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農村小學語文老師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擺在我們從事農村語文教學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顯而易見,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了學生的閱讀實踐。
當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方法五花八門,各有千秋。過去在教學中重基礎傳授,輕基本技能訓練,尤其忽略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訓練,致使學生閱讀能力不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以及寫作方面的培養和提高均受到了嚴重影響。那么,如何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改進課堂教學,適應課程改革要求,使學生在易中學,全面掌握知識,提高教學質量,是目前我們面臨的一大難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雙基和發展智能,就如何改進教材結構,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育教學效果,談談我在教學中的做法與體會。
一、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首先,我們要提高思想認識,明確要求,不斷培養學生在閱讀課文中發展學習能力的習慣。因此,要求學生在平時講話中要能準確無誤聽懂普通話,閱讀課文要做到在理解的基礎上正確、流利而且有感情地朗讀。同時,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和難點,結合文章主題加以理解,從而達到掌握文章內容,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中,要求我們老師的閱讀課文力爭做到完整、準確、有感情地朗讀。如教小學六年制語文第十一冊中的《桂林山水》一文時,上課前,要求學生要先預習課文內容,并了解有關桂林山水的相關知識。朗讀時,老師要帶著濃濃的感情,配以恰當的表情和手勢,用真摯的語言感染力讓學生身臨其境,并通過帶讀和要求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領略我們祖國美妙的大好河山,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其次,我們要結合課文內容給學生搭橋、引路,正確指導學生掌握教材中的邏輯關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方法。在教學中要增強對學生集中精力的吸引,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正確方法。通過樹立榜樣,引導學生說話要完整連貫,并且準確、生動、鮮明、通俗、形象,富有趣味。
二、在閱讀中理解詞句,激發情感
一篇好的文章,總有特定的語言來表達文章的豐富感情,而文章與情感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我們在引導學生閱讀時,要從語言文字入手,讓學生自己理解文字,感悟文字的含義,以達到掌握文章的內容。如教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中的《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我先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在反復朗讀中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然后,我對學生說,這篇文章中的內容主要講什么?文中圍繞什么事來寫的?問題一提出,同學們的討論氣氛十分活躍,紛紛舉手回答。這樣,我讓學生從閱讀中找出關鍵詞語,從等靈車、望靈車、送靈車的過程中,表達了億萬人民群眾衷心愛戴和懷念周總理的思想感情。這就使學生從閱讀文章中得知文章的內容,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從而使學生在閱讀中真正達到理解文字,掌握文章的內容,激發閱讀的興趣。
三、在閱讀中培養學生評論角色,體會句子的含義
教學中,還要注意教學的藝術性。我們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分析,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文中的主要內容。有些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我們也不能忽視,要通過閱讀,讓學生加深對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體會句子的含義,從而達到對課文整體內容的把握。如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中的《田忌賽馬》中,當我們指導學生閱讀時,可以重點講述田忌的三匹馬和齊威王的三匹馬的激烈比賽場面。同樣的三匹馬,為什么孫臏對田忌說是調換出場的順序,就可以險敗為勝。這說明孫臏具有胸有成竹的智謀。在閱讀中,我們可以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同時對人物的品格加以評論,進一步理解句子中的含義,明確文中所寫齊威王、孫臏、田忌三個人所想,進而揭示孫臏幫助田忌轉敗為勝的結果。通過閱讀、分析,達到培養從閱讀中了解人物角色,理解句子的含義。
四、加強閱讀指導,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閱讀教學,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是加深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能使學生產生共鳴,加深理解,以達到真正掌握課文。如教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二冊中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為了使學生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文中的意境中去,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小女孩每擦燃一根火柴,都給她帶來了不同的幻想,同時也體會到小女孩在寒冷中的悲慘遭遇。在朗讀中,讓學生帶著感情朗讀。如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的不同幻想這一情景,要求學生一定要讀得慢些,有節奏,語調低緩而沉重,讓人產生一股同情心愿;讀到小女孩被凍死的句子,要帶著悲痛的語調,低回緩慢。通過一些閱讀技巧的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理解課文的能力,真正掌握課文中的主要內容。
總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當今語文課程改革中,我們將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總結出一套適合農村學生閱讀水平提高的方法。既不能忽視了閱讀能力的培養,也不能急于求成。因此,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結合實際,結合課文內容,加強閱讀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從閱讀中獲得知識,享受閱讀的樂趣,達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福建省平和縣山格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