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是學生參與課程教學內容的文本載體,是教師依據教學任務、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學法特點、心理特征等設計,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構建而編制,供學生在學習中使用的學習方案。依據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實際,針對英語教學中不同的課型和教學目的,備課組老師集體討論、研究、編制出較好的學案供學生使用。 “學案教學”以學案為依托,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
一、導學案的編寫要求
導學案要向學生提出具體明確的學習要求,內容全面,重點要突出。學案的編寫要有一定的層次性,要使不同層次學生得到有效的發展、掌握基礎和有效提升能力。學案中設置的問題要凸顯啟發性,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和積極性。在學案編寫過程中,教者要注意精選題目和控制題量,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維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能力。
二、導學案的作用
導學案應能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優化。具體地說,導學案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應有如下作用:①體現單元或階段學習計劃,明確學習思路,突出重點和難點;②掌握知識結構體系,把握學習內容,少走彎路;③學生自我反思的文本材料,對優化學生的思維起促進作用。
三、導學案的使用
1.教師
學案印好后,教師要提前1-2天發給學生,要求學生根據學案的內容初閱教材,并對學生閱讀應作三點指導。一是要求學生讀書要快,;二是要求學生答題要準;三是邊閱讀、邊思考,找出疑點,作好記號或記錄,有待利用時間與同學或老師討論。為了保證學案的有效使用,教師應對課前預習的情況進行檢查并批改,理解學生的模糊點,上課時可以進行針對性講解,提高學習的效率。
2.學生
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導學案,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然后,根據導學案要求完成相關內容,學生可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見解,師生共同研究學習。導學案的教學突出優點在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自學行為,注重學法指導,強化能力培養,并注重學生間的互助交流,把學生由觀眾席推向表演的舞臺。
3.教與學形成合力
教師必須以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鼓勵他們說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感受。教師將重點、難點、關鍵點設計成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思考,討論等方式解決問題,消除疑問,這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將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設計成填空形式,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提供必要的基礎,也為學生自學探索提供線索;精選和設計有代表性例題,必要時給以一定的提示,這樣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形成良好的解題思路,總結規律和技巧,培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設計的習題要精選,要緊扣學習目標,一定以學習目標為導向,要切合學生實際,難易適宜、兼顧知識的綜合運用,有利于鞏固知識和運用技巧、方法等,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各種題型合理搭配。
在進行授課時,我們不一定按照導學案上知識設置的順序進行教學,只要是有利于教學,我們甚至先利用后面課堂檢測中錯的較多的試題引出要講的知識點,并對其進行補充、完善。這樣學生的印象或許更深刻。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就有意識的去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在審題時首先要把題干逐層分析,找出考查的相關的知識點,練習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能力;其次找準關鍵字即解題的切入點;最后運用相關知識通過合理的邏輯推理得到正確答案。
四、導學案教學中貫穿信心的培養
正確處理英語學習中所犯錯誤,保護學生自尊,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異,適時進行贊賞教育。莎士比亞曾經說過:“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尤其要看到每個學生的優點,這樣才能從心底去鼓勵學生。老師欣賞的眼光就像溫暖的春風,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鼓舞。要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學生取得的細微進步,并適時地加以贊賞,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上進心。如果教師掌握了贊賞技巧,就可以從“要我學習”轉變為“我要學習”的狀態,它會引領學生邁向成功。
五、導學案教學過程要注意的問題
1.學案雖然是集體的智慧,但是,學案的使用卻是一個個性化的活動,教師必須對學案進行創新設計與靈活應用。真正使用時,由于不同班級班風、學情和教學進度不盡相同,老師要區別對待。所以,教師不可局限于已設計好的學案,受其固定思維框架的束縛。而是要在認真研究教材和認真研究本班學生學情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學案,領會學案的設計意圖,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對學案進行加工改進,進一步完善學案,并制定出本班使用該學案的具體措施,讓學案更加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
2.要加強合作學習組織建設。首先要抓好學習小組長的培養。盡快讓他們能勝任主持小組學習的重任。其次,要求每人要明確在本組中的角色定位,主動承擔各自的學習責任和義務。
3.要突出運用。也就是說,所有的訓練活動應該指向運用能力的培養,設計語境使學生可以運用英語,即使是機械性的訓練也應該盡可能去創設一個語境。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明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