礙語文課的學習,還會影響其他課的學習,最終影響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因為小學生正處于學習書面語、發展口語的基礎階段,教師的語言因此必須具有科學準確的示范作用。
二、簡潔精煉,語言暢達
簡潔精煉是指言簡意賅,能提示課文的精髓和問題實質。語言的精煉來源于認識的準確,見解的獨到,邏輯的嚴密,思維的清晰和表達的明晰與層次分明。而語言暢達則是指準確流暢地表情達意。
因為教師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中,始終要起著一個引路人、合作伙伴的作用。因此,教師課堂上的每句話、每段話都應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就像血液流遍全身那樣脈脈相通,像行云流水似的暢行無阻,舒卷自如。
三、情感充沛,聲情并茂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要想學生有良好的情緒體驗,教師就必須有飽滿的熱情,這是最能體現語文課教學語言的特點,也是語文課比其他課更容易做到和最應該做到的要求。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不僅是講解字詞,傳授知識,而且要用自己和作品溝通的情感去熏陶學生,感染學生。
教之有情,就要將無聲的、沒有色彩和情感的文字化作聲情并茂的語言,將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情感,將自己胸中的波瀾,引入學生心田,使無聲的文字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一幅絢麗的畫,一首婉轉的歌。所以,語文課教學語言要有審美效果,教師必須先有內在的情緒體驗,然后再表現在語言上,即所謂聲情并茂。
四、語聲完美,親切自然
教學語言是有聲的語言,語音、語氣和語調以及節奏,是構成教學語言的主要因素。語聲完美,學生才能準確地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內容。
不同老師的語音雖有自然差異,但都要求發音準確,吐字清晰,聲音響亮,音質悅耳;在教學時,老師語氣表達的準確,學生就容易理解,增強感染力,發揮有聲語言的效果。在教學中,要做到語速快慢適中、高低適宜,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始終保持協調合拍,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親切自然的教學語言能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溝通師生感情,融洽師生關系,《新課標》要求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要能在課堂上創造一種寬松、寬容、富于活力的教學氛圍,讓課堂煥發活力。
五、形象生動,風趣幽默
形象的教學語言,一般來說,善于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可以把話說得讓人印象深刻。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形象性,主要依靠內容的形象性,來顯示語言的形象性要特點。在小學語文教學,語文老師常把抽象的語言文字同他所反應的客觀事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樣就能使得學生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而生動的教學語言既要因文而異,靈活多樣,又要因班而異,生動活潑,切忌刻板。要想適應課堂教學動態變化的需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就一定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語言。
幽默是智慧的結晶。教師課堂教學中運用適度幽默的語言,可以增強語言的魅力。運用幽默時,應注意將幽默與無聊的插科打諢和耍貧嘴區別開來,不能人為地穿插一些與教學無關的笑料,不可濫用幽默諷刺挖苦學生,否則就會產生極大的負面效應。
追求教學語言的生動風趣,目的不是停留在調劑課堂氣氛,而是為了造成良好的學習心理,更好地傳授知識,發展思維。教學案例分析:在給低年級學生講“聰明”二字時,可以這樣提問:怎樣才能變得聰明呢?小朋友首先要用好身上的四件寶。老師先讓你們猜猜是哪四件寶?
東一片,西一片,隔了山頭不見面——耳。
上面毛,下面毛,中間一粒黑葡萄——眼。
紅門樓,白門坎,里面坐個胖寶寶——嘴。
小紅孩,住高樓,看不見,摸不著——心。
這四件寶(耳ソ口心)合起來就是“聰”字,讓耳多聽,眼多看,嘴多說,心多想。巧用這四件寶,日日用,月月用(日月合成“明”字)天長日久,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通過這樣幽默風趣的講解把“聰明”講活了,既易懂,又易記。
總之,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有著豐富沉淀和積累的古老文化。作為當代中國社會的學生不但要掌握現代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對傳統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擔當起建設四化的重任。而語文教學就恰恰擔負著這樣的使命,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精神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語文教師在課堂中所運用的語言則也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
教師教學使用什么樣的語言,其實傳達的是一種趣味與境界。在課堂教學中,精彩的教學語言可以把學生引入一方綺麗的天地,讓他們品嘗到花的芬芳,采擷到智慧之果的魔力。
【參考文獻】
[1]葉存玲.小學語文教學藝術[M].第1版.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109-116
[2]陳之芥.論教學語言技巧的基本類型[J].教學月刊.2007(05):36-38
(作者單位:浙江省長興縣和平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