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金絲框邊的鏡架背后透出睿智的眼神,通過畫家孟喜元的畫面讓我們走近一位憨態可掬的大畫家——李可染。
畫面中兩鬢斑白的銀發,面帶笑容,穿著利落,雙手后背,神態溫和謙遜,一雙發舊的黑漆皮鞋被擦拭得錚錚發亮,恰似在訴說著畫家純樸且不平凡的一生。
李可染是近現代畫壇首屈一指的領航者。藝術細胞在他年幼時的腦海里便已萌芽,喜歡戲曲與繪畫,常用碎碗片在地上畫戲曲人物。習畫早期由于聽了一次康有為對中國繪畫觀點的演講,激發出其獻身繪畫藝術的遠大志向,而后藝術路途更是節節高上,先后得到劉海粟、林風眠、徐悲鴻、齊白石、黃賓虹等藝術大家的指導與賞識。白石老人這樣評價道:“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間以后繼起高手。”言語間點出了李可染的繪畫特點:不但精于勤,而且深于思,更是對他的繪畫造詣做了極高評價。用李可染的夫人鄒佩珠女士的話說:“別看可染一輩子在生活上謹小慎微,但在創作上他可算是中國最大膽的畫家。他的改革——‘用最大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這是他說的話。他開拓了中國畫的新空間……”
畫家孟喜元筆下的李可染,仿佛從畫面中走出來,那微頜且略帶微笑的嘴角,似乎要跟你說什么諄諄箴言……
筆者有幸日前在本刊北京總部見到畫家孟喜元先生,先生年近七十,兩鬢斑白,面色紅潤,一臉溫和,倒與畫面中李可染有幾分神似之處。先生多年來致力于人物畫創作,并一直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手法。造型寫實,專注于以貌傳情、以情寫神,觀其作品,畫面中的人物具有血肉情感,傳達給人一種強烈的生命氣息。
正是由于畫家孟喜元先生的妙筆生花,才讓我們感知到了一個如此真實的李可染。(責編: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