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因素有利有弊,對小學生學習有促進也有阻礙。情感既是英語教學的手段,也是英語教學的目的,直接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認識過程。本文從培養興趣、創設情景、營造和諧,體驗成功四個方面,初步探析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學。
【關鍵詞】情感教學;小學英語;英語教學
一、小學英語教學情感教學的分析
小學生心態主要是情感型的,表現為情緒化。教學實踐證明,情感因素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興趣,決定著學習的效果。情感因素包括積極的情感因素和消極的情感因素。積極的情感因素表現為對英語學習具有強烈的愿望和求知欲 ,態度積極,投入程度高;而消極的情感因素則表現為對英語學習的焦慮感。因此,老師要盡力使學生處于“非抵制狀態”,盡力降低他們的焦慮感。“愛心即教育”熱愛學生是教育的藝術,也是教育的需要。小學的英語教學,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傳授的過程,還是一個情感溝通和交流的過程。小學生特定的心智水平、年齡特征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都要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充分重視情感因素,讓學生的智力和情感因素協調發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致和教學效果。
二、小學英語教學情感教學的途徑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和需要,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通過英語這一學科的學習在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各方面得到發展。
(一)培養興趣,打好情感教學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小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英語,就必須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小學生快樂、喜悅的學習英語的情感。
1.課堂氛圍要活躍。教師通過聲情并茂的語言表現教材中內容,引導學生去體驗情景、感知形象,讓學生的思維隨講課思路愉快地跌宕起伏,促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吸收和掌握。
2.教學方法要多樣。教師語言要生動幽默,善于啟發誘導。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運用主動、形象、直觀等多種教學方法,以生動、幽默的語言,使課堂教學生情并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
3.引導學生接觸英語。小學生學習的興趣首先來源于對展現在他面前的事物的新奇感,因此在教學中要設計生動活潑、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時時保持新鮮感,長久的保持學習興趣。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課堂教學形式,該唱兒歌時唱兒歌,該做游戲時做游戲,該競賽時競賽。
4.創設語言問題情景。例如在教學“apple”一詞時,教師可以把蘋果放在袋中,讓學生摸摸后猜一猜,等學生猜中后,教師拿出“apple”讓學生拿著蘋果一個接一個說“apple” ,最后教師嘗了一口,點點頭說:“It’s sweet. I like apple.”在如此輕松歡快的氛圍中,“apple”“sweet”“I like apple.”就像烙印一樣印在學生的腦海中。
(二)創設情境,營造英語教學氛圍
1.運用體態語,創設活動情景畫面。低年級的學生好動,活動量大,在教學英語動作的單詞時,我就利用這一特點邊教邊做動作,讓學生也邊說邊跟著我做動作。如:jump,我就跳。run,我就跑。fly,我就作飛的動作。這樣,他們學得輕松,我教得也輕松。
2.運用多媒體,創設交際情景氛圍。有的口語交際課在進行教學時用人或實物體現不出氣氛,就需要多媒體制作軟件來幫助完成課堂教學。
3.重視體驗性,營造趣味情景課堂。新課準指出,我們的教學應重視體驗性原則,語言學習必須以實踐和語言環境為依托。小學英語教學呈現給學生的不能總是枯燥的語言符號,應從日常生活交際情境出發,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受到情節的感染,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又符合兒童學習語言的心理特征,使他們從接近于實際生活的情境中體會到英語的樂趣,從而提高了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
(三)營造和諧,構建友好師生關系
1.和諧是指師生之間的情感聯系。過去的觀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愿意學習,我來強制你學習。”現在的觀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愿意學習,我來吸引你學習。”“吸引”就是“注重個體的人文發展,使兒童樂于學習,使他們樂意參加到老師和兒童共同進行的教學活動中來”。
2.友好是指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教師熱愛學生的真誠情感,一個嘉許的眼神,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贊美的手勢,都會使學生有被重視和被關心之感,體會到教師是真誠的、可信賴的。因此,教師要舍得在教學中進行“感情投入”,對小學生充滿愛心,尊重學生,不僅做知識的傳授者,還應該努力成為學生的伙伴,建立融洽的師生情感,使課堂成為師生共享的課堂,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一種“親和力”。如果教師在學生面前總是以一種權威的形象出現,那么學生對教師就會心存敬畏,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就會拉大。
(四)體驗成功,激勵評價提高動力
巧妙地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情感評價,教師評價時的語言藝術對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有著重要作用當學生完成某項任務,并獲得成功時,教師應及時贊許和表揚,使他們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及老師(或父母)的肯定,獲得積極的反饋。教師適時的激勵性的評價,會給學生以信心,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促使他們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對于小學生,愿意開口說英語比會說英語更重要。無論說的對錯與否,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幫助他們克服怕羞、畏懼心理。這樣學生就從老師的評價中得到了肯定,從而喚起學生的積極情感,希望自己能更加成功,行動上也會更加努力。
總結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以生為本,抓住學生的感受和需要,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興趣、創設情景、營造和諧,體驗成功,通過各種途徑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使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在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各方面得到發展。
(作者單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