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教師如何轉變教學觀念,注重探究教學的遞進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思維。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地理;教學
河北省實施新的課程標準教學比較晚,所以我們對新的課程標準教學接觸的晚、了解的不多,今年秋季開始我省也開始進行新的課程標準實驗,通過培訓和學習,我逐漸認識了新課標并對新的課程標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面我就對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一、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認識到實施新課標教學的重要性
經常會聽到教新高一的老師抱怨,新教材上什么都沒有,真不知道課該怎么上,書該怎么教。聽了他們幾次課,有的老師別說轉變教學觀念,課堂教學基本上還是一成不變,還和以前一樣,教材上沒有的東西老師大量補充,還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還是學生在被動地接受知識,偶爾也會補充一些練習,但是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書是越教越亂。我認為那是大錯而特錯,作為跨入21世紀的教師我們都還認識不到實施新課標教學的重要性,那還得了。多年以來我們一直認為,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就是教師要面面俱到,就是教師要無所不教,學生被動地去學。即使學生主動學習也是毫無新意的去學習前人的成就,不會舉一反三,不會觸類旁通。不會創造性的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遇到教科書上沒有的東西不敢大膽地去想不敢創新地去分析。所以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生缺乏創新的思想,創新的意識,更沒有創新的能力。一個沒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民族是一個沒有活力沒有希望的民族。不創新中華民族就沒有希望,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創新意識要從中小學生就開始培養。新的課程標準正是體現了創新教育,就是要我們如何去引導學生創造性的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正是在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我認為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及時轉變教育觀念,認識到實施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的重要性。不要穿新鞋走老路,思想認識不到位,思想觀念不轉變,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更新,那你真的就要誤人子弟了,還要誤國誤民了。
二、要注重探究學習的遞進式,要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創設情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究,主動地去分析問題,最后創造性地去解決問題。有的老師就會說了我們的學生基礎太差了,你講他聽都不會,讓他們去探究簡直是天方夜談,那是不可能的。那我只能說你還沒有認識到新的課程標準的真諦。也有的教師認為上課不斷提出問題讓學生去作答就是探究式教學,變滿堂灌為滿堂問,那也是大錯而特錯的,還是教師本身的問題,還是你備課不充分。人家是讓你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并不只是讓你去提出問題而不去創設情境,要是你創設了情境,學生還不會去探究,那么你的提問是有問題的,注重過程教學是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的關鍵。在情境創設中,在活動設計中,在問題的提出中要注重遞進式,問題一定要有層次性,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形成環環相扣的問題串,啟發學生發現問題、交流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一步一個臺階地在探究過程中不斷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得到充分展示。如《地理1》第一章第一節中的“八大行星的基本數據”的探究活動,其設計目的是要求學生探究“地球是宇宙中一顆特殊的行星”,共設置了4個問題,前3個問題引導學生分別從日地距離及地球體積質量大小、太陽周圍的星際空間、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三個角度進行分析,探究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第四個問題的設問角度發生了變化,要求學生推測太陽系的其他七大行星中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是哪一個,為了防止學生主觀臆斷,還要要求學生闡述理由學生應該怎樣進行推測呢?其實,前3個問題已經向學生暗示了思維的路徑,就較好地體現了探究活動的遞進性和臺進性。
三、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思維
(一)教師要重視活動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構建平臺
新的課程標準倡導以活動來帶動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的方法。活動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自主選擇課題,收集資料并進行自主探究,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認知過程,教師要精心設計,讓學生在思考、回答、比較、討論、交流、探究、閱讀、讀圖分析、調查實踐、角色扮演等活動形式中,主動地學習地理知識。遇到問題學會主動地分析,最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教師要營造學習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師要不斷收集資料,創設情境,讓學生創造性的去開展,思考、探究、討論。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學內容應避免絕對化,教師要設計開放性問題,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可以通過展示科學爭議,提供不同人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設計辯論會等開放性問題,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人類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我們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求異的思維。在使用新課標教材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積極、自由得發表自己的意見、主張和觀點。讓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分析、去研究、去探究、去判斷。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以上是本人在課改的指導下。經過培訓,學習及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的一些淺顯的認識和體會,在新的課程標準背景下,教師應該如何轉變角色,如何改變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值得我們去探究去研究,粗淺的認識,請老師們批評指正。
(作者單位:河北省赤城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