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場上,豪飲見豪氣,小酌有情調,不喝保清醒。似乎各有各的道理。那么,營養學家是怎么看待飲酒的呢?
我們知道,酒中的有效成分是乙醇,俗稱酒精。按含乙醇的濃度排名次的話,幾種常見酒的排名從小到大依次如下:啤酒為3%~5%,黃酒為12%~15%,葡萄酒為12%~15%,烈性酒(如白酒、白蘭地、威士忌等)為40%~60%。喝兩瓶啤酒或二兩左右低度白酒就不能開車了,否則就是醉酒駕車。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的話,飲酒是有利有弊的。
適量飲酒有益處
首先,我們來看看酒的益處。
1,黃酒、葡萄酒和啤酒可以提供一些營養素。黃酒中含有糖分、糊精、有機酸、氨基酸和部分維生素。葡萄酒含有葡萄糖、果糖、戊糖等糖類、多種氨基酸、維生素c(長期放置后部分維生素c衰減)、各種有機酸、礦物質等。啤酒一般含有5%的碳水化合物、17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并提供一定的能量,有“液體面包”之稱。
2,適量飲酒可促進胰液等部分消化液分泌,從而增強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中老年人飯前適量飲酒,可適當彌補消化功能減弱的不足。
3,適量飲用紅酒可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第一大病,更是糖尿病患者面臨的最大威脅。適量飲用紅酒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已引起醫學界的重視。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大規模群體研究表明,少量飲用紅酒可降低血壓,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具有防止心臟病發作和減少動脈硬化的作用。
另外,適量飲紅酒還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增強纖維蛋白的溶解,因而有阻止血液在冠狀動脈內凝固的作用,從而使冠心病發生率降低。英國研究者在分析了18個西方國家有關死亡原因與飲食關系的統計數據后發現,紅葡萄酒的消耗量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比如,紅酒人均飲用量較高的意大利人和法國人(年人均飲果酒量為95升以上)的心臟病死亡率較低;相反,飲用紅酒很少的芬蘭人心臟病發作情況則很嚴重。
不過,總的來說,到目前為止,適量飲酒對心血管系統的保護作用和機制還有待深入研究證實。而適度體力活動,維持健康體重,戒煙等已被證實可有效預防心血管病,且不存在飲酒過量的各種副作用。因此,不建議出于預防心臟病的考慮開始飲酒或頻繁飲酒。
4,適量飲酒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很多研究表明,適量飲酒能使人精神愉快,緩解憂慮和緊張心理,增加安定感,提高生活的興趣,對老年人尤其如此。
多種疾病,事故都因酒而起
但是,正如我們以前多次提到的一樣,酗酒是危害健康的一大危險因素。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在低死亡率的發展中國家,酒精是造成疾病負擔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在發達國家是第三位的危險因素。2000年,全世界因飲酒引起死亡的人數約180萬,相當于全球疾病負擔的4%。全世界20%-30%的食道癌,肝臟疾病、機動車事故、自殺和故意傷害也是因飲酒所致。
飲酒可能引發的危害有:
1,經常飲酒可能影響正常進食。有些人一喝酒就不吃主食,導致營養素構成失衡,長此以往可能導致營養不良。
2,酒精含有高熱量,長期大量飲酒可能導致體重增加。了解常見酒類酒精度及熱量參見89頁表1。
3,酒精可能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異生作用,增強胰島素的作用,導致血糖水平的突然下降,發生低血糖反應,甚至有致命危險。
4,長期大量飲用烈性酒還可能使血脂水平升高,動脈硬化,引起脂肪肝甚至肝硬化,或增加心腦血管發生的危險。
飲酒可引起的疾病或癥狀具體如下:
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酒醉),癥狀包括情緒不穩定、知覺和記憶障礙、視力減退、平衡失調;頭暈、復視、肌肉協調減退、共濟失調、語言含糊;昏迷不醒、感覺缺失、聽覺和觸覺減退、反射重度抑制,可能導致呼吸中樞麻痹、循環衰竭而致死。
慢性酒精中毒為長期飲酒所造成。慢性酒精中毒者對酒精產生了依賴性,形成酒癮,并產生相關戒斷癥狀、精神癥狀等。
消化系統疾病
胃腸功能紊亂,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
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炎、胃潰瘍、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
口腔、咽喉和消化道的惡性腫瘤。
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心腦血管疾病
酒精性心肌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
腦血栓、腦出血。
內分泌系統疾病
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肺炎等。
生殖系統疾病
男性:性功能低下、睪丸萎縮、睪酮水平下降、精子生成受損、促性腺激素分泌低下、男子女性化。
女性:主要表現為孕婦飲酒所生后代易患“胎兒酒精綜合征”。酒精可通過胎盤屏障直接毒害胎兒,影響胎兒正常發育,造成流產、死產、早產或胎兒畸形。
神經系統疾病
眼球震顫、外直肌麻痹、共濟失調、記憶力喪失、時空定向能力障礙、周圍神經麻痹。
其他疾病
繼發性痛風、骨質疏松、營養吸收不良、電解質失常。
精神心理疾病
一般損害:情緒不穩定、人格改變、與心理有關的器官功能障礙(如性功能)。
嚴重損害:精神障礙、酒戒斷癥狀(震顫譫妄)、認知功能損害(不可逆的損害為癡呆)、抑郁癥、自殺、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幻覺癥、嫉妒妄想等)。
一定要喝的話,就來點兒“紅的”
那么,對飲酒我們到底應該持什么態度呢7
目前,各國營養學會均不鼓勵飲酒。如果一定要喝,可適量(每日少于120毫升)飲用低度紅葡萄酒。盡量不飲用白酒。
飲酒的量應控制在每日的主食范圍內。大約1罐啤酒、100毫升紅酒或半兩二鍋頭。都相當于半兩主食的熱量。所以,飲用時應減少相應的主食量。
時下流行向酒中摻入冰鎮飲料以獲得更好口味。我們不主張這樣做,因為幾乎所有普通軟飲料都含有大量的精制糖。倒是可以適量兌一點水或低熱量飲料。諸如純凈水、礦泉水、蘇打水、低熱量飲料等。
這里必須特別強調一點:不要空腹飲酒,應盡量在飲酒前吃一些碳水化合物類的食品。例如,吃一點餅干、面包,喝一點果汁等。
本文精要:
飲酒的好處有:提供一些營養素,促進消化,可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愉悅精神。
不適當飲酒可能引發身心的多種疾病和癥狀,甚至可能引發自殺、故意傷害、車禍等事故。
營養學家都不鼓勵大家飲酒。一定要飲,可適量(每日少于120毫升)飲用低度紅葡萄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