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個難題,是個令學生們望而生畏的科目。面對這個難題,怎么樣才能更好的讓學生用自己的愿寫、樂寫?我們該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世界,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周圍的世界,然后將自己的觀察感受所得諸于文字。
【關鍵詞】閱讀;興趣;感受;賞識
作文是表情達意的交際工具,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許多學生都害怕寫作文,經常提著筆半天憋不出一句話來,就是寫了也是干巴巴的。那是因為他們寫作文是為了完成任務,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樣做才能讓作文不再難寫?
一、營造讀書氛圍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毫無疑問,素材是寫作的基礎。而大量素材則源于閱讀。學生70%的信息來自書本,閱讀是為作文提供知識儲備。如果你想讓一片貧瘠的土地開出美麗的花朵,首先應該想辦法讓土地肥沃起來。如何讓土地肥沃起來呢?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國有著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學寶庫中有多少膾炙人口的杰作?!对娊洝贰ⅰ度龂萘x》、《唐詩三百首》……大量閱讀適合他們年齡、社會閱歷閱讀的書,可以讓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
“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收集讀書的名言名句;可以讓學生在平時摘抄自己在課外書上看到的好詞好句;可以動員學生向同學介紹自己喜歡的書籍……在班上營造一種“書香”氛圍。學生們閱讀量大了,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自然寫作水平也會隨之受到影響。
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許錫良老師曾在《首先要設法讓學生愿意寫》中告訴我們:“一個教師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對學生的作文的精雕細琢上是事倍功半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勵學生多寫。學生愿意寫、愿意多寫才是問題的關鍵。而要學生愿意寫、愿意多寫,首先還是要培養孩子們對寫作的興趣。”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好表現”是孩子的天性。根據小學生的這個特點,我們只要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成功,只要老師及時表揚,就可以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有一種滿足感,就可以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我們可以在班上開辟一個“作文園地”,將本班同學中寫得較好的文章貼上去,供大家閱讀;我們可以在課堂上讓優秀學生當堂朗讀自己的作文,使他們產生一定的成功感;引導學生仔細聆聽,說說中差生的作文哪里寫得好、哪里存在毛病,寫作中存在毛病的學生通過師生共評,找到問題所在就會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我們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作文比賽,通過比賽可以不斷激發學生不斷往好的方向發展,每個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快樂的寫作永遠伴隨著無窮的創造。學生的寫作興趣一旦被激發,就會感到“如魚鯁在喉,不吐不快?!彼麄兊膶懽鳠崆榫蜁虐l,不可遏止。
三、用心感受生活
許多學生在寫作時都會面對無話可說這個難題。很多人認為,要寫就要寫一些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大事。生活的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根本不屑寫之。結果一節課下來,有的同學的作文本上還是孤零零的躺著一個題目。那是因為他們心中缺乏對生活真實的感受。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流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鄙钍莻€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材料寶庫。只要我們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到生活中觀察,就能隨時隨地獲取豐富的習作素材。我們可以教給學生觀察方法,要求學生觀察事物必定按照一定順序,抓住不同事物的不同特點,進行深入觀察。還可根據寫作需要為學生設置一定情境,如拔河、打掃教室、出黑板報等,讓孩子們帶著習作要求去觀察去參加,注意力就會集中。
在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學生“日憶”,例如在課堂上組織學生比賽,引導學生回憶一天發生的點點滴滴,同學們也可以借此重新認識生活,思考生活。其實,學生們對于“有意義”的理解還是比較狹隘的。他們以為只有好人好事才是有意義的事,其實凡是對自己或者別人有教育作用的事都是有意義的。如:我們班上有幾個同學打架了,這是一件壞事,但是這件事情讓我認識到打架的壞處,同學之間應該互愛互助,不該斤斤計較,更不該得理不饒人,這就是有意義的事情。
其實,只要改變一下看事情的角度,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可能是有意義的事情,都可能成為我們寫作的素材。
四、找學生作文的“閃光點”
葉圣陶先生說:“批改不易挑剔,要多鼓勵,多指出優點,此意好。”其實,學生寫作文是初學初練,他們的作文缺點毛病多是再正常不過,老師不能用太高的標準去衡量他們,我們該相信他們下次一定會有進步的。教師如果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學生進行平等、耐心的交流,評價學生的文章時更多的是鼓勵學生,一定可以激勵他們繼續寫作。
評價學生作文時,老師不該給學生潑冷水,應該是送上溫水。不管是優生、平等生還是差生,只要他們寫出優秀習作或者有進步,老師不應該放過任何肯定的機會,真誠而不吝嗇的激勵學生,增強他們的信心。即使他們在習作中出現很多錯別字,也可以告訴他們:“這次作文你有了明顯的進步,老師真高興,只是你一向討厭的錯別字還跟著你,老師給你提個小建議,不會寫的字多問問詞典或者向大家請教,老師希望你可以變成啄木鳥,盡量把作文里的蟲子啄掉。好嗎?”這樣不是更好嗎?
蘇霍姆林斯基曾在《給老師的建議》指出:“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學習的欲望。”學生如果能品嘗到作文成功的喜悅,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滿足,也會對下一次成功充滿期待,那么人人都能快樂又自信的投入到寫作中去。
(作者單位:廣西賀州市新興南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