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商品房庫存量已在上月突破12萬大關,正是限購、限貸和存量房的共同作用,讓更多開發商被迫采取現房銷售模式。
限購政策施行以來,伴隨著市場成交量的走低,北京市商品房庫存量已在上月突破12萬大關。同時據搜房網數據顯示,可售商品房中未簽約現房比例已達三成以上。
“雖然銷售放緩,可是已經開工的樓盤卻不能停下來?!币晃粯I內人士表示,伴隨著限購前一兩年開工的樓盤陸續推向市場,北京市商品房未簽約現房數量將進一步增加。兩成在售樓盤成現房狀態
低迷的銷售持續了近一年時間,面對日益緊繃的資金鏈,市場上打起降價、折扣等旗號促銷的項目逐漸增多。與此同時,一些樓盤還打出現房、準現房的廣告語。
位于宣武門地鐵口附近的某項目,年初就打出了“現房有售”的廣告牌。當記者電話咨詢當前是否還有在售房源時,銷售人員在表示肯定的同時,極力向記者推薦此樓盤,表示如果近期購買,還能享受到一些折扣優惠。相對于此處著急出售的現房,還有一些現房并不“愁嫁”。
位于東三環中路上的某項目,雖然今年6月就已經完工,但售出比例并不算高。據銷售人員介紹,從期房就開始銷售了,但當前只賣出了一半左右,“主要是定價太高,感覺開發商也不急著賣”。據記者了解,位于此地段的其他樓盤均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開發商單方面高開價格,緩慢放量應該是此樓盤由期轉現的主要原因。
其實,當前市場上在售的現房、準現房并不少見。來自搜房網的統計顯示,目前北京區域在售樓盤接近300個,其中現房和接近封頂的準現房項目約占了60個,達到總量的20%左右。
“在市場相對較好的時候,現房和準現房所占在售樓盤比例,應該維持在10%左右?!眰I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經理程浩業告訴記者,由于今年的限購調控政策十分嚴格,一些開盤定價不夠合理,性價比相對較低的樓盤,紛紛成為在售現房和準現房。
而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出現這些現房和準現房的原因也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在期房階段購房業主相對較少,銷售周期由期房階段拖延到現房階段;第二種是在售樓盤的少量尾房,由于是眾多業主選擇過后剩余的產品,一般都存在戶型不理想,朝向差、采光弱的劣勢,且選擇余地較?。坏谌N是開發商為了突出產品特點,主動以現房狀態呈現在客戶面前,此種現房也大多為高端樓盤。
購房者優先考慮現房
雖然市場上現房和準現房的增多,讓開發商“苦不堪言”,但據愛房網近期的一份調查顯示,在期房和現房等銷售模式的選擇上,近六成購房者表示會首先考慮買現房。
至于優先選擇現房的原因,大多數購房者給出的重點考慮因素便是,避免了開發商資金鏈斷裂而帶來的延期交房、爛尾樓等情況出現,而“看得見、摸得著”也讓購房者更為心里踏實。
近期正準備購房的羅女士告訴記者,現房最大的好處便是房屋所有的信息一目了然。例如,如果是買期房,只能通過沙盤和宣傳冊了解樓間距,但是開發商為了吸引購房者普遍會夸大其辭,只有親身感受一下樓間距,才知道是否有過于密集的感覺;采光更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買期房時,很有可能周圍的樓盤還沒有完全建起來,也不知道陽光會照到第幾層,所以也沒有辦法考慮采光效果,自己更傾向于購買現房。
“現房確實有許多‘與生俱來’的優勢?!碧旖蜿柟馐椖控撠熑送鹾聘嬖V記者,與期房相比,現房周期比較短,有些現房買房兩三個月之后就能交房;又因為是實體交房,可以親身感受房屋的質量以及內部結構;期房銷售周期內,經常會出現降價促銷等情況,而現房價格則相對穩定。
“從銷售回款、銀行還貸、交付建筑、材料、施工款以及持有成本等諸多角度考慮,通常一年時間費用就會增加大約10%。”王浩同時指出,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現房成本明顯要高于期房,通常相同地段的現房會比期房高出三成左右。
業內建議趁機推動現房銷售制度
就在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呼吁取消期房預售制度,實行現房銷售制度。
“當前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市場上有足夠的現房保證供應量,如果在供不應求的時候采取現房銷售制度,將會出現短缺。”中原地產華北區域董事總經理李文杰對記者說,雖然這個想法在理論上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在近期實行的可能性并不大。
實際上,限購政策實施之后,隨著在售商品房現房數量的持續增多,現房銷售模式便在逐步擴大?!跋拶?、限貸政策使購房人群驟減,存量房數量隨之攀升,可選擇的房子多了,又反過來影響新房銷售?!敝性禺a華北區技術中心總經理張繼鋒認為,正是限購、限貸和存量房的共同作用,讓更多的開發商被迫采取現房銷售的模式。
“期房銷售確實是當前房產銷售的主要模式,但過低的啟動資金也降低了房產行業的準入門檻?!蹦硺I內人士認為,期房銷售模式正是當前業內“亂象橫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發達國家,基本上只有現房銷售。”李文杰表示,因為現房銷售,可以將購房者的風險降到最低,而開發商也必須整個建造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以獲取更好的銷售。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調控的深入,當前可售商品房中現房比例還將進一步加大,主管部門可以借助目前現房增加的趨勢,以及現房數量達到可保證市場供應量的局面下,來推動現房或準現房銷售,逐步取消“期房”預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