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那天,我帶著妻子回到老家去看望父母親。老家地勢高敞,視野十分開闊,坐在地震之后新修的高高的吊腳木樓上,群山萬壑盡收眼底。在與藍天白云相接的遙遠處,有莽莽的岷山逶迤橫亙,山峰頂端,白雪在陽光下閃耀著銀輝。
見我偕妻子一同回去,父母親十分高興,弄了新鮮的蔬菜臘肉和粗糧飯食招待我們。一張老式木桌,幾盤家常小菜,一壺苞谷白酒,一家人親親熱熱、團團圓圓地吃午飯,真是愜意無比。
飯后母親說:“今天是清明節,天氣晴得好,我帶你們去麻地渠摘茶。”妻子當即應允,兒子躍躍欲試。我們在腰間拴上竹笆籠,沿著一條林間山路往上爬了半小時。然后又小心翼翼地走過一條陡峭的巖路之后,麻地渠茶園就到了。
這是五年前村上退耕還林的時候父親點播的一片茶樹,面積大約3畝,四周全是高山密林,有一溝溪水淙淙流淌,懸掛數道銀白的瀑布于山崖之上。正是雨后初晴天氣,滿園茶樹全都有半人高,碧綠的新茶仿佛一支支小巧靈秀的玉簪,端直地站立在茶樹上。一顆顆清澈的雨水還在綠葉上滾動,在明媚的陽光下熠熠生輝。
我們在母親的帶領下,依次排開隊伍,順著郁郁蔥蔥的茶樹開始采摘茶葉。九歲的兒子穿行在茶樹之間,小手靈活地上下翻飛。將一片片嫩茶葉很快地放進腰間的竹笆籠里。他還自信地向我們挑戰,比賽看誰采摘的茶葉最多。母親和妻子挨在一起,一邊采茶,一邊說話,手法很迅速。我也不甘示弱,不斷加快采摘進度,連煙都沒有功夫抽一支。
下午6點,我們的隊伍帶著勝利的果實凱旋而歸。用稱一稱,結果只有兩斤鮮茶葉。附近有個明鏡茶場,收購農戶鮮茶葉,45元一斤。我們不想賣掉自己的勞動成果,決定自己炒制出來喝。晚飯后,母親在一口干凈的鐵鍋里仔細炒制好了茶葉,晾在木樓上的幾個竹簸箕里。
第二天早上,我看茶葉已經完全干透了,就用瓷盅泡了一杯來喝。先用銅壺里燒的鮮開水簡單洗了一遍茶,看一片片緊皺著的綠色茶葉逐漸舒展開來,聞了聞,清香宜人。然后沖進開水,觀其湯色。青碧可愛,猶如三秋之富春江水,寒冬之九寨碧潭。小口啜飲,其味清新醇厚。其質滑順柔軟,滿口留香。這樣的春天,坐在老家的木樓之上,觀看眼前的群山萬壑、千頃綠浪,我既感覺到生活的美好和充實,同時也倍加體會到人生的艱辛與哀愁。
在我眼里,這一盞來自老家的沒有任何污染也沒有施加化肥的春茶,這一盞用最樸素的工藝制作出來的春茶,勝過世間一切著名的飲品。父母的勞累,童年的清貧,遠離紅塵的深山鄉村,寂寞而孤獨的異鄉漂泊,千年不遇的強烈地震之后親人們的欣喜重逢……人生的一切酸甜苦辣,榮辱悲喜,都在花朵殘留的春天里,都在老家木樓之上獨自品味的這一盞土茶中。
在我看來,酒是熱烈的,豪邁的,酒壯英雄膽,讓人熱血沸騰,動作張狂??Х仁巧畛恋?,理性的,越喝人越清醒,越喝人越彬彬有禮。而茶則是靈性的,清遠的,淡泊的。我們在很多時候喝茶其實并不是生理的需要,而是情感的要求。
在咖啡還沒有進入中國的時候,我們在古典文學里時??梢钥匆姟熬剖巧饺?,風流茶說合”。對于所有的人來說,酒后的確會誤事,亂性,甚至會發生斗毆、交通事故等危險。但是茶喝多了卻會讓人更加神清氣爽,明白事理。在我們四川的許多地方,以前兩家人鬧矛盾了,常常在中間人的邀請下到小茶館去坐一坐。由于茶的清遠淡泊,由于中間人的勸解,他們逐漸對名利、恩怨等看得開明了,原先互不相讓的一對冤家化解了矛盾,握手言和了。而酒和咖啡在這方面發揮的功效,則是無法和茶相提并論的。
茶是有生命的液體,是有感情的飲料,是有故事的朋友。它既世俗又高雅,既溫情又冷峻。既清香又飄逸,仿佛是造物主專門為人類邀請的一位絕色女子,時刻提醒和勸解著紅塵之中的蕓蕓眾生。